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食品藥品監管局提示:保健食品五大非法宣傳"陷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24日 14時23分   來源: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

    根據保健食品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示,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在選購保健食品、辨別保健食品宣傳真偽時,要注意五大非法宣傳陷阱:

    1.“藥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聲稱治療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廣告往往誇大産品功效,含有絕對化用語和不實承諾,聲稱可以治療某種疾病如“根治”、“藥到病除”等用語,或者以“無效退款”、“無毒副作用”等承諾,嚴重欺騙、誘導消費者。

    例如濟南基業海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證件持有人)的保健食品“海通牌奧復康片”,其批准的保健功能為“免疫調節“廣告宣傳“美國奧康復,天天見奇效,前列腺肥大完全好了”等。

    2.“健康講座”為促銷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訪談、講座、採訪、座談會”等形式為幌子,邀請一些假冒專家、教授和老中醫在現場進行“養生”講座,順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為盲目信任這些所謂專家或名人的介紹,從而選購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3.“免費活動”為洗腦

    一些不法商家通過利用“贈藥”、“免費試用”、“發放小禮品”、“抽獎”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參加其組織的促銷活動。促銷現場往往氣氛熱烈,誇大産品功效,甚至聲稱根治百病。有些活動時還會請一些所謂的患者現身説法,雇人製造爭先恐後購買産品的假象,給老年人造成不買就沒有了、不買就吃虧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覺中被“洗腦”,從而購買産品。

    4.“權威證明”屬虛構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廣告利用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學術機構、行業組織的名義和形象,為産品的功效作説明,以增強産品的權威性和説服力。還有一些廣告含有無法證實的所謂“科學或研究發現”、“實驗或數據證明”等方面內容。

    如“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科學院指出,人類腸胃如果每天定植高活性、高含量的雙歧桿菌,那麼人類將可以與腸胃病絕緣,人類壽命有望達到140歲。”等無法證實的虛假廣告內容。

    5. “專家義診”是騙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傭所謂的專家、教授為老年人開展免費專家體檢或義診,不少老年人受免費吸引從而進行體檢或諮詢。體檢後,“專家”“教授”往往會告知老年人身體存在多種問題,需要及時購買産品治療,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誘騙購買了一堆無用處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示,消費者要警惕這五種保健食品非法宣傳“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患有疾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不要相信違法廣告的宣傳。

 
 
 相關鏈結
· 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藥品實施電子監管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曝光12個保健食品違法廣告
· 河南龍源藥業公司因抽驗不合格被責令停産整頓
· 張勇:做好藥品醫療器械保障和災區食品安全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