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已經連續7年舉辦的座談會,除了較好地保留了其諸多的草根性、民間性、大眾性與實用性等特色外,2013年全國找礦大會(第七屆百家地質隊長座談會)也呈現出不少讓人欣喜的亮點。具體地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座談會日益受到地勘行業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黨組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並且得到具體的指導與實實在在的支持,真正成為政府職能部門與行業協會、地質找礦主體地勘單位直接對話、交流、協調的重要平臺。
第二,國土資源部地勘司、科技與國際合作司等司局和單位將“服務”體現于座談會的全過程,轉變政府部門職能在此得到具體體現,讓與會的礦山企業、地勘單位及其他仲介機構有切身感受,獲益良多。
第三,會議展示的無論是找礦突破的成果,還是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表現突出的地勘單位典型,都讓人感到很提氣,也讓其他的單位能夠從中找到差距以及學習與追趕的方向和現成的樣板。
第四,暢所欲言,求同存異,各種觀點在這裡交匯、交流與交融。這個座談會逐步成為一個開放的、凝聚共識的論壇與平臺,政府部門的指導性與草根論壇的包容性有機統一,品牌效應凸現,吸引力正在增強。
第五,這個會議雖然名為“地質隊長座談會”,但實際上參會的局長們為數眾多。不少局長親自帶隊,並自始至終參加了各個板塊的會議、論壇甚至洽談,彰顯出會議的層級、檔次與實用性。
由中國礦業聯合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辦、《中國礦業報》和中國礦聯地勘協會協辦、紫金礦業集團承辦的2013全國找礦大會(第七屆百家地質隊長座談會)日前在福建省廈門市落下帷幕。有關這次會議的內容,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以及《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廈門日報》等地方媒體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全方位報道。
回過頭來考察這個已經連續7年舉辦的座談會,除了較好地保留了其諸多的“草根性、民間性、大眾性與實用性”等特色外,單就本次會議而言,也呈現出不少讓人欣喜的亮點。具體地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座談會日益受到地勘行業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黨組的高度關注與重視,並且給予具體的指導與實實在在的支持,使會議真正成為政府職能部門與行業協會、地質找礦主體地勘單位直接對話、交流、協調的重要平臺。
這次座談會,雖然國土資源部主要領導因為有重要政務未能親自到會,但國土資源部黨組委派部總工程師鐘自然參加會議並宣讀了部長、黨組書記姜大明專門寫給會議的賀信。
賀信中,姜大明對座談會給予了鼓勵和厚望。他指出,這次會議以“全面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科技引領”為主題,圍繞找礦突破這一中心任務,突出科技支撐這一戰略支點,針對性很強。希望“與會地勘單位、礦業企業及各有關單位全面貫徹國務院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切實落實‘公益先行、商業跟進、基金銜接、整裝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質找礦新機制,堅定不移地走科技找礦、節約集約、綠色開發之路,努力實現‘3年有重大進展,5年有重大突破,8到10年重塑礦産勘查開發格局’的戰略目標,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將實現“358”戰略目標提升到如此重要的高度,不僅切合實際,也對地勘行業特別是地質找礦的主力軍地勘單位提出了殷切希望。
鐘自然還發表了熱情洋溢且頗具指導性的主旨演講,對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第一階段目標有望超額完成,為實現‘358’總體目標奠定了重要基礎。與此同時,礦産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取得新進展,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快速提升,地質科技創新取得一批新成果。”同時,他就地勘單位進一步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改革提出了期望和建議:要充分認識地質找礦面臨的有利條件和難得機遇。