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貴陽市召開全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現場會,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全面總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經驗,深入分析當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這對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交流經驗、推動工作轉型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自200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有6個年頭。幾年來,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經過各級綜改、財政、農業等部門同志的辛勤努力,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不僅經濟意義明顯,而且政治影響深遠。
一是開闢了億萬農民參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有效途徑,形成了調動農民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基礎上發揮財政獎補資金激勵引導作用,有效激活了農民籌資籌勞制度,開闢了農民參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有效渠道,調動了農民投身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據農業部統計,2008-2012年,全國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村佔總村數的比例,由14%提高到37.3%;籌資總額由49.6億元增加到98.6億元;籌勞總數由5.2億個增加到14.4億個。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民主議事程序和先議後籌、先籌後補的民辦公助方式,廣大農民受到了集體主義和現代文明教育,傳統等、靠、要思想發生明顯改變。很多地方農民在議事、辦事、監事、管事過程中“人心齊泰山移”,依靠勤勞雙手和奉獻精神辦成了一家一戶辦不了或辦不好的事,並且對建成的公益事業敝帚自珍、愛惜有加。
二是提供了公共財政直接投入到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載體,實現了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重大轉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第一次直接將著眼點放在村級公益事業上, 彌補了公共財政對村級基礎設施的投入空白,健全了國家強農惠農政策體系。通過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逐步構建了“農民籌資籌勞、政府財政獎補、部門投入整合、集體經濟補充、社會捐贈贊助”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形成了村級公益事業多元化投入格局,為破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難題發揮了積極作用。2008-2012年,全國各級財政累計投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1697.8億元,帶動農民和社會投入4165.3億元。
三是改善了農村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創造了農民發展致富的良好條件和機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著力開展村內道路、小型水利、垃圾處理、環境治理、文體場所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較好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農民生産生活條件。2008-2012年,共建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35.9萬個,其中道路項目66.24萬個,佔48.74%;小型水利項目33.98萬個,佔25%;垃圾處理項目6.25萬個,佔4.6%;環境治理項目10.46萬個,佔7.7%。道路、水利等生産生活設施的改善,為農民創造了發展致富的良好條件和機會,方便了一方群眾,搞活了一片經濟,富裕了一地百姓。浙江桐廬、貴州烏當等地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與發展特色經濟相結合,當地農民抓住財政獎補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回鄉發展鄉村旅遊和高效農業,就地就業創業,帶動了農民收入大幅提高。
四是搭建了基層政府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為促進基層民主、增強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良好平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讓基層幹部找到了新形勢下聯絡群眾的抓手和服務“三農”的橋梁紐帶,基層幹部在組織動員農民議事中了解群眾,在項目實施中聯絡群眾,在為農民辦實事中服務群眾,在為農民解難事中贏得群眾,起到了辦民事、凝民心、聚民力、促民主的作用。很多地方鄉村幹部和黨員群眾無私奉獻、積極作為,用實際行動樹立了威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進一步增強。
在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中,各地注重把民生與民主、國家力量與農民力量、自下而上決策與自上而下補助有機結合起來,調動了各方參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掀起了多年少有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高潮,贏得了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其經驗做法值得認真總結。
一是堅持以民主議事為前提,使農民群眾成為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主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打破政府主導項目建設和自上而下決策的傳統模式,實行“村內事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將項目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和評判權,通過民主議事、公開公示等形式直接交給農民,村級公益事業項目建不建、先建什麼、後建什麼以及何時建、怎麼建等問題全部由村民説了算,構建了農村公共服務自下而上的民主決策機制。同時,項目資金籌集使用、工程質量、項目驗收等由農民實行全過程監管,農民群眾真正成為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主人。
二是堅持以農民共同需求為導向,重點解決農民最急需、最直接的民生難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不預設支持重點和方向,而是在農民民主議事、集體協商的基礎上,以多數群眾的共同需求為導向,按照輕重緩急原則,優先解決村內道路、小型水利、垃圾處理等農民最緊迫、最現實、最急需的公益事業,逐步破解農村基本民生難題。
