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兩部門聯合四省(市)啟動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10日 11時06分   來源:科技部網站

科技部、中科院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天津四省(市)
啟動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

    為加強糧食安全與中低産田治理科技工作,進一步研究部署“十二五”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改造鹽鹼地和推進中低産區增糧增效和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撐,2013年4月9日,科技部、中國科學院聯合在山東省東營市召開“十二五”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啟動會。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同志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山東省人民政府郭樹清代省長出席會議並講話。科技部張來武副部長、山東省人民政府張超超副省長、中科院張亞平副院長、李振聲院士出席會議。河北省、山東省、遼寧省、天津市科技廳(委)等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萬鋼部長在講話中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為做好糧食安全科技保障工作,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在提高糧食單産上有新突破,依靠現代科技支撐提高糧食單産潛力;二是要在中低産田治理上有新突破,依靠科技加快大面積中低産田綜合增産技術;三是要在糧食産業綜合效益上有新突破,依靠科技發展高效型現代糧食産業。講話還明確了中低産田是制約當前糧食持續穩定增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子,也是增産糧食的重要突破口,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萬鋼部長對“十二五”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施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要紮實推進,把糧食科技工作,特別是低産田科技工作作為工程的重點;二是要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建立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與新型服務體系的協同管理機制;三是要強化科技創新,推進環渤海中低産區糧食增産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四是要加強糧食全産業鏈創新,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五是要與“一城兩區百園”結合,以科技特派員為紐帶,加快糧食科技平臺基地建設與人才培養力度,推進環渤海中低産區糧食增産多元化服務體系建設。

    中低産田是制約當前糧食持續穩定增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子,也是增産糧食的重要突破口。環渤海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産品生産基地和經濟快速發展區域,然而受淡水資源匱乏和土壤瘠薄鹽鹼等因素制約,環渤海4省(市)中,有4000多萬畝的中低産田和1000多萬畝的鹽鹼荒地,糧食增産潛力巨大,有望建成“渤海糧倉”。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可帶動中低産區糧食增産,有效緩解糧食生産的水土資源約束,推動區域水土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的發展和提升,可推動區域規模化糧食增産和現代農業發展,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面向國家糧食安全重大需求,針對環渤海中低産區淡水資源匱乏、土壤瘠薄鹽鹼制約糧食生産問題,以整體推進環渤海區域糧食增産、農業增效為目標,以“擴面積、增單産、水保障”核心,以“增糧拓棉”為重點,與“一城兩區百園”(121工程)緊密結合,集成抗逆作物品種、鹽鹼地改良利用、中低産田快速培肥、微鹹水安全灌溉與雨水高效利用、棉田增糧等土、肥、水、種技術成果,探索低産農田糧食增産技術模式和“一二三”産業融合技術體系,為解決糧食增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問題提供科技支撐,為保障糧食安全問題闖出一條新路,推進地方經濟和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

    工程通過建立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三區”聯動建設,強化共性技術與區域示範課題的結合,力爭重點突破制約區域糧食增産的土、肥、水、種等一批關鍵技術,在環渤海低平原區的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等地建立一批糧食增産增效示範區,研發、集成、示範推廣抗逆作物品種、鹽鹼地改良利用、中低産田快速培肥、微鹹水安全灌溉與雨水高效利用、棉田增糧等技術,構建一批區域特色的增糧增效技術模式,建立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生産技術體系與示範樣板,規模化示範推廣糧食增産增效技術體系,實現到2017年增糧60億斤、到2020年增糧100億斤目標,大幅度提升環渤海中低産區糧食增産能力和效益,為建設渤海糧倉、保障國家和區域糧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會議對“十二五”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施進行了系統部署。中科院、山東省領導及李振聲院士分別做了發言。本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十二五”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正式啟動實施。

 
 
 相關鏈結
· 氣象局:氣象衛星監測顯示渤海海冰已基本消融
· 渤海漁民籌備新春第一捕
· “渤海糧倉科技工程”項目推進座談會在京召開
· 1月中旬我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冰情較常年略偏重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