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記者從在河南鄭州舉行的面制主食示範推廣交流活動上獲悉,我國主食加工業蘊藏巨大價值,有專家測算,未來我國饅頭的産業規模可以達到3000億元、預製菜肴産業規模到達1萬億元、微波食品産業規模將到達1000億元。
為深入推進實施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加強對主食加工業發展的示範、引領,今年農業部農産品加工局將組織開展主食加工示範推廣交流活動,依託河南省面制食品工程中心、山西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分別在面制主食、雜糧主食、預製菜肴等三個領域開展示範推廣,並將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試點範圍擴大到北京、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福建、江西、河南、四川等10個省(區、市)。
農業部農産品加工局局長張天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2012年農業部啟動實施了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發展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工商資本進軍主食加工業趨勢明顯,一批市場佔有率高、工藝技術先進、加工標準化、配送連鎖化和供應社會化的領軍企業成為引領主食加工業發展的骨幹力量,並持續向主要原料産區、大中城市周邊和重要交通物流節點集中,産業佈局不斷優化。據統計,2012年規模以上主食加工企業超過1000家,從業人員累計35.4萬人,其中米、面製品企業佔42.1%,速凍食品製造企業佔26.6%,方便麵及其他方便食品製造企業佔31.3%;主食加工企業1-12月累計主營業務收入280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10億元,上交稅金108億元。主食加工業逐步實現以生産傳統米麵製品為主,向以生産多種類主餐食品轉變,工業化主食産品産銷兩旺,品種呈現多元化,在面制主食中,饅頭生産能力達到日産1100余萬個、鮮濕麵條達到1500萬斤,年産值約60余億元;涉及預製菜肴加工的企業近1400家,銷售收入1900億元。同時,主食加工企業為了保證有效供給、質量安全,注重建立、健全原料生産、加工製造、市場營銷的産業鏈,推動主食加工向上遊的原料生産和下游的市場流通兩個方向延伸,一頭向上遊發展專用原料基地,與農戶簽定訂單,帶動農民增收,緩解原料成本上漲的衝擊,從源頭上掌控質量安全;另一頭向下游延伸産業體系,創新商業模式,發展包裝、物流、服務相關産業,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和擴大城鎮就業,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天佐告訴記者,主食加工業是上遊連“三農”,下游惠民生的基礎産業,對促進農産品增值和實現農民增收作用十分明顯。據測算,農産品加工成主食製品,一般可以比原糧提高增值3倍左右,並可帶動農民直接或間接增收。目前,加快發展主食加工業正逐步成為社會共識,可以説推進主食加工業正逢其時,只要發展思路明確,採取措施得力,就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主動權。
針對當前我國主食加工行業面臨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主食消費需求與主食加工業發展滯後的矛盾,張天佐表示,農業部將繼續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多方聯動、穩步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穩步實施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力爭實現“九個一”目標,即加大宣傳引導,在全社會樹立一個主食工業化的理念;加強部門聯動、多方協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依託國家行業科技專項等項目支持,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研發一批技術裝備;組織開展展示交流、技術推廣活動,促進企業與科研對接、産品與市場對接,推廣應用一批技術設備;加快標準體系研究,制修訂一批標準;擴大試點、示範,培育一批示範企業;啟動“主食加工業精品之窗”平臺建設,宣傳推介一批主食精品;總結一批成功營銷模式;重點在稅收、補貼等方面研究提出一些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