三是堅持以縣為主,充分發揮縣鄉政府熟悉基層、了解基層的優勢。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實施過程中,按照信息對稱性原則,注重發揮縣鄉政府熟悉基層、了解基層的優勢,推行以縣為主的工作機制,減少審批環節和對基層工作的干預,賦予縣級政府資金使用、項目審批、組織實施等權限,充分調動了基層政府參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是堅持規範管理,提高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科學化規範化水平。2012年是工作小組確定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範管理年”。一年來,針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點多面廣、環節多戰線長等問題,各地及時查漏補缺,建章立制,完善政策措施,規範運行程序,健全風險防控機制,規劃編制、財政投入、項目管理、農民負擔監管等逐步邁上正軌。
成績令人振奮鼓舞。但從2012年專員辦對幾個省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的重點監督檢查和今年工作小組辦公室對7個省份實地績效考評情況看,當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財政獎補資金供需矛盾更加凸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點燃了村級公益事業的建設激情,基層幹部群眾熱情高漲,但財政獎補資金總體有限,與農民改善生産生活條件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二是獎補資金項目缺乏科學規劃。一些地方缺乏規劃指導,項目庫建設滯後,年度項目安排隨意性較大,項目散、亂、小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已建成項目缺乏有效的管護。村級集體經濟普遍比較困難,公益項目運行維護缺乏穩定的資金保障,少數地方重建設輕管護、有錢建無錢管、有人用無人管的現象比較突出,影響項目使用壽命。此外,在專員辦重點監督檢查中,發現個別地方還存在變相加重農民負擔或違規增加村級債務等現象。對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為契機,深刻把握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十八大報告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內容全面,內涵豐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潛力和希望也在農村。我們要深入系統地學習領會十八大報告精神,準確把握報告中關於“三農”工作的新論斷、新觀念、新要求,扎紮實實地將十八大精神和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當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一是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納入農業現代化重要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四化”同步發展。從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看,“四化”同步中最難的就是農業現代化。一方面,人口總量將繼續增長,城鎮化率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將不斷提高,全社會對農産品需求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資源短缺、青壯年勞動力減少等問題突出,農業穩定發展的難度越來越大。如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確保立足國內解決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這需要我們按照中央1號文件有關要求,自覺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納入農業現代化戰略部署,加大對農業農村發展支持力度,通過開展小型農田水利、道路、橋涵、環境整治等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農業生産條件落後、公共服務不足等問題,不斷強化現代農業基礎保障和條件支撐,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營造良好的綜合配套建設環境,為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和獲得平等發展機會創造良好條件。
二是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作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未來農村將有一部分人進入城市,並逐步變為市民,但同時也要看到,即使今後城鎮化水平大幅提高了,仍將有數億人生活在農村,需要通過加強新農村建設,不斷改善生産生活條件,讓他們同步過上現代文明生活。這就是中央一再強調統籌城鄉發展,一手抓城鎮化一手抓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考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為公共財政直接投入村級公益事業提供了有效載體和契機,促進了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事業向農村延伸、公共財政向農村覆蓋,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要通過持續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促進城鄉信息、資金、資源交流,加快城鄉生活、環境、文化等方面的融合,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三是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打造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總抓手。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是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重要途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必須緊跟形勢發展的需要,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今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主攻方向,加大對有産業支撐、適宜人口集聚的傳統村落和新型農村社區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村人居環境、轉變農民生活方式、優化農村社會管理等,加快建設“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農民幸福美好家園,為農村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三、加快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轉型升級
適應城鄉發展一體化新形勢和廣大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自覺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注重發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自下而上民主決策、農村民生需求導向和以縣為主統籌使用的制度優勢,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領撬動作用,加快政策轉型升級,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持久有效助力,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一)加大財政投入,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目前,各級黨委政府基本完成換屆,農村綜合改革的主管領導也已調整到位,大家要積極主動彙報,爭取領導重視和支持,確保領導不削弱、幹勁不鬆懈、投入有增加、工作上臺階。
