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政部門獲悉,清明小長假天津市各個祭掃場所迎來祭掃市民突破100萬人次。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過去相比,市民在祭掃方式上發生了許多變化,文明祭掃活動越來越受市民的歡迎。
4月4日至6日,連續舉辦九年的“都市文明 集體共祭”活動在第一、第二殯儀館舉行。潔白的菊花,搖曳的燭光,舒緩低沉的月光曲,感人至深的共祭詞……在文明肅穆的氛圍中,祭掃者寄託對逝者無限的懷念和哀思。“從2005年,集體共祭活動啟動至今,參與人數逐年增加,已有10萬人次參與其中。”市民政局殯葬事業管理處處長王光華介紹。
4月4日9時30分,渤海42號浮標附近海域,參加“都市文明 海上集體共祭”活動的80余名家屬將片片白菊撒入大海,紀念長眠在渤海灣的親人。“這是我們專門為那些選擇海葬的逝者特意舉辦的祭奠活動。”王光華介紹,自1990年起,本市開始組織市民參加海葬活動,共舉辦骨灰撒海活動近200期,已有近萬具骨灰撒入大海,相當於節省近萬平方米墓葬用地。
4月4日,伴隨著幽靜的安魂曲,147名逝者的骨灰被安葬到永安公墓的環保安葬區。“骨灰盒埋入土地裏,3到6個月後便會與大地融為一體。”永安公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