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5部中國國防白皮書 透視中國軍隊戰鬥力成長軌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31日 09時59分   來源:國防部網站

    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2002年

    關鍵詞 機械化和信息化複合發展

    觀天聽風,臨流觀瀾。透視環球,世界各軍事強國不斷推進軍事變革,演繹著戰場新景觀。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國軍隊必須背水攻堅,創新發展。10年征途,10年輝煌。從2002年以來,中國政府先後發表了5部國防白皮書,作為歷史的見證和向世界的宣示,清晰地記錄了我軍10年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足跡。

    兵者,國之大事。

    步入新世紀,信息技術浪潮洶湧而來,先發國家將信息化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落後者的頭上,中國軍隊又一次站在了必須做出抉擇的十字路口。

    2002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明確提出,我軍要“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實現軍隊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

    此時此刻,我軍尚處在半機械化和機械化複合發展時期,推進信息化建設不是追趕,而是跨越。

    跨越是腳踏實地的迅跑。按照軍委戰略部署,迎著時代的浪潮,全軍官兵以強烈的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和機遇意識,搞論證、做規劃、定策略、抓落實,推動部隊信息化建設不斷向前。

    回望過去,10年征戰,10年輝煌——

    2004年,部隊官兵發現,從茫茫大漠到大洋深處,星羅棋佈的營區、哨所、場站、礁堡盡收眼底,千軍萬馬一網牽成為現實。當年的國防白皮書也有了這樣的描述:“人民解放軍致力於全面推進以軍事信息系統和信息化主戰武器系統建設為主體、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和保障的軍隊信息化建設。”

    2006年,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出,“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也就在這個時期,北京軍區某防空旅等一大批想信息化、鑽信息化、幹信息化的典型成為時代標兵。

    2008年和2010年國防白皮書,明確提出完成雙重歷史任務的時間表:“2010年前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前基本實現機械化並使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目標。”

    在這個“路線圖”的指引下,中國軍隊信息化建設進入全面發展的起始階段,以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配發三軍為代表的偵察情報、指揮控制和戰場環境感知等信息化系統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2004年

    關鍵詞 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激變時代,競爭就是競變。

    和平與發展雖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維護這一主題永恒的力量是一支強大的軍隊。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出:“加速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按照這一戰略方針,我軍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作用,把“一切積極因素充分調動和凝聚起來”,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大步向前。

    ——加速軍事思維方式轉變。總部連續多次多批組織全軍將官集訓,三軍部隊掀起一場“頭腦風暴”,新理念、新觀念、新思想層出不窮,信息主導、綜合集成、信息制勝、體系作戰等新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推進軍事科技革命。2010年春,人民大會堂,溫家寶總理親手將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頒發給總參某研究所原所長王建新。近10年,全軍每年上千項科技成果獲軍隊和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一大批重難點課題被攻克。

    ——調整編制體制。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則,2005年底我軍順利裁軍20萬,精簡陸軍的同時,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建設得到加強,7萬餘名士官走上軍官崗位。

    ——創新作戰理論。10年來,在總部機關帶領和指導下,大到戰區、小到單兵圍繞軍事變革不斷加強作戰理論研究,每年成千上萬的戰法、訓法、教法問世,引導著軍事變革加速前行。

    ——建設人才方陣。按照軍委制定的軍隊人才戰略工程規劃,大力推進軍隊院校調整改革,健全以軍校生、國防生、優秀士兵提乾等軍地並舉培養軍事人才的體制和制度,2012年全軍基層幹部本科以上學歷達到81.9%。

    ——建設預備役隊伍。三軍預備役由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偵察、掃雷佈雷、雷達觀通等專業兵種組成海軍預備役,地空導彈、雷達等專業兵種走進空軍預備役,導彈專用保障和特種裝備維護專業兵種成為第二炮兵的“預備隊”。

    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2006年

    關鍵詞 積極推進軍事訓練轉變

    2006年11月,全軍戰略戰役集訓期間,胡主席身穿迷彩服來到演練場,帶頭學科技、練謀略、謀打贏。

    而在此前的5個月,胡主席在全軍軍事訓練會議上,進一步完整系統地提出了指導我軍軍事訓練創新發展的科學理論。同年白皮書首次提出:“積極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

    突出軍事理論牽引。四總部圍繞訓練轉變“轉什麼”“怎麼轉”,深入訓練場調查研究,《“十二五”時期軍事訓練改革總體方案》等一批綱領性文件頒發,同時經過300余名專家集智攻關形成了500多萬字的戰略、戰役理論成果。

    拓寬軍事訓練領域。加強信息化條件下戰略戰役指揮訓練和部隊訓練,舉行“跨越”系列檢驗性對抗演練,推進維護海洋、太空和電磁空間安全的研究與訓練,有針對性地開展非戰爭軍事行動訓練。

    創新軍事訓練方法。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配發全軍,三軍部隊完善基地訓練、發展模擬訓練、推開網絡訓練,大力深化編組聯訓,持久開展基於信息系統集成訓練,聯合訓練成為各軍兵種訓練轉變的強大引擎。

    開展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總部制定下發《關於加強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的意見》,突出複雜電磁環境、複雜陌生地形、複雜氣候條件下訓練,全軍各大型綜合訓練基地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牽引全軍部隊走進電磁叢林、礪兵“五維戰場”。

