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上海代表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中國昂首前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12日 09時21分   來源:文匯報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未來中國昂首前行
   ——來自十八大上海代表團的報告
    

    今天的中國猶如一艘巨型航母,在中國共産黨的引領下,以不可逆轉之勢駛入民族偉大復興的航道。

    當全世界都將目光投向屹立在東方地平線上的社會主義中國時,積澱了5000多年的中華文化也渴望以新的巨大力量在世界舞臺上噴薄涌動。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民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黨的十八大上勾勒出的美好未來,讓代表們倍感振奮。他們充滿期望的話語有一個共同的聲音: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是民族的血脈、是決定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基本條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連日來,對十八大報告中的這些論述,來自上海的代表們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代表們一致認為,中國發展的歷史進程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中國文化的復興來引領和提升。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道路上,首要任務是培育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之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清醒認識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意義

    一個歷史上積弱積貧的中國,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日益走向繁榮富強。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代表們紛紛表示,正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幾天,在十八大上海代表團小組討論會場,代表們回首走過的歷程,一致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

    一個民族的崛起,首先是文化上的覺醒。在當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代表們認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念。有了這份自信,才不會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也才不會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有了這份自信,才能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才能有推動經濟社會各方面建設不斷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動力。

    談到文化自信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來自上海的代表們紛紛就“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和“公正、包容、責任、誠信”的城市價值取向展開討論。奚美娟代表説,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包含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民情與形態,集中反映了市民的價值追求、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能引領我們發展的腳步。

    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讓上海城市精神得到進一步弘揚和深化的同時,更讓人進一步加深了對上海未來發展方向的理解。不少代表表示:“在‘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引領下,上海這座城市不斷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這也讓上海更深刻地領悟到,上海的發展絕不可能獨善其身,上海的發展也絕不可以獨惠其身。合作、交流、共贏,是上海未來的發展空間所在。”楊振武代表認為,報告對未來中國作出了清晰的路徑規劃,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有機統一關係,切實增強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報告提出要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切實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我們要清醒認識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意義。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築國人共同精神家園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面對當前發生深刻變化的世情、國情、黨情,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的機遇和挑戰,來自各條戰線的代表們對這個時代的特徵有著清晰的認識。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和相互激蕩的社會思潮,令社會充滿活力,但必須堅守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報告中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代表認為體現了國家層面、制度層面、公民道德層面的價值取向,涵蓋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願望,對於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很好的指引。

    價值觀是人們心中的深層信念系統,是否具有核心價值觀,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和影響力。陳寅代表説,從革命戰爭時期的"長征精神",到新中國創立初期的"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改革創新精神",正是在這些核心價值觀引領下,黨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楊浦區這幾年在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建設、五大功能區建設等方面創先爭優取得了成效、做出了特色,今年6月28日還被中央授予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區縣稱號,關鍵就在於能夠堅守目標、能夠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去奮鬥。

    共識産生合力,來自企業的代表對此同樣感受深刻。"結合鋼鐵産業以及寶鋼的發展,我體會到鋼鐵産業的發展確實已經到了一個拐點,必須從數量發展轉向內涵發展。但這條道路需要我們去摸索,過程必然充滿各種障礙,沒有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力量的支持,是難以完成的。"徐樂江代表認為,十八大報告對經濟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別是對市場與政府的關繫上抓住了"牛鼻子",相信在這種共識引領下,各級政府和企業將樹立正確的業績觀,真正轉變發展方式。

    文化自信引發全社會共識為發展提供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發展,則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主體,既包括政黨和國家,也包括廣大人民群眾,但最主要的主體應是個人,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的楊榮代表認為,核心價值觀的樹立離不開對文化的自信,而這種自信必須先從基礎教育做起,"自信源於感動,我們要尊重青少年的性格特點,以真理的力量、真實的邏輯、真誠的態度感染和感動他們,才能使他們從內心深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産生認同。"

    培育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離不開優秀的文化作品。奚美娟代表認為,文化建設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和艱難,文化強國的目標也並非單純的唱唱跳跳,而是要強烈喚醒國家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在文化上有真正的認同,才會在精神層面心有所依,才會帶來完整的安全感。對每個文化藝術工作者來説,都應認真思考提供什麼樣的精神食糧給人民群眾。"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處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未來的上海,需要將全社會凝聚到"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這一主線上來。來自企業的代表們認為,企業是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也能夠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出特有的探索。這種探索應和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精神傳統結合起來,和企業的文化建設結合起來。

    "培育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必須要建立在相同的道德規範基礎之上。"譚金鳳代表認為,全社會應大力弘揚愛國精神、敬業精神,誠信友善,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有國才有家,作為中國人首先要愛國;尊重自己從事的職業,代表著一種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幹好本職工作,才可能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也為自己創造未來--正是因為熱愛,才能做到奉獻;誠信則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友善,則是人與人之間應倡導的一種愛的循環,這種循環能拉近人心,産生無窮的動力。"(記者 劉棟)

 
 
 相關鏈結
· 專家學者熱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 十八大代表談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 河北省代表團: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 代表談學習十八大報告體會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