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生態立省”戰略的部署,青海堅持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由點到面、層層推進、滾動發展,並與區域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水源地保護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了綜合治理效果,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加劇的態勢,為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和過渡帶,地形破碎,溝壑縱橫,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和乾旱缺水的省情特點,加之不合理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得原本就植被稀疏、自然條件嚴酷的廣大山區土壤侵蝕劇烈,水土流失嚴重,嚴重制約著人民生産生活水平的提高。據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全省輕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達32.45萬平方公里,佔境內國土總面積的45%。面對水土流失嚴峻的現狀,青海加快了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代表的水土資源的保護和治理步伐。
堅持實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是青海水土保持工作多年以來積累的成功經驗。如今互助西山溝、大通胡基溝、湟中毛爾茨溝等乾旱山區小流域治理,呈現出“山頂戴帽子、山腰圍帶子、溝底穿靴子”的立體生態模式格局;民和川口鎮南山、同仁南當山、塔爾寺周邊小流域治理,構築出喬權草結合、溝坡梁兼治、山水路並重的城鎮周邊新環境。據悉,截止2012年底,全省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794.07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241.70萬畝、營造水土保持林260.12萬畝、種草345.97萬畝,生態修復1.47萬平方公里,綜合治理小流域329條,建設淤地壩665座,建設各類水土保持工程近8萬餘項,建成集雨利用水窖14.48萬眼。
小流域治理在恢復生態環境的同時,在解決群眾飲水困難、交通出行、防洪減災、改善灌溉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提高了項目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發揮了顯著的生態、經濟、社會三重效益,已成為青海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的一大亮點。據對大通、湟源等縣大示範區建設的監測分析表明:項目區內的土地利用率由50%以下提高到了70%以上,水平梯田由治理前佔耕地面積的25%增加到了50%以上,林草覆蓋率由10%增加到了30%以上,60%以上的人畜飲水困難得以解決。(馬生錄 羅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