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白春禮就如何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接受專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13日 15時25分   來源:中科院網站

    11月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在聆聽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大會報告後,十八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就如何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

    《中國科學報》:在開幕式上,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提出了“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您怎樣看待這一論斷?

    白春禮: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指出了我國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指導方針。

    我國一方面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增長下行趨勢明顯,另一方面大部分産業仍處於價值鏈中低端,“中國製造”面臨工業模式變革帶來的新挑戰,真正實現“中國創造”仍須努力。例如,“製造業數字化”已經開始應用在設計領域,大大節約了産品到市場的開發時間,並將有可能對以低成本勞動力密集為特徵的中國製造業造成衝擊。近期,美歐學者預言:一種建立在信息技術和清潔能源相結合基礎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來臨,以3D打印等“製造業數字化”技術為載體,將使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

    因此,我們只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自主創新,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才能從根本上突破壁壘、擺脫陷阱,服務社會和經濟發展,儘早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國科學技術未來發展指明了道路。

    《中國科學報》: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中科院將如何具體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白春禮:正像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強調的那樣,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科院黨組正按照“創新2020”跨越發展體系的總體部署,堅持“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發展宗旨,落實“一三五”(一個定位、三個重大突破、五個重要培育方向)規劃,積極探索激發創新能力的體制機制,並確立了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三位一體”的發展架構,致力於出重大創新成果、出優秀創新人才、出深刻創新思想,為國家科技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産業界,促進成果儘快轉移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是中科院實施協同創新、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著力點。一個月前,我們與國務院國資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前,我們還先後與中石油、航天科技集團、三峽集團、國機集團等一大批中央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希望為中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中國科學院將發揮多學科和智力密集優勢,與合作企業在國家戰略新興産業和重大計劃等方面開展聯合攻關,為國家戰略急需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通過進一步建立平臺、成果和知識産權共享機制,促進中科院研究成果向産業界轉移轉化。

    科教結合在中科院是有歷史淵源的,也是中科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獨特優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成立起就開啟了“全院辦校、所繫結合”模式:與近百家研究所共建專業院係,與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組建“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由一大批院士、著名科學家為學生講授基礎課程;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經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她與數學研究院共建數學學院,其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等9個基礎學院深化體制機制調整,大部分已從相關研究所聘請院士擔任院長。

    中科院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是既各具特色、互相不可替代,又有機結合、共生發展的一個有機整體。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各自的優勢,建立“三位一體”的發展架構,從組織和管理上保證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這在世界範圍內也具有創造性。

    《中國科學報》:您在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新一屆院長時,提出了中科院深入實施深化國際合作戰略,這一戰略對謀劃和推動創新有什麼意義?

    白春禮:黨和國家一貫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合作,尤其是在科技領域,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7月6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的講話中指出,要注重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鼓勵我國科學家發起和組織國際合作計劃,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到海外建立研發機構,加大國家科技計劃開放合作力度。在今年9月18日召開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第23屆院士大會開幕式的致辭中,胡錦濤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中國將進一步支持發展中國家科技能力建設,在援外計劃中逐步增加高技術含量項目,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科研基礎設施和技術示範平臺,支持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同發展中國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聯合研發機構,支持中國科學家與發展中國家同行就共同關注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聯合研究。

    貫徹執行這一指導思想就要實行“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在科技創新全球化的背景下,開展海外國際科技合作已經成為鞏固和提升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推動海外科技合作已成為眾多國際著名科研機構國際化發展的基本途徑。

    國外科研機構十分注重國際化發展,他們充分利用全球優勢科技資源,開展前沿科學研究,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新産業技術發展,服務於國家外交戰略,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際化水平。

    如德國馬普學會在佛羅裏達州大西洋大學校園內設立馬普學會佛羅裏達生物影像所。佛羅裏達州及當地政府允諾今後10年投資總額高達1.8億美元,吸納全球生物技術公司和研發機構。韓國科技研究院在德國設立歐洲研究院,並針對德國工業的技術需求提出解決方案,提供給韓國企業進行産業化。法國科研中心(CNRS)在國外設立了11個代表處,依靠當地法國使館科技處開展活動,並推動發展雙邊合作關係。

    中科院在“走出去”與“引進來”戰略方面也有成功的案例。今年3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首次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建設和實驗資金來自中美政府部門、企業以及其他境外機構等11個渠道;實驗團隊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的38個科研單位。

    目前中科院在國際合作方面已有了長期的經驗積累。我們要進一步利用科技發達國家在人才、技術、資金、設備、創新環境方面的比較優勢,與其建立互利共贏的協同創新網絡、平臺和機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創新格局,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化水平。還要充分發揮TWAS等國際組織的作用,針對周邊、非洲及拉美地區等發展中國家的資源特點和迫切需要,利用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自然資源,通過援建或共建海外分支研發機構、發起實施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培養人才等多種模式,有重點、有步驟地深化國際合作,促進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共同應對區域性和全球性挑戰,服務國家外交與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需求。(祝魏瑋)

 
 
 相關鏈結
· 白春禮表示:中國要勇當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領頭羊
· 張高麗黃興國會見白春禮 感謝中科院對天津的支持
· 白春禮:力爭在國際科技舞臺掌握更多“話語權”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新任院長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