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農業部:夏糧産量再創新高 成績不易 意義尤為重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14日 15時18分   來源:農業部網站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夏糧2638億斤,比2012年增産39億斤,實現全年糧食生産“開門紅”。在高起點、高基數之上,夏糧增産是如何實現的?增産的支撐是什麼?夏糧豐收有什麼意義?全年糧食生産能否實現“十連豐”?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作了一一解答。

    一、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告今年夏糧增産39億斤,請介紹一下今年夏糧生産的特點。

    全國夏糧總産量達到2638億斤,比2012年增加39億斤,增長1.5%,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十連豐”。其中,冬小麥産量2313億斤,比上年增加29.6億斤,增長1.3%,實現第十年增産。

    今年夏糧生産呈現四個特點:一是面積基本穩定。今年夏糧面積4.14億畝,比2012年增加1.5萬畝,基本持平。其中,冬小麥麵積3.37億畝,減少67.5萬畝;馬鈴薯等雜糧雜豆面積擴大69萬畝。二是單産創歷史新高。今年夏糧畝産達到318.7公斤,比2012年增加4.7公斤。其中冬小麥單産達343.6公斤,比上年增加5.1公斤。三是黃淮海地區增産貢獻大。11個夏糧主産區中,冀魯豫蘇皖、湖北及新疆累計增産65.5億斤,有效彌補了西南西北夏糧因旱減産的損失,為夏糧增産做出突出貢獻。四是馬鈴薯等雜糧發展迅速。今年雜糧增産達到9.4億斤,佔夏糧增産量的1/4。特別是南方馬鈴薯發展迅速,今年西南地區及廣西充分發揮光熱優勢,利用冬閒田擴大馬鈴薯85.5萬畝,增加産量近6.8億斤。

    二、今年夏糧在在産量基數高、生産成本高、災害威脅大等不利條件下再創新高,來之不易,請分析一下夏糧增産的支撐是什麼?

    今年支撐夏糧增産的因素,簡單講,主要是政策持續發力、科技服務到位、防災應對有效、氣候總體有利。

    政策持續發力。促進糧食生産,政策是關鍵。黨中央、國務院對今年的夏糧生産高度重視,扶持政策力度不斷加大,突出表現為“三個最”。去年秋冬播前,中央財政提前撥付農業“四補貼”及高産創建資金1701億元,比上年增加58億元,支持農民購買化肥、種子等生産資料,是歷年撥付金額最大的一年。再次提高和及早公佈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漲幅0.1元,是近年來來提價幅度最大的一次。今年中央財政還專項安排17億元小麥“一噴三防”補助資金,對冬小麥實行全覆蓋。同時,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由4億元增加到8億元,其中安排1.5億元專門用於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是近年小麥穩産增産技術補貼力度最大的一年。這些政策釋放了強烈信號,有效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

    科技服務到位。今年夏糧面積基本穩定,增産主要靠單産提高,科技成為夏糧單産提高的基礎支撐。近年來,在應對罕見乾旱、低溫等災害,促進夏糧生産發展的實踐中,農業部門大力推廣深松整地、播後鎮壓、澆冬水和“一噴三防”等技術模式,不斷發展“細化分類,精細管理,科學指導”的工作方法,深入推進高産創建和增産模式攻關,率先落實關鍵技術,促進平衡增産。今年,在關鍵農時季節,農業部發佈8個技術指導意見,派出20多個工作督導組和技術指導組,深入生産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深松整地、播後鎮壓、澆越冬水、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防災增産關鍵技術覆蓋率明顯擴大。全國小麥高産創建萬畝示範片2349個,示範片平均畝産528公斤,比所在縣市小麥平均單産高20%以上。

