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北京力推生態環境建設 三條“防護帶”防控PM2.5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8日 08時42分   來源:北京日報

    連續的霧霾天,讓社會各界對環境污染有了全新的認識。記者昨天(2月27日)從首都城市環境建設委員會獲悉,今年首都環境建設任務,將生態環境列為重點工作,市發改委等多部門將齊出手從空中到市民身邊,立體防控PM2.5等污染。

    外圍“過濾帶”: 7區縣造林49.5萬畝

    生態環境建設無疑是防控PM2.5的重要舉措之一。市發改委透露,今年北京市將啟動覆蓋門頭溝、房山、昌平、平谷、懷柔、密雲和延慶7個區縣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該項目將造林營林49.5萬畝,開展草地治理2.7萬畝,完成暖棚建設3萬平方米,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200平方公里。此外,還將實施生態移民,預計涉及550人。

    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北京市今年還將完成北運河榆林莊閘改建,項目涉及北運河通州區榆林莊村段3.1公里河道。按照規劃,水務部門將對榆林莊閘河道上下游進行疏浚,提高防洪標準,增加蓄水能力,擴大水面面積,滿足通州新城水環境需求。

    在“增綠”工程中,市交通委也將在公路沿線開展公路綠化加厚加密工程,實施萬畝造林相關計劃。有關負責人表示,植樹造林,開展市域環境治理,將擴大地區環境容量,為市民營造重要的生態屏障,明顯提升城市環境水平。

    空中“凈化帶”: 鍋爐“煤改氣”2600蒸噸

    每逢冬季供暖,鍋爐排放煙塵就會成為空氣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將完成26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核心區4.4萬戶平房採暖小煤爐改造,推動西北、東北熱電中心建設和國華、高井、科利源熱電廠替代。

    嚴控用煤已經成為北京市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措施。市發改委計劃今年基本完成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四區優質無煙型煤替代工作。在遠郊區縣,本市還將啟動集中供熱中心煙氣脫硝治理工程,鼓勵已接通管道天然氣的新城和重點鎮改用清潔能源,推進工業開發區鍋爐“煤改氣”。

    身邊“防護帶”: 嚴查渣土揚塵

    在本市PM2.5來源中,塵土佔了20%。地面上遺撒的渣土被車輛反復碾壓,就會變成細小顆粒,最終懸浮在空中。而工地上裸露的土山更是地面揚塵的重要來源。如何控制地面揚塵成為今年環境建設的重要任務。市市政市容委表示,今年將加大建築垃圾運輸車輛規範力度,推進領導包片、幹部盯點責任制,督促城管執法人員進工地開展聯合執法檢查。

    管住根源,還要理清出口。記者從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獲悉,今年本市將加快完成昌平區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積極啟動和推進朝陽、海淀、豐臺、大興、石景山等區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

    城管部門則將開展專門行動,針對施工揚塵和道路遺撒進行專項執法。也有市民和法律專家認為,城管部門對建築工地的執法處罰力度不夠,建議將監管責任直接落給建設施工單位的主管部門,將環境違法與相關資質挂鉤,大幅提高違法成本,才能讓企業嚴守規章。(記者 王東亮) 

 
 
 相關鏈結
· 北京2013年將組織兩次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鑒定
· 北京:上半年職業資格鑒定3月15日起網上報名
· 北京:大學生村官首年月薪最高漲一倍
· 香港《大公報》北京分社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 香港大公報北京分社正式揭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