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藝節’籌備工作實際上從廣東交旗給山東之後就已經開始,到目前為止,各項籌備工作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狀態,基本上可以説是萬事俱備。”9月12日,在“十藝節”開幕倒計時30天之際,文化部部長蔡武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十藝節”整個籌備工作中“有很多的創新,也有很多亮點”。
節儉辦會:形式“瘦身”內容精彩
“籌備工作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本著文化惠民、節儉辦文化的理念,摒棄所謂的大排場、大氣魄。”蔡武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創新。
按照原來方案,“十藝節”開幕式策劃設計一台大型綜合文藝演出,演員規模超過1000人,僅明星出場費、演出製作費等就達5881萬元。如今,取消大型綜合文藝演出,代之以一個簡短儀式,另選擇一台山東衝擊“十藝節”獎項的優秀重點劇目作為開幕演出。整個劇場環境佈置總投資不足100萬元,節省開支5000多萬元。
“開幕式取消過去慣用的體育館、體育場大型晚會,而擬用山東省新創的一台有現代意義的地方戲《百姓書記》作為開幕演出,既節儉又莊重,還富有時代精神。”蔡武告訴記者,“這樣的開幕式簡約而不簡單,節儉而不失精彩。”
“十藝節”雖然形式“瘦身”,內容卻很精彩。蔡武説,“十藝節”薈萃全國專業舞臺藝術優秀劇目90台,其中包括87台參評劇目、3台參演劇目。“這些劇目絕大部分是原創的,還有很多現代題材,它們高揚主旋律,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既繼承了優秀文化傳統,又能夠緊隨時代的步伐。”蔡武指出,作為藝術的盛會,“十藝節”要充分展示在黨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文化戰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所取得的優秀成果。
談到“十藝節”將要展出的藝術成果,蔡武指出,不僅僅是舞臺藝術,近幾年我國的美術事業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十藝節’舉辦的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將有500多幅作品參展,這些美術作品弘揚當今主流價值觀,在全國人民中間吹響時代號角,振奮人們精神,凝聚大家力量。”
“另外,在‘十藝節’期間,我們還要舉行大型的演藝交易博覽會,這次很多參加展演的院團脫掉事業單位的身份,作為合格的市場主體參與演藝市場的競爭。”蔡武表示,“這是新面貌,也是文化體制改革成果的展示,所以,‘十藝節’形式雖然節儉,但內容實際上很豐富。”
聚焦全程:看結果更重過程
“不能只把目光聚集到最後的結果,應該把‘十藝節’籌備過程本身看做是推動藝術繁榮發展的過程。”蔡武指出,鋻於此,文化部與山東省政府商議,要把“十藝節”的籌辦變成文化惠民、共建共享的過程。
蔡武表示,把7項全國性藝術展演大賽、8個國際著名劇目邀請巡迴展演、“十藝節”群星獎節目復賽決賽等放到全省17個地市舉辦,是山東省籌辦“十藝節”別出心裁的安排。
山東省創新“十藝節”辦節模式,將主會場定在濟南,把各種專項展演和比賽活動分散到17個地市舉辦,形成了舉省辦“十藝節”的模式。“全省辦節、全民參與,每個地市都承擔一定的展演展覽任務,既能推動各地市文化發展,解決‘十藝節’投資過於集中的問題,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節後場館閒置浪費,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十藝節’的多元帶動效應。”談到這種全省共辦共享的模式,蔡武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十藝節’的影響力大大增強,同時也帶動了山東省各個地市的文化建設。”
據了解,“十藝節”籌辦期間,山東省及各地市高度重視場館設施的建設改造,重點場館資金總投入達98.31億元,其中承擔“十藝節”演出任務的場館有53個,直接承擔文華獎比賽場館的有28個,1200座以上的大型場館有17個。值得注意的是,相當一部分場館建設在市、縣級,這對於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發展文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文化需求。”蔡武認為,舉辦全國藝術節也是要為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服務,政府重視籌辦過程,老百姓就能多得實惠。“只有讓更多群眾理解、參與到藝術節中來,共享藝術節成果,才能切實實踐‘文化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辦節宗旨。”
文化惠民:多問群眾喜不喜歡
蔡武在採訪中表示,“藝術發展和文化建設的最終標準就是要看人民喜歡不喜歡,人民滿意不滿意。”他認為,“十藝節”要體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真正發揮人民群眾在藝術創作中的主體作用,並讓人民真正成為藝術的評判者,讓人民真正成為藝術成果的享受者。
“‘十藝節’整個展演和比賽活動分佈在山東省的17個地市,所有的演出都實現了公益性和低票價,使普通群眾能夠有機會欣賞我們國家最高水平的藝術成果。”蔡武説,“另外,我們還專門為弱勢群體、農民工、殘疾人準備了完全公益性的專場演出。”
據蔡武介紹,為真正實現文化成果為人民所享,參加“十藝節”展演的各個團體,除了要參加正式劇目展演競賽和演出外,還要深入社區、街道等基層做惠民的演出,“他們與群眾中間的文藝愛好者進行互動,播撒文化藝術的‘種子’,讓文化和藝術在農村在基層紮根、發芽、成長。”
6月24日,“十藝節”群星獎4個門類的復賽全部結束,即意味著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進企業、進廣場“六進”活動的開始,以往只在劇場裏演出的節目,這次可以免費送到群眾家門口。“六進”活動開創了中國藝術節群眾文化交流和惠民展演相結合的先河,是中國藝術節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舉措。
“這次全國藝術節,我們把群星獎納入展演框架內,並將群星獎各項決賽場館直接融入到人民群眾中間。現在,各專項初賽已經完成,‘十藝節’期間要舉行決賽,群眾自己創作、自己演出,演群眾自己。”蔡武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樂民。”
蔡武説,不僅僅“十藝節”,整個文化系統的工作都要嚴格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好文化藝術在教育人民、引領社會、推動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功能,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