地勘單位要充分利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平臺,發揮好找礦主力軍作用,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提高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對於與會者普遍關心而且敏感的地勘單位改革問題,鐘自然在演講中沒有回避,而是明確表示,國土資源部將在完善礦業權管理、加強公益性調查與服務、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改善工作環境、協調地方政府等方面為地勘單位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加大境外基礎地質調查、境外風險勘查、礦業投資信息服務的力度及為境外地勘單位排憂解難的力度,並積極爭取支持政策,幫助地勘單位改善生産生活條件,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促進地勘單位又好又快發展。
作為一位曾經長期戰鬥在地礦戰線的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全國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秘書長、原地質礦産部部長、中國礦業聯合會名譽會長、高級資政委員會主任朱訓一直心繫地質找礦工作。這次,他又主動提出要參加會議,要為地質找礦“鼓鼓勁,助助威”。他在演講中表示,如何進一步加強地質找礦工作,提高國內資源自給率,降低對外依存度是地質找礦工作者責無旁貸的重要歷史使命。他認為,找礦要有好的地質理論的指引,要靠新技術設備和新方法的支持,要有科學思維指導,要有團結協作的良好作風。他表示,“廣大地質職工繼續弘揚‘三光榮’精神,地質隊隊長和地質局局長要特別關心地質技術人員的生活,盡力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改善他們的生活福利,抓好基地建設,使他們安居樂業。”思路之清澈,希望之殷切,情結之濃厚,讓與會者感慨不已。
第二,國土資源部地勘司、科技與國際合作司等司局和單位將“服務”體現在座談會的全過程,轉變政府部門職能在此得到具體體現,讓與會的礦山企業、地勘單位及其它仲介機構有切身感受,獲益良多。
與會者發現,國土資源部有關司局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單位的部室領導數量比往屆明顯增多,而且大多不是禮節性地參會或單純地“捧場”,而是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向與會的企業、地勘單位及有關機構傳遞來自政府部門的第一手政策信息,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
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迫切需要科學技術的強力支撐,需要地質找礦理論、方法、技術、裝備全方位持續創新與突破。在座談會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論壇上,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家技術指導組組長葉天竺、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姜建軍、中國地質調查局科外部副主任連長雲在論壇上做了發言。
姜建軍向與會者介紹了近期地質科技工作的重點:加強科技創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科技支撐實施方案;將儘快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通知》,探索推進地質找礦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協同創新,大力扶持優勢企業、社會力量進入找礦突破主戰場。
姜建軍表示,對制約找礦突破的關鍵科技問題,將從三方面展開攻關:一是提出地質找礦科技攻關項目建議,申請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等項目。目前,由部牽頭組織實施的地質找礦科技攻關項目共16項,總經費8億多元。二是在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中部署落實。目前,在基礎地質、找礦勘查、綜合利用科技攻關等方面已安排公益性行業科研項目122項,經費13億元。三是在地質調查項目和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科研經費中安排。還將統籌部署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和地質礦産調查評價專項項目,開展産學研用聯合科技攻關,加強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應用,開展整裝勘查區適用實用配套技術方法應用研究與示範。
葉天竺就如何開展勘查區找礦預測專項工作問題做了發言,論述了成礦作用特徵標誌、找礦預測基本工作方法和物探和化探方法技術應用等問題。中國地質調查局科外部副主任連長雲論述了礦産勘查的新特點、礦産勘查的地質方法和化探勘查新技術等問題。
