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本網記者從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的2013年度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啟動會上獲悉,財政部批復了農業部2013年度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85項,總經費14.5億元,單個項目支持力度超過1700萬元,在項目數量和經費總額均實現了歷史新突破。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講話時説,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自2006年啟動以來,篩選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種,推進了良種良法配套,提升了糧食持續增産能力;研發了一批輕簡高效種養技術,推進了農機農藝結合,提高了糧食和農業生産效率;強化了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防控技術體系,提升了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水平,保障了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創新了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模式,提高了土地和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支撐了糧食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在項目管理方面,建立了産業需求為導向的立項機制和以解決生産實際問題為主的評價考核機制,探索了項目承擔單位的擇優委託機制和項目經費的穩定支持機制,強化了跨部門、跨學科、跨區域的聯合協作機制。據統計,截止2011年底,行業專項研發新品種1405個、輕簡化實用技術1412項、新工藝102個、新産品414個,建立技術示範區6000余個,撰寫和發放實用技術手冊和明白紙200萬餘份,培訓基層農技人員150萬人次。
張桃林要求,在2013年的項目實施過程中,一要牢牢把握轉向定位,進一步把握專項重點,在基礎性工作方面重點支持對農業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支撐作用的、社會共享程度高的應用基礎研究;在培育性工作方面重點支持以農業行業技術需求為導向,促進産業發展或培育新産業的研究;在應急性工作方面對重大動物疫病、重大植物病蟲害、食品污染等相關基礎性研究、快速診斷、監測預警和防控等相關研究要給與及時支持。二要繼續推進管理創新,提高實施成效,在立項機制方面切實體現科技與産業的緊密結合,在過程管理方面加強課題的法人負責制,在考評機制方面強化對産業的服務和支撐。三要切實加強與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農業領域重點實驗室和農業科技園區等基地平臺、農業科研傑出人才等人才團隊、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和重大科技專項的銜接,著力打破部門、區域、學科和單位界限,推動産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促進科技資源共享,不斷提高農業科研産出效率。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旭和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將進一步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對項目過程管理的指導和監督,為項目實施創造良好條件,更好更快推進專項的實施,為支撐農業行業發展、引領農業科技進步、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楊雄年主持,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農業部財務司巡視員鄧慶海、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胡樂鳴、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周普國、種子管理局副局長廖西元、財政部教科文司調研員李文進以及2013年立項的85個項目首席專家、承擔單位科研管理、財務管理負責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