    防災應對有效。夏糧穩産的關鍵在於科學的防災減災。從2009年北方麥區大範圍、長時間的嚴重旱情,2010年小麥主産區低溫、西南地區百年不遇的特大乾旱,2011年小麥主産區嚴重旱情……近幾年的夏糧生産多伴隨著重大災情。在與災害抗爭的過程中,我們摸索總結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抗災減災路子,“防在災害前面,救在第一時間,抗在關鍵時點”的工作理念不斷發展。今年年初即未雨綢繆,及時完善防災減災預案。面對西南西北冬春連旱、冬麥區春季倒春寒等災害,及時制定技術指導意見,派出救災工作組和專家指導組,深入災區落實科學減災措施,有效減輕了災害影響,促進苗情轉化升級。特別是針對病蟲發生趨勢,關口前移,及早落實防控措施,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大力開展統防統治。由於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影響小麥生長的主要病蟲害今年普遍偏輕,赤霉病累計發生面積比上年減少85.2%,條銹病減少51.7%,蚜蟲減少22.3%,實現了“蟲口奪糧”。

    氣候總體有利。今年主産區特別是黃淮海地區氣象條件總體有利,播期土壤墑情較好,小麥苗齊苗全;入冬後氣溫下降平緩,小麥抗寒鍛鍊充分,壯苗越冬;開春後氣溫回昇平緩,小麥分蘗充分,分蘗數與往年比有不同程度增加;5月以來氣溫回升較快,有利於小麥幹物質積累,促進了夏糧增産,彌補了西南、西北因旱減産的損失。4月及凍害及5月底強降雨引起江蘇西北部、安徽東北部、河南東部和南部部分地區,以及山東西南部地區小麥因災損失,但影響範圍和程度有限,沒有改變全國夏糧增産的趨勢。

    三、今年夏糧産量再創新高,意義何在?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夏糧實現增産,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夏糧豐收的意義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錯綜複雜,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糧食生産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第一保障,是基礎之基。越是困難的情況下,越需要穩定糧食生産。今年夏糧再奪豐收,為“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添上了亮麗的一筆。另一方面,為再奪全年糧食豐收提振了信心。糧食連年增産後,容易出現鬆懈思想和畏難情緒。夏糧再獲豐收,充分證明我們抓糧食生産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正確的,我們採取防災減災穩産增産的技術是有效的,這讓我們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的信心更強,勁頭更足。

    四、當前早稻和秋糧生産形勢如何,全年糧食生産能否實現“十連豐”?

    夏糧豐收為全年糧食生産奠定較好基礎,但糧食生産大頭在秋糧。

    從目前情況看,早稻已陸續開鐮收穫,面積增加,湖南、江西等主産區增産趨勢明顯,全國早稻有望再獲豐收。秋糧生産形勢不錯,由於政策信號強,農民積極性高,秋糧面積增加800多萬畝。東北地區克服罕見低溫春澇影響,雖然始播期推遲,但結束期並不晚,加之播後墑情好、積溫足,作物出苗快苗齊苗全,出苗率是近年最好的一年,目前大部分作物長勢好于去年。南方水稻主産區中稻長勢正常;黃淮海夏玉米主産區玉米麵積增加,長勢普遍較好。可以説,實現全年糧食“十連豐”有較好基礎。

    目前正值主汛期,是災害多發頻發期,也是秋糧生産的關鍵時期。秋糧生産還要經歷乾旱高溫、颱風洪澇、低溫凍害以及病蟲害的考驗,奪取秋糧豐收任務依然艱巨,關鍵是抓好防災減災。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毫不鬆懈,一環扣一環,抓緊抓實,把晚稻和晚秋作物種足種滿種好,加強在田作物田間管理,科學防災減災,強化病蟲防控,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全力打好秋糧生産這場硬仗,確保全年糧食“十連豐”,為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鏈結
· 2013年全國夏糧總産量達13189萬噸 增産196萬噸
· 農業部:全國夏糧再獲豐收 種植業發展勢頭良好
· 2013年全國夏糧總産量達到13189萬噸
· 2013年全國夏糧增産196萬噸
· 浙江瑞安搶收夏糧備戰“蘇力”
· 2013年全國夏糧增産196萬噸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