會議期間,地質勘查司副司長于海峰向與會人員解讀了國土資源部140號文件,即《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快推進整裝勘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的通知》有關內容。于海峰表示,地勘司將始終把為地勘單位和找礦突破行動服務作為宗旨。在地勘單位改革的問題上,將如實地把調查與地勘單位反映的實際情況向有關部門彙報,並和有關省、市、區進行協商和協調,以便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改革,不搞“一刀切”;同時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優惠政策等方面,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與會的代表們反映,現在參加座談會感到很溫暖。可以講自己的心裏話,可以盡情地傾訴,也可以討論,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的支持越來越有針對性,越來越實在,越來越實用,越來越像是自己的知心“娘家”。
第三,會議展示的無論是找礦突破的成果,還是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表現突出的地勘單位典型,讓人感到很提氣,很令人鼓舞,也讓別的單位能夠從中找到差距以及學習與追趕的方向和現成的樣板。
目前全國地勘單位的總體狀況到底怎麼樣?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啟動實施以來的情況到底怎麼樣?有哪些在行動中表現突出的典型和可以參照與學習的樣板?可能是與會者普遍關心的。這次座談會一一給出了答案——
鐘自然在座談會上透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年~2020年)》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3年來,全國掀起了新一輪地質找礦高潮,石油、天然氣、鈾、鎢、鉬、鎳等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發現了一批具有世界級儲量的礦床,勘查成果超出預期。2011年和2012年,全國地質勘查投入分別達到1118億元和1200多億元,其中固體礦産勘查投入分別為443億元和473億元。
鐘自然説,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啟動實施以來,共取得五大進展:
在油氣資源勘查方面,2012年我國新增石油地質儲量15.21億噸,為歷史上第二個高峰年;新增天然氣(含煤層氣)儲量9612億立方米,為歷年最高。煤炭勘查上也有新突破,在新疆和山西新增一批大型-超大型煤炭礦産地,在福建等南方缺煤省份也有新發現。與此同時,鄂爾多斯盆地查明一個超大型砂岩型鈾礦(大營鈾礦),在北方其他盆地初步驗證一批鈾礦找礦靶區,有望重塑我國鈾礦勘查開發格局。
近年來,我國在金屬礦産勘查領域同樣取得了一批世界級的重大發現。贛北地區查明鎢礦資源儲量達106萬噸,其中經濟可採儲量達83萬噸的大湖塘鎢礦為世界第一大鎢礦;新發現3個超大型鉬礦和兩個超大型鎳礦,其中新疆坡北特大型鎳礦資源儲量超過200萬噸,規模僅次於我國第一大的金川鎳礦。
同時,新興材料資源勘查也進展不小。新發現甘肅國寶山銣礦和余石山鈮鉭礦、新疆卡魯安鋰輝石礦等一批大型以上規模的礦産地。
與此同時,我國在礦産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上也成效明顯。通過啟動40個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推廣了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和裝備,兩年來累計盤活石油資源4421萬噸、煤炭資源5600萬噸、鐵礦石2000萬噸、銅礦石220萬噸、鋁土礦石50萬噸、中低品位磷礦石9300萬噸、低品位金礦石450萬噸,煤炭、銅、鐵、磷等重點礦種“三率”水平比2010年提高了0.5%~1%。
總的來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一階段(2011年~2013年)目標可如期完成,其中鈾礦、鎢礦可提前完成5年(2011年~2015年)目標,鉬礦、鎳礦可提前完成8至10年(2011年~2020年)目標。
實力排名在其他行業已經司空見慣,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地勘行業卻是首開先河。這次座談會還有一個頗讓人怦然心跳的亮點,那就是公佈了首屆中國百強地質隊的排序結果。
記者了解到,百強地質隊的排序中包括礦産勘查類前74名、水工環類前13名、專業勘查技術服務類前13名。在鑽探實物工作量排序中,公佈了2011年度地質岩芯鑽探總進尺數前10名和地質岩芯鑽探單孔孔深前5名。
