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綠色發展——重慶林業發展思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12日 09時56分   來源:重慶日報

    2月21日,重慶市委領導在春季植樹活動上強調,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要年復一年地把義務植樹活動堅持開展下去。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加強後期管護,增強植樹造林實效,讓巴渝大地更綠,讓兩江四岸更美。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對生態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這一認識上的重大飛躍、理論上的重大創新,開創了人類建設生態文明的里程碑,也賦予了林業建設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

    發展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維護生態安全的保障,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和社會進程,森林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人類文明的誕生、演變、進步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森林的呵護和支撐。

    林業承擔著保護森林、濕地、荒漠三大生態系統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任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領域、生態産品生産的主要陣地和美麗家園建設的核心元素。黨中央、國務院明確了林業“四大定位”、“四大使命”,將其放在生態文明建設首要地位。發展林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重要途徑和重要任務,建設生態文明是時代賦予林業的新的歷史使命,林業要承擔起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安全格局、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家園、構建生態文化體系的“六大職責”。

    建設美麗重慶,林業任重道遠

    重慶直轄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生態建設,先後出臺了《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市人大頒布了《重慶市森林建設促進條例》、《重慶市森林防火條例》。全市制定了《長江兩岸生態屏障區建設規劃》,持之以恒推進國土綠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林地面積、森林面積、林木蓄積量實現“三增長”,森林覆蓋率由1997年的20.98%提高到42.1%,森林結構有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顯著提升,森林生態功能顯著增強。

    重慶是大山區、大農村,全市3/4的國土屬山區,1/2以上的國土又是林地,"美起來"的前提是"綠起來",建設美麗重慶要加快國土綠化步伐,為巴渝大地披上美麗的綠裝,為科學發展提供生態保障。儘管直轄以來我市生態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重慶生態仍處於恢復性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少:一是我市仍是生態脆弱的地區。三峽庫區範圍大、面積廣,渝東南、渝東北地區山高溝深、土地瘠薄,25°以上陡坡耕地400萬畝,全市水土流失面積大,37個區縣不同程度存在石漠化現象,維護生態安全任務十分繁重。二是我市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的地區。森林資源總量不足,無論是森林面積還是蓄積量,均處於較低水平,全市人均森林面積1.63畝,為全國人均水平2.2畝的74%;人均森林蓄積量5.95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水平10.2立方米58%,是世界人均水平71立方米的8%。三是生態建設體制機制不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不健全,生態景觀有償利用不高,林業發展的活力不足。四是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有待加強,重利用輕保護的現象比較普遍,侵佔林地、亂砍濫伐、違規野外用火、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行為時有發生。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林業發展實踐

    重慶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快形成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設美麗重慶。這就要求我們在林業發展實踐中,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以建設長江上遊生態文明示範區為總目標,以構建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為載體,堅持 “生態優先,積極發展,強化保護,持續利用”的方針,大力發展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建設生態好、環境優、産業強、林農富的美麗重慶。

    第一,生態優先,加快國土綠化步伐。改善生態是林業的根本任務。重慶生態區位重要,堅持生態優先理念指導國土綠化工作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緊迫性。要整合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科學編制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建設規劃,推進屏障區建設,構築長江生態防線。大力推進荒山綠化和山脈綠化升級,推進大中小“四山”生態防護體系建設。繼續抓好城鎮綠化、鄉村綠化和道路綠化,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的綠化、美化格局。圍繞生態移民搬遷,強化生態修復。充分尊重客觀規律,營造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

    第二,著眼民生,大力發展特色效益林業。改善民生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也是林業工作的大局。改善民生的核心是滿足群眾需求,包括生態需求、生存需求、生活需求、生産需求等。堅持生態建設與産業發展相結合,長江兩岸優先發展經濟林。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林業産業,不斷拓展林下經濟,扶持龍頭企業,延伸産業鏈條,逐步形成“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産業格局。大力發展花卉苗木、中藥材、以油茶為主的生物質能源林,堅持走“家家戶戶”之路,鼓勵農民在房前屋後、田邊地角種“搖錢樹”、建“致富林”,形成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積極探索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提檔升級森林景觀資源,鼓勵農戶建設星級“森林人家”,打造一批示範城市森林公園、林業特色鄉鎮,促進森林旅遊提質增效。

    第三,深化改革,提高林農植樹造林的積極性。改革是林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一是鞏固集體林確權發證成果,深入推進配套改革,變“死資源”為“活資産”。二是探索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發展碳匯林業,探索建立“碳票”交易市場,實現林業與工業的互補性發展、可持續發展。三是進一步完善造林用地、投融資、管理及政策保障激勵機制,鼓勵社會辦林業。四是深化國有林場改革,盤活森林資源。

    第四,鞏固成果,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認真執行《重慶森林建設促進條例》、《重慶市森林防火條例》,堅守《重慶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綠線”,嚴格林地徵佔用管理,強化林地用途管制。抓好林業法制建設,有序推進《重慶市植物檢疫條例》修訂和濕地保護立法,強化林業行政執法培訓和監督。加強衛星監測、地面撲救和航空護林“三位一體”防控體系建設,突出抓好松材線蟲病等主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做好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加強林木管護,全面落實管護責任及措施。切實搞好珍稀野生動植物和名木古樹保護。強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加大森林撫育力度,實行科學經營,進一步提高林分質量及林地生産力。保持森林面積和活立木蓄積量“雙增”勢頭,力爭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以上。

    第五,依靠科技,不斷增強林業的支撐能力。科技是第一生産力。要遵循科技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要以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強化技術集成配套、健全技術標準體系為重點,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提升林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科技推廣,降低生産建設成本。加強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加大優質種質資源篩選、保存、擴繁力度,不斷提高良種使用率。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為推動現代林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六,創新載體,廣泛傳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要求引導民眾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更加自覺地弘揚生態文化、推動綠色發展。加強宣傳,深入解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方針和部署,全面反映我市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大力倡導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維持生態平衡的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創新載體,以森林城市創建、全民義務植樹、森林旅遊節、生態文化節慶、生態科普基地建設等為抓手,努力增進大眾對生態文化的價值認同,讓群眾共建、共享生態成果。(重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林業局局長 吳亞)

 
 
 相關鏈結
· 重慶林業局:搶抓歷史機遇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重慶今年將建城市綠地1000萬平方米 林蔭大道30條
· 賈治邦:森林重慶建設為現代林業發展樹立了旗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