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國土資源系統全力排查防範定西震區次生地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24日 10時57分   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7月22日~23日,國土資源部、甘肅省國土資源廳迅速組織部署定西地震災區次生地災排查工作。 截至23日晚,甘肅省國土資源系統共派出14個排查組70多名技術人員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連夜對震區進行現場勘查,分片對岷縣梅川鎮、蒲麻鎮、中寨鎮等18個受災鄉鎮展開排查,已排查出地震引發的地災隱患點54處。

    7月23日晚9時,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召開視頻會議,對全省特別是定西地震災區的次生地災排查進行緊急部署。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出席視頻會議,並對地災應急排查提出六點要求:一是突出重點,主要針對居民集中聚集區、學校、醫院、交通要道進行排查,重點地區的四週要嚴格排查;二是及時總結規律,注意地震對地層結構造成的破壞,對不穩定斜坡的潛在危害要嚴格排查;三是對排查出的隱患點要及時製作“一圖、一表、一報告”;四是及時將次生地災隱患點及時上報省指揮部,提出措施建議,注重臨時處置,每一個隱患點的監測預警要落實責任,國土資源部門要編制應急預案,國土資源部門在預警監測的交叉時間內要擔當監測責任;五是由於本次排查時間緊、任務重,未來兩天內可能又有大的降雨出現,因此要統一調動專業設備、加強防範,進一步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排查人員要注意自身安全;六是要堅持群測群防,打好這場攻堅戰。

    據國土資源部消息,岷縣、漳縣交界地震發生後,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第一時間與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總參、衛星數據公司聯絡,安排了資源一號02C、資源三號、尖兵一號、雷達數據、Worldview、Quickbird等衛星編程接收震後各類遙感數據,對震區的地質構造、地層資料進行快速分析,並迅速編制了地震災區的震前遙感影像圖、震區地質背景圖,分別獲取了震後2.5米分辨率和5.5米分辨率衛星遙感數據,共獲取震後遙感數據有效覆蓋面積1600平方公里。

    截至7月23日下午15時,航遙中心完成了全部影像處理與地災遙感解譯工作,形成了次生地災遙感解譯簡報,編制了“甘肅岷縣漳縣震後遙感解譯影像圖”,並對災前、災後遙感影像圖以及地質背景圖進行了噴繪與出圖。按照部應急辦指示,航遙中心已將有關數據資料送至國家發改委用於指導抗震救災工作。航遙中心表示,將繼續安排更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數據接收,並持續關注受災重點區和抗震救災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資料和技術支撐。

    另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迅速組織科研人員對發震地質背景進行了分析。分析認為,本次地震發生於臨潭—宕昌斷裂的上盤,該斷裂總體走向為NWW方向的走滑兼逆衝性質的活動斷裂。地震震源機制解表明,本次地震是該斷裂帶的一次左旋逆衝活動。力學所將繼續對監測數據進行跟蹤分析,並派專家赴震區對發震斷裂進行地表調查。

    針對近日震區可能出現強降雨天氣,甘肅省國土資源廳提出四條預防措施:一是對少數滑坡採取工程治理措施,對受滑坡威脅較大的村民進行臨時轉移安置,並從長遠著眼採取搬遷避讓措施;二是對道路兩側出現嚴重崩塌或滑坡的區域,建議交通部門嚴格限制通行車輛數量,同時建議公路部門加強公路沿線地災防治,對臨時搶險道路危險路段採取削坡減災應急措施,設置警示標識,提醒通行車輛和行人注意;三是落實防災責任,加強群測群防;四是對威脅公路、居民點的次生地災隱患點,採取措施進行應急治理。

 
 
 相關鏈結
· 國土資源部舉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會議
· 國土資源部:我國上半年違法用地同比下降近3成
· 國土資源部:“中國最美地質公園”評選進行時
· 國土資源部:走進湖北省鄂州市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
· 國土資源部專家初步認定都江堰市山體滑坡成因
· 國土資源部:土地礦産衛片執法檢查整體延後1個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