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感謝您接受採訪。我們知道,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科院考察工作併發表了重要講話,當時習總書記對科技界和中科院提出了哪些要求?
白春禮: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黨的十八大後首次到科教機構進行考察並系統發表對科技工作的重要意見,充分體現了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對科技教育事業和中科院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習總書記在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立足全球視野,著眼未來發展,對指導我國和我院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習總書記的講話,從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出發,深刻揭示了科學技術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習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科技實力的競爭;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富且落後一樣要挨打。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習總書記還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需求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在水平、體制、佈局和人才方面存在的“四個不適應”,並指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對中科院成立60多年來的創新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強調中科院是一支黨、國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並對中科院未來發展提出了“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的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這對我院廣大科研人員和幹部職工來説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和鞭策,進一步增強了大家銳意進取、不斷創新、支撐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家都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記者:剛才您説習總書記針對中科院未來發展提出了“四個率先”,您是怎樣理解的?中科院在未來的發展中又將如何貫徹落實這樣的要求與期望呢?
白春禮:我認為,“四個率先”是和中科院的歷史地位和戰略定位相匹配的標準和要求,也是對中科院更好地發揮國家科研機構應有作用的期待與信任,其核心就是重大産出。“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就是要産出有影響的重大科研成果,“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就是要培養出能擔當重大創新任務的傑出人才,“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就是要在重大決策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就是要打造一批卓越的科技創新平臺。
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四個率先”的要求和期待,我院必須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突出重點,致力重大科技創新突破。習總書記強調,真正的核心科技是買不來的,正所謂“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只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要瞄準帶動技術革命、促進産業振興的前沿科學問題,瞄准保障改善民生、破解資源環境制約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瞄準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問題,形成“上天入地下海”“宏觀微觀貫通”“頂天立地結合”的重點佈局,確定一批戰略重點。“上天入地下海”指的是:發揮中科院綜合優勢,提高我國的空間科技開發能力、對地觀測和綜合信息應用能力、海洋探測和應用研究能力、戰略性資源深部勘察與開發能力;發揮在聲學、自動控制方面的優勢,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對我國在深潛器等深海探測裝備及其關鍵技術方面的禁運或封鎖。“宏觀微觀貫通”指的是:為應對國家信息安全的嚴峻挑戰,建立最安全的通信技術體系,建立高速率的實用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我們要突破宏觀宇宙演化、微觀物質結構等重大基本科學問題,力爭在信息技術革命中佔據國際制高點。“頂天立地結合”指的是:在著力開展前沿探索,搶佔未來制高點的同時,還要圍繞新興産業、民生健康和環境保護,開展科技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
二是要以人為本,堅持培養引進相結合、出成果出人才並重、科研與教育並舉,建設創新型人才培養高地。任務完成和人才産出,是學科建設成果得以體現的根本途徑;有任務支撐和人才保障,學科建設才能得以持續發展。我們要將學科建設與科研任務完成、人才培養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任務帶學科,通過承接和完成重大科研任務,提升學科水平和競爭力。這也是中科院較之一般大學的顯著優勢和特色。
三是要支撐決策,建設國家高端科學思想庫。長期以來,我院發揮院士專家富集的優勢,取得了一批戰略諮詢成果。例如,承擔十八大重點課題“科技進步和創新”調研任務,提出我國面向2020年科技發展戰略選擇的建議;又如,和中國工程院共同提出實施“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材料科學”科技重大專項的諮詢建議,受到中央高度重視和採納。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發揮院士和專家隊伍多學科綜合優勢,持續開展戰略研究和決策諮詢。形成一批重要的戰略研究報告和諮詢建議,為國家重大科技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四是要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研究平臺。我們要開放合作,大力加強與地方、行業、部門、企業、大學和其他研究機構的協同創新;同時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增強科技自信,代表中國科技率先“走出去”,在更高水平、更大範圍、更廣深度上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我們要按照習總書記要求,發揮集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于一體的優勢,積極推進科教融合,加強“三位一體”的中國科學院建設,建設一批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卓越中心”。
我們要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落實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建黨一百週年時,實現科學技術的跨越發展。在戰略必爭領域基本上扭轉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在孕育新科技革命的若干新興交叉前沿方向上成為“領跑者”,在主流學科領域進入國際第一方陣,支撐當前發展、引領未來發展。
