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生態立省”戰略的部署,青海省堅持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由點到面、層層推進、滾動發展,並與區域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水源地保護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了綜合治理效果,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加劇的態勢,為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省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和過渡帶,地形破碎,溝壑縱橫,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和乾旱缺水的省情特點,加之不合理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得原本就植被稀疏、自然條件嚴酷的廣大山區土壤侵蝕劇烈,水土流失嚴重,嚴重制約著人民生産生活水平的提高。據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全省輕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達32.45萬平方公里,佔境內國土總面積的45%。面對水土流失嚴峻的現狀,青海省加快了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代表的水土資源的保護和治理步伐。
堅持實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是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多年以來積累的成功經驗。如今互助西山溝、大通胡基溝、湟中毛爾茨溝等乾旱山區小流域治理,呈現出“山頂戴帽子、山腰圍帶子、溝底穿靴子”的立體生態模式格局;民和川口鎮南山、同仁南當山、塔爾寺周邊小流域治理,構築出喬權草結合、溝坡梁兼治、山水路並重的城鎮周邊新環境。據悉,截止2012年底,全省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794.07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241.70萬畝、營造水土保持林260.12萬畝、種草345.97萬畝,生態修復1.47萬平方公里,綜合治理小流域329條,建設淤地壩665座,建設各類水土保持工程近8萬餘項,建成集雨利用水窖14.48萬眼。
小流域治理在恢復生態環境的同時,在解決群眾飲水困難、交通出行、防洪減災、改善灌溉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提高了項目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發揮了顯著的生態、經濟、社會三重效益,已成為青海省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的一大亮點。據對大通、湟源等縣大示範區建設的監測分析表明:項目區內的土地利用率由50%以下提高到了70%以上,水平梯田由治理前佔耕地面積的25%增加到了50%以上,林草覆蓋率由10%增加到了30%以上,60%以上的人畜飲水困難得以解決。(作者:馬生錄羅連軍)
抓好抓實小流域綜合治理
青海省作為“中華水塔”,是全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由於受特殊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影響,青海省水土流失量大面廣、類型複雜、治理難度高,水土流失面積約佔全省國土面積的一半,成為制約青海省推進“三區戰略”實現“兩新目標”不容忽視的因素。
多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多種措施並舉,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經過全省上下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以小流域治理為代表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實施“生態立省”戰略以來,全省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不僅改善了農牧業生産條件和群眾生活,還促進了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對當地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實踐表明,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治理,不僅符合水土流失的規律,而且符合農牧區生産力發展要求。
全省各地要堅持以省委省政府確立的“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的戰略部署為統領,進一步轉變工作思路,完善防治措施,堅定不移地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從注重保水保土轉變到與種植結構調整、産業開發相結合,形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源和水環境保護、農業集約化生産、人居環境改善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一定要深刻認識當前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制定措施,將小流域綜合治理這項促發展、惠民生、保生態工作抓好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