首屆中國百強地質隊排序以地質隊主要經濟指標為切入點,本著突出地勘主業、體現行業特色、數據真實可靠、便於排序操作的原則,確定以地質隊主營業收入為主排序指標,找礦成果(社會服務成果)為副排序指標。
首屆中國百強地質隊實行分類排序,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産行業標準,即《地質勘查單位質量管理規範》(DZ/T0251-2012)為基礎,結合國家原建設部有關分類標準以及地質隊現行産業結構特點、主要從業範圍分為三類,即礦産勘查類、水工環類和專業勘查技術服務類,並以推薦的各類別地質隊50%左右的比例,將主營業務收入從高到低分別排序。
無疑,對於早已涉足市場經濟海洋的地勘行業來説,這樣的排名是具有非同尋常的巨大意義與影響的,至少對於樹立地勘單位的競爭意識、尋找差距是具有“正能量”的明智與遠見之舉。難怪有人評價,“首屆中國百強地質隊排序工作是中國礦聯地勘協會發揮自治功能和行業平臺優勢,為廣大會員單位服務、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服務的具體體現。”
如果説,首屆中國百強地質隊排序反映的是地勘單位的綜合經濟實力的話,會議上推出的“2013年找礦突出的地勘單位”亮相——18家找礦突出的地質隊在會上交流經驗,則有點像“找礦突破的年度獎”。儘管由於一些原因這個獎有點像口頭表揚,但其對找礦突破的激勵與促進作用也不能低估。而中國礦業報社推出的會議特刊《2012年找礦突破典型風采錄》之所以受到地勘單位的重視,也正是因為這個《風采錄》詳盡地介紹了每年度在地質找礦方面表現突出的地勘單位的成功做法、經驗乃至可以借鑒的改革經驗。
第四,暢所欲言,求同存異,各種觀點在這裡交匯、交流與交融,這個座談會逐步成為一個開放的、凝聚共識的論壇與平臺,政府部門的指導性與草根論壇的包容性有機統一,品牌效應凸顯,吸引力正在增強。
眾所週知,我國企業在境外勘探開發方面交出的成績單並不讓國人滿意。在當前的形勢下,如何“走出去”、如何才能走得更遠是中國礦業行業關注的熱點之一。座談會上,會議主辦方召開了中國企業境外礦業並購座談會,分析了境外礦業投資的備案數據,並邀請紫金礦業集團、河南地礦局等5家單位的代表介紹了本單位境外並購情況及遇到的問題。
會上,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家華分析了當前“走出去”的形勢。他認為,中國礦業“走出去”的成績單不盡如人意的原因是:在形式上主要是落後的小生産者生産方式;在理念上缺乏國際的、現代的視野;在運行上水土不服,受到環境、原住民、勞工等問題的困擾;在標準上與國際不接軌;在組織上缺乏支撐,都是“單飛”;在策略上分工不明,優勢不優,劣勢顯露。他提出解決的“方子”是“更新觀念,創新形式,搭建平臺,指導運行,建立標準,加強組織,重塑策略。”他表示,只有這樣注重“走出去”的戰略與策略,方能走得更遠。
王家華還代表中國礦業聯合會提出了中國礦業“走出去”路線圖:民營企業打衝鋒,地勘協力在其中。礦業大企來接盤,金融支撐不放鬆。民地退出得變現,留點股份等分紅。大企上市搞開發,幾方共贏稱英雄。
對於目前的礦業形勢,與會的官員、專家及企業家看法並不盡相同——
鐘自然的看法是,10年來,由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帶來礦産資源剛性需求增長的影響,礦産品價格步步高升,我國礦業也進入繁榮期,礦業投資回報明顯高於其他行業。鐘自然認為,近期全球礦業出現收縮態勢、國內重要礦産品需求增速放緩,但總體來看,我國資源供需矛盾將長期存在,需求壓力短期趨緩,長期偏緊。“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四化’的帶動下,我國對能源和其他重要礦産資源的需求將持續保持增長,地質找礦面臨強勁的市場驅動,礦業將持續繁榮。”
但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根據目前基本金屬價格的大幅波動和我國的整體宏觀經濟形勢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過去10年是我國礦業和地質勘查的“黃金10年”。從現在開始,繁榮期很可能不再持續,礦業的春天已經過去。
陳景河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速度將逐步減緩,市場對礦産品需求儘管還在增長,但需求增長速度明顯減緩。此外,礦業行業多年來的高額利潤引發了礦業投資熱,較多産能正在逐漸釋放,供需矛盾發生了重要變化。“最近一段時間,礦産品及金屬市場持續波動,黃金和基本金屬價格大幅度下跌,全球礦業股票的跳水性下挫,充分表明礦業的春天已經過去。”陳景河説。
有意思的是,雖然對礦業發展形勢有不同的判斷,但不管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企業層面,找礦的重要性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同,成為共識。
中國礦業聯合會名譽會長、中礦聯高級資政委員會主任朱訓認為,地質工作的根本在於找礦。“在2002年紀念中國地質學會成立100週年紀念大會上我曾斷言,中國找礦工作的‘春天’一定會到來,因為國家崛起、民族復興需要資源作為後盾。”朱訓説。
