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四川:139個縣實現鄉鎮財政機構獨立設置全覆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31日 08時51分   來源:四川日報

    12月27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有3931個鄉鎮獨立設置財政所,佔全省鄉鎮總數的84.5%,其中139個縣實現鄉鎮財政所獨立設置全覆蓋。

    鄉鎮財政所處於最基層、最前沿,是黨的“三農”政策及國家財經制度的最終執行者、落實者。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部門的惠農強農政策,主要以鄉鎮財政所為最終“投遞站”,送達農村千家萬戶。目前全省鄉鎮財政所實有工作人員1.2萬多人,平均每個財政所達3人以上,2092個鄉鎮財政所實施了規範化建設,今年有超過1萬人次鄉鎮財政幹部得到培訓。鄉鎮財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資金監管能力逐步增強,為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三農”和服務民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0年,四川省鄉鎮完成一般預算收入90多億元,僅佔全省不到6%;與此對應,鄉鎮區域內實現一般預算支出1400多億元,佔全省34%以上。平均每個鄉鎮財政支出達3115萬元,監管任務艱巨。

    同時,鄉鎮財政服務民生職能迅速拓展,在原有的辦理預算收支、財務核算基礎上,各種財政補貼(補助)資金、保險資金等發放項目多達6大類80多項。以良種補貼為例,2002年只有大豆1個品種,2010年增加到包括小麥、花生和青稞在內的10個品種。

    2005年,在提前一年完成農村稅費改革後,四川省開始實施大規模的鄉鎮機構改革,鄉鎮財政所由於失去了原有的徵稅功能,被大範圍撤並。到2010年,全省只有三分之一的鄉鎮單獨建立財政所,大多數地方實行的是合署辦公,有的地方甚至沒有鄉鎮財政機構。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在此背景下,完善鄉鎮財政機構,夯實基層財政管理,提高基層財政人才隊伍素質成為必然。(記者  梁現瑞)

 
 
 相關鏈結
· 四川仁壽“組團式幫帶”促後進村黨組織轉化升級
· 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四川成都召開
· 四川:2013年起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過路費”
· 四川廣元至川甘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蜀道不再難
· 四川:推進農業産業化發展 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