要按照黨的十八大關於“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的要求,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健全財政獎補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提高兩個比重,調動兩個積極性。一是提高政府財政獎補資金佔整個公益事業建設資金的比重,既減輕農民籌資籌勞壓力,調動農民參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又防止因獎補資金不足形成“半拉子”工程。二是提高中央和省級財政獎補資金佔整個財政獎補資金的比重,降低縣鄉財政配套投入比例,既防止出現虛假配套,調動縣鄉政府組織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又防止向農民轉嫁負擔或形成新的村級債務。在中央財政投入逐年增長的情況下,地方財政特別是省級財政要努力增加一事一議獎補支出,切實減輕基層財政配套壓力。要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引導農民、村集體和社會各方面資金共同投入村級公益事業,為農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和平等發展機會。要適應公共資源加速向農村傾斜、延伸的新形勢,注重發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平臺作用,主動做好與其他強農惠農政策的銜接配套,切實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推進進村建設性資金的統籌使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合力和效率。要重視預算執行工作,2013年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基數部分218億元,已于去年10月底全部提前下達,各省份要督促項目早開工、早驗收,督促資金早下達、早兌付,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二)加強規劃編制,引導聚焦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一項歷史性任務,破解農村公益事業建設難題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需要從長計議,科學謀劃。要按照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總體要求和規劃先行、循序漸進、重點突破的原則,統籌處理好當前與長遠、需求與可能、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切實做好三個結合:一是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充分考慮城鎮化帶來的農村人口佈局及村莊規模、功能的變化,適當增加新型農村社區文體設施和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投入,發揮規模效應,引導人口集中集聚。二是與改善農村基本民生相結合,在農民議事的基礎上,建立財政獎補滾動項目庫,有計劃、有步驟、均衡有序地解決農村基本民生難題,改善生産生活條件,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三是與發展農村新型産業形態相結合,著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打通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最後一公里”,推動現代農業和農家樂、鄉村旅遊、生態觀光等服務業發展,促進農村産業形態調整升級。
(三)加快轉型升級,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主攻方向。近年來,浙江、貴州等省結合實際,紮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積累了豐富經驗。這次現場會就近安排了三個示範村寨項目,大家下午可以實地走走看看,相信會有收穫。經工作小組同意,指導推動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將作為辦公室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內容,這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向美麗鄉村建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今年起,工作小組將選擇自然條件較好、領導重視、工作基礎紮實的少數省以省為單位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整合各類財政性建設資金,集中開展鄉村基礎設施、傳統村落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同時,其他省可選擇2-3個縣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通過典型帶路,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政策,形成政策和資金的集聚效應,逐步建成一批基礎設施便利、産業特色明顯、生態環境優美、社會安定和諧、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各地要遵循民主決策、規劃先行、統籌兼顧、民生為本等原則,以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以“科學規劃佈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為目標,立足本地發展水平和村莊實際,加強調研,提前謀劃,完善體系設計,做好前期準備。
(四)加強規範管理,不斷調整完善相關政策。貫穿農村綜合改革的一條主線,就是鞏固少取成果,維護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這是我們推進各項改革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級綜改、財政部門要嚴守不加重農民負擔的底線,堅持以農民民主議事為前提,以農村民生需求為導向,規範民主議事程序,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分配不與農民籌資籌勞挂鉤,堅決防止擅自提高農民籌資籌勞標準,或以自願捐款、自願以資代勞等名義變相加重農民負擔。要按照2013年中央1號文件關於“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覆蓋力度,逐步建立投入保障和運行管護機制”的要求,抓緊研究制定加強財政獎補項目後續管護的指導性文件,積極探索管理、運營新機制,確保已建成設施持久發揮作用。
同志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讓我們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目標,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共同打造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升級版,共同開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未來!
(此文係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5月31日在全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