記者: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深化改革,解決影響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我們了解到,前段時間中科院啟動實施了機關科研管理改革。能否請您談談本次改革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白春禮: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需求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國科技發展存在的四個“不相適應”的問題,即科技發展水平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現行科技體制與我國科技快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科技領域佈局與發展大勢不相適應、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與人才強國要求不相適應。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對照上述“不相適應”,我院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自2011年“創新2020”規劃啟動以來,院黨組一直圍繞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新要求、適應學科交叉融合科技發展新趨勢,不斷探索符合重大科研産出導向的科研管理改革思路,提出了“民主辦院、開放興院、人才強院”,“一三五”(一個定位、三個重點突破、五個培育方向)規劃,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三位一體”等一系列發展思路和戰略。如何將這些思路、戰略轉化為一個個重大成果,關鍵在於落實,在於提高我們的執行力。正是出於這一考慮,我院今年5月份啟動實施了院機關科研管理改革工作,以進一步理順關係、強化協同、提高效能。這項改革旨在促進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機關管理更加科學、合理、順暢,得到全院上下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下一步,我們將以院機關改革為龍頭,對全院科研管理體系的改革進行拓展和深化,以促進創新發展,推動“創新2020”和“一三五”規劃深入實施。院所兩級機關都要緊緊抓住創新服務和創新服務能力建設這一主線,實現從“行政管理型”“資源配置型”向“宏觀指導型”“創新服務型”的轉變和升級,適應學科交叉融合發展趨勢,卡位新科技革命,全力實現重大突破。
在不久前結束的中科院黨組2013年夏季擴大會議上,科研業務管理部門共梳理出全院 62項重大突破目標。我們將針對這些重大突破研究制定分類評價標準,強化過程管理和評估,建立動態調整和退出機制。推動這些重大突破的實現,是我們深化科技管理改革的首要任務。
我們下階段改革的另一個重點,是依託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其他國家重大任務,進一步整合凝練優秀團隊、領域前沿和創新模式,在未來 5~10年內擇優建設一批卓越中心,使其成為承接完成重大任務和産出重大成果的平臺、匯聚和培養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的平臺、集成先進科研裝備和條件的平臺、國內外高層次學術交流和協同創新的平臺、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文化建設的平臺,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學術高地。
記者:正如您剛才所説,科技創新已成為當今世界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您如何看待人才在科技創新和國家建設中的作用?中科院在人才工作方面採取了怎樣的措施?
白春禮:中科院作為國家重要科技創新基地與高級科技人才培養基地,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始終以培養造就一流的創新型人才隊伍為己任。
我院1994年推出的“百人計劃”,是我國第一個面向海內外、以吸引和培養高層次學術帶頭人為目標的人才計劃。2004年以來,相繼實施“科技創新人才戰略”,啟動“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通過創新人才工作理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創新人才管理機制,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能夠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和應對知識經濟挑戰的國家戰略科技隊伍。2011年“創新 2020”啟動實施以來,我院進一步突出“人才強院”的發展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來抓,制定了“創新2020”人才發展戰略和“十二五”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未來 5~10年的人才工作目標、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組織成立“青年創新促進會”,恢復“青年科學家獎”評選,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百人計劃”管理辦法,取消國籍限制,提高資助標準,擴大資助規模。院屬各單位積極落實“人才強院”戰略,把人才作為研究所的核心競爭力,在管理實踐中形成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和典型案例。率先在全國科研系統實行了全員聘用合同制,實現了科研事業單位用人制度的重大轉變。
在教育方面,中科院率先建立研究生制度,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新中國第一家研究生院,率先實行學位制,率先建立博士後制度。知識創新工程啟動以來,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研究生教育,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我院現有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與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學3個教育機構,119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研究所),研究生導師1.1萬餘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000余人。截至目前,累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研究生10余萬名人。在學研究生5萬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萬人。
面對新的形勢,中科院將堅持“優化發展環境,造就一流人才,堅持以用為本,支撐創新跨越”的人才工作方針,通過全面深入實施“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紮實推進各類人才隊伍的協調發展,同時發揮高層次人才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促進科技隊伍整體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我們將從實際出發,改革科研評價和項目管理辦法,讓廣大科技人員從不必要的行政事務和過多的考核評價中解放出來,保障一線科技人員科研活動時間不少於 4/5;將繼續支持中國科技大學推進科教融合,繼續探索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學院+專業學院”矩陣式教育管理模式,落實研究所與 31所高校合作協議,推進“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十大計劃,遵循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規律,不斷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學與技術拔尖人才、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德才兼備的領軍人才、具有高科技素質的各類創新創業人才;還將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其他單元的合作,共同推進我國科技人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