陳景河也認為,目前,我國基本金屬的産量和消費量佔全球的40%,這將帶動地質勘查的繁榮。實際上,紫金礦業從來沒有放慢獲取資源的腳步。截至去年底,紫金礦業擁有採礦權244個,面積841平方千米;探礦權250個,面積4300平方千米;經評審的黃金資源儲量近1200噸,比2011年增長14%。
第五,這個會議雖然名為“地質隊長座談會”,但實際上參會的局長們為數眾多。不少局長親自帶隊,並自始至終參加各個板塊的會議、論壇甚至洽談,彰顯出會議的層級、檔次與實用性。
新疆地礦局局長曾小剛已經連續幾年參會。談及參會的感受,他告訴記者,這是地勘行業自己的會,從中不僅可以展示我們局找礦突破的成果,交流經驗,也可以從參會部領導的演講中了解最新的一手的政策信息,也可以從其他省地勘行業改革發展的經驗中尋找到靈感,找到合作的契機。
河南省地礦局局長張錦同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談及參加座談會的感受時表示,這次會議確立“全面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科技引領”的大會主題,找準了現階段實現找礦突破的難點,是新時期地質找礦工作的著力點。
他表示,為更好地發揮找礦主力軍的作用,河南省地礦局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正在省內、國內、國外3個戰場全面鋪開。隨著找礦難度、深度、工作區域的不斷增加,河南省地礦局將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智力引進與設備引進相結合,自主創新和消化提升相統一,更好地利用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攻深部,攻盲區,上新區,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實現找好礦、找大礦。
江西省地礦局局長彭澤洲也是幾度參加座談會了。這次會議上,該局912隊、916隊作為2013年“經典地質隊”在大會推出,916隊隊長劉顯沐還被大會安排為訪談嘉賓在大會交流先進經驗。彭澤洲告訴記者,每次來參加這個會都“不虛此行“,有許多新的收穫。江西省地礦局正在全局深入開展“中國夢·江西地礦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活動的開展,通過“中國夢·江西地礦夢”的學習宣傳教育,進一步統一全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轉變作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腳踏實地、時不我待的精神,推動全局各項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現有宏觀影響的找礦重大突破,實現“再造一個礦産資源江西“的奮鬥目標。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副局長王曉敏是首次參會,談及參會的感覺,他對記者説,通過與百強地質隊的橫向比較,既讓我們認識到在找礦成果、經營規模上存在的差距,又讓我們看到了地勘單位的巨大發展空間,堅定了加快發展的信心。王曉敏還就更好地發揮年度找礦大會的作用提了幾點建議,比如,進一步突出主題,“讓與會人員聽到最感興趣的信息”。每年初即可根據地質找礦和地勘隊伍改革發展中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明確大會討論和交流的重點,並提前向相關單位公佈,給與會人員留下充足的時間去總結、分析和思考;加強互動,“讓與會人員説出最真實的想法”;關注效果,“讓與會人員獲得最有效的政策支持”。與會人員反映的實際困難、普遍問題和形成的一致意見和共同呼聲,應形成提案、倡議、建議、宣言、綱領等正式書面文件,並報送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擴大年度找礦大會對政府高層決策者的影響,營造支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支持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其實,這個座談會的幾個“傳統的節目”也很精彩。比如,會議以訪談的形式,推出了6家地質隊在找礦突破方面的典型經驗,著重介紹了他們運用新理論、新技術與新方法以及技術與資本對接的具體做法,極具操作性;部分企業演示了探礦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裝備;大會還舉行了技術與資本對接洽談,浙江省地質勘查局、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上海海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26家對接單位參加了洽談會,圍繞資源、資産、資本三位一體理念,深度對接,攜手並肩,達成了不少的合作協議和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