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蘇州:傳承文化、保護古城是歷史賦予的重要使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22日 10時30分   來源:新華日報

    4月19日,第二屆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産業交易博覽會盛大開幕,文化遺産保護成為議題之一,而蘇州古城保護的做法,成為國內外專家關注的焦點。

    “古城是蘇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核心地區,是影響城市長久發展的戰略資源。”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説,傳承文化、保護古城是歷史賦予蘇州的重要使命,一定要以不懼困難的勇氣、兼顧民生的導向、不斷創新的智慧,讓古城保護不留遺憾、不辜負群眾的期盼。

    保護古城,迎難而上“啃硬骨頭”

    這些天,只要天氣好,張仁英老伯就會到蘇州古城邊的南環新村走走。看著一幢幢嶄新的高樓,他憧憬著兩個月後拿到新房的場面:“這幾十年,我一直盼著住新房啊!現在,政府幫我實現了這個願望!”

    “改造南環新村,政府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如果沒有強大的決心,根本辦不到。”南環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顏維強介紹,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南環新村,是蘇州城區規模最大、建造年代最早的老新村之一。2010年,蘇州決定徹底解決危房隱患,拆除重建且居民全部原址回遷,工程總投資20多億元。如今,工程已進入外立麵粉刷階段,小區綠化和景觀工程也在推進之中,像張仁英這樣的,4000多戶老南環新村居民在6月底就可以拿到新房的鑰匙。

    建設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遊城市,是蘇州“三區三城”的發展定位之一。蔣宏坤説,歷屆蘇州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古城保護,隨著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歷史欠賬也不斷暴露出來。“我們必鬚髮揚‘敢啃硬骨頭’的精神,迎難而上,才能讓古城保護不留遺憾。”

    “啃骨頭”,每一項工程都是一場硬仗。2011年,蘇州啟動“改廁”工程,目標是3年內讓老城區最後2萬多戶居民徹底甩掉馬桶,整個工程全部完工預計要花20億元。2012年5月,又拿出3億多元整治110條城區河道——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蘇州首次全面徹底治理河道,其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投資之巨,國內罕見;7月,蘇州環古城河、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和胥江“兩河一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啟動,僅姑蘇區就要搬遷3000多戶居民、160多家企業;11月,集中開展“亂停亂放、非法營運、小區環境、違法建設”為重點的“四大整治”,又是大手筆投入。

    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加速了古城保護進程。今年1月,新成立的姑蘇區特地請來阮儀三、周幹峙、朱光亞等古城保護專家,研討第三輪蘇州古城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這一輪規劃,要解決古城保護中涌現的新問題。三區合併之前,這幾乎不可能。”蘇州市委副書記、姑蘇區委書記陳振一説,蘇州古城核心區域只有14.2平方公里,原先分為平江、滄浪、金閶3個區,保護與建設難以步調一致,而如今,三區並成姑蘇區,並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一切就都順了。

    保護古城,百姓需求是“第一導向”

    不久前,朱雪龍一家搬進了白洋灣街道和泰家園12幢的新家。三室一廳的新居裏,地磚光滑锃亮,整體式櫥櫃乾淨整潔,還有乾濕分離的衛生間,夫妻倆開心極了。“小區環境沒話説!邊上就是公園,往東能看到虎丘塔,物業費每平方米只要5毛錢,我們這樣的低保戶還是免繳的。”老朱原來住在虎西新村,一家4口擠在6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裏,從未奢想過能改善居住環境。2010年虎丘地區綜合改造啟動,朱雪龍家屬於首期啟動區,根據政策,能住上105平方米新房子。他和鄰居都説,“綜合改造是大好事,我們雙手贊成!”

    對蘇州來説,古城保護本質上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古城傳承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也是幾十萬市民的棲身之所,而綜合改造,就是把現代文明引進到那些曾被遺忘的角落,它當然贏得百姓喝彩。

    “等到10月份你們再來看,一期工程包括唐寅文化區、泰伯廟、西街文化區,就全部完工了。”站在修繕一新的唐寅祠裏,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整治改造工程指揮部工作人員張淩介紹,為了讓百姓滿意,政府僅改造方案就修改了8次,還選出200名機關幹部參與到動遷工程的群眾工作中,釋疑解惑之外,幫著居民看房、選房,“這樣做,是為了在改造中‘植入民意’,也為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平道路。我們一年多就完成了1500多戶居民動遷工作。”

    正是堅持兼顧民生,廣大老百姓從中受了益,蘇州的各項古城保護工程均入選了當年度的“蘇州十大民心工程”。

    “老城保護,不能以排斥發展、犧牲居民的生活質量為代價。”蘇州古城保護專家徐剛毅説,建設和保護工作如果忽視公眾權利,就無法有效調動公眾參與決策、參與管理,而蘇州保護工程充分聽取民意,便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保護古城,打開“對話世界一扇窗”

    “推廣蘇州文化,我義不容辭。”幾天前,著名旅德藝術家王小慧欣然應邀,為即將開幕的蘇州創博會主持一場關於文化的圓桌會議,並負責邀請國際嘉賓。

    自2011年她的個人藝術中心落戶平江路上的丁宅之後,王小慧便與蘇州文化結下深厚情緣。“這樣一個老宅子,市值過億,蘇州沒有把它簡單推向市場,卻把它交給了我們,説明蘇州人對文化是真重視。”王小慧説,她要把藝術中心佈置成一個跨攝影、雕塑、新媒體藝術等多領域的藝術展示平臺,打造成為蘇州與世界交流的一個文化窗口。

    “僅修一個丁宅,就花了2500萬元。今年,我們準備在首批修繕12處古宅的基礎上,再啟動第二批40處老宅保護修繕工程。”兩年前,蘇州專門成立了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負責蘇州古建老宅的保護利用。集團董事長王金興説,“下大力氣保護古城內的老宅,是為了保護和傳承文化,而不是追求商業價值最大化。”

    一走出蘇州火車站南廣場,濃烈的文化氣息便撲面而來:放眼望去,范仲淹、伍子胥、白居易、顧炎武等8尊歷史文化名人雕塑,錯落有致;護城河中,大型浮雕石碑平江圖若隱若現;氣勢恢宏的古城墻,讓人感受著蘇州的滄桑與厚重。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以傳承文化為核心的古城保護,打開了蘇州與世界對話的窗口。”平江歷史街區保護整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黃彪説,從一個江南文化名城,發展成為今天舉世聞名的工業大市,蘇州給人的第一印象,始終是那些小橋、流水、人家,是蘇州特有的那股婉約柔美。如今,平江路已經上了國際揹包客手中的旅遊手冊,每年20多萬外國遊客慕名尋來,有的一住就是個把月,只為靜心體驗蘇州的文化。

    在古城內的阡陌小巷裏行走,踏著千年石板路,撫摸那斑駁的老墻,記者真切感受到,這座古老的城市,已經在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文化優勢,為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記者 高坡 李仲勳 潘朝暉)

 
 
 相關鏈結
· 第十六屆中國蘇州國際旅遊節開幕
· 蘇州公路備戰清明免費通行
· 首屆“千人計劃”創業大賽決賽在蘇州舉行
· 蘇州:800多名低年級學生甩掉沉重的書包上學堂
· 蘇州“打包年夜飯”節前銷售火爆
· 蘇州街頭年味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