    深化訓練管理改革。編修新一代《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推動軍事訓練全過程全要素精細管理。全軍各部隊著力破解有硬體缺軟體、有軟體缺數據、有數據難共享的難題,借助四通八達的信息流,生成“信息加火力”的新質戰鬥力。

    縱觀全軍戰場,陸上馳鐵甲、海上騰蛟龍、空中翱戰鷹、大漠劍出鞘……練兵場上熱浪翻滾。近年來,全軍就涌現出573名四總部的“愛軍精武標兵”、15680名軍區級訓練標兵,從2003年到2011年全軍表彰軍事訓練一級師旅243個。

    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2008年

    關鍵詞 加強非戰爭軍事能力建設

    2010年2月,總參某通信團戰士徐亮,得知在利比亞工作的姑姑坐著中國民航飛機脫離戰亂安全回國,激動地在日記本上寫上四個大字:“祖國萬歲!”

    一句“祖國萬歲”,源於中國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的提升。

    穿越昨天的歷史,把眼光定格在2008年,世人看到,“把非戰爭軍事行動作為國家軍事力量運用的重要方式”,首次寫進了2008年國防白皮書。

    這不是應景之舉,而是針對我國長期面臨著複雜、多元的安全威脅與挑戰,恐怖主義、自然災害、經濟安全、信息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明顯上升的大勢做出的戰略選擇。

    為了加強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第七代《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關於加強非戰爭軍事行動科學指導的意見》等文件先後出臺。

    在南海,一聲長笛震寰宇。2008年12月26日,中國首支護航編隊駛向亞丁灣,在索馬裏海域犁出了一條和平航跡。截至2012年8月15日,我國共派出12批31艘次艦艇,完成484批4762艘船舶的護航任務,解救了56艘被海盜襲擾的船舶。

    在北非,維和勇士在戰鬥。2008年4月18日,北京軍區某工兵團團長江漢剛率領274名官兵赴利比裏亞維和戰場,維和期間,共升級搶修道路448公里、架設橋梁5座,每項工程質量堪稱一流……截至2012年8月,中國累計派出維和軍事人員21765人次,是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

    在北京,“雪豹突擊隊”枕戈待旦。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他們憑藉過硬本領確保奧運平安。10年來,全軍和武警部隊先後動用26萬多人、飛機200架、艦艇102艘,圓滿完成世博會、奧運會等重大安保任務。

    在汶川,搶險救災顯忠誠。2008年5月15日,已與外界失去聯絡3天的震中孤島的映秀鎮災民,看到了濟南軍區某師官兵高擎的大旗“鐵軍來了”。據統計,在汶川特大地震搶險救災中,我軍14.6萬官兵捨生忘死,救出生還者3338人,轉移受困群眾140萬人。

    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2010年

    關鍵詞 構建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系

    世紀之初,東海演兵,中軍帳裏擺放著各軍兵種不同體制的10多種指揮終端。三軍部隊近在咫尺卻不能聯通,只能各自為戰。

    10年後,還是這片海域,三軍演兵,海軍預警與陸空雷達融合組網,水面艦艇與空中戰機聯手抗導,潛艇導彈與岸島火器合同打擊,“網聚三軍”讓鐵指成拳。

    洞察新軍事變革風雲,胡主席深刻指出,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基本作戰樣式是一體化聯合作戰。

    回望10年,從2002年國防白皮書提出“增強聯合作戰、機動作戰和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到2010年國防白皮書闡述了著力構建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體系,我軍聯合作戰體系建設步步邁得紮實。

    完善聯合作戰指揮體系。2009年,國慶60週年閱兵指揮部首次冠以“聯合”二字。在短短一個月內,就高標準完成了全部集訓課目。三軍部隊按照權威、精幹、靈敏、高效的要求,加快構建體系健全、編成合理,平戰一體、三軍聯合,機制完善、順暢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體系。

    突出聯合作戰力量建設。2011年,總參軍訓和兵種部改編為總參軍訓部,並成立聯合訓練局。全軍部隊加速改革完善領導指揮體制,調整優化作戰力量編成結構,突出陸上群隊、海上編隊和空中編隊建設,積極推進軍兵種建設轉型,努力構建精幹、聯合、多能、高效的作戰力量體系。

    加強諸軍兵種聯合訓練。2009年,全軍首個戰區聯合訓練機制在濟南戰區運行,一個包括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等諸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指揮員的戰區聯合訓練領導機構應運而生。而就在這一年,全軍僅公開報道的大規模聯合演習就有18次,聯合訓練從“年夜飯”變成了“家常飯”。

    突出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10年來,總部相續下發《關於深入推進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的措施》《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核心能力培養模型》等政策文件。2003年以來,全軍派遣1900余名幹部出國留學,600名師旅主官赴國外培訓,院校培訓與部隊實踐並重的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體系基本成型。

    戰鬥力生成永遠是進行時。變革宏圖初展,三軍奮發圖強。展望未來征程,我軍行走在軍事變革征途的步履將更加鏗鏘有力!

 
 
 相關鏈結
·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發佈
· 新聞辦發佈《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
·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
· 新聞辦24日發佈《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