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日本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以來,國家海洋局積極響應,主動應對,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了五個航次的西太平洋放射性監測工作,為有效應對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維護我國海洋環境權益及構建西太平洋海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最新監測結果表明,日本福島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水和海洋生物仍受到核泄漏事故的顯著影響。
為進一步了解核泄漏事故及日方長期以來持續排放的放射性污水對西太平洋及我國管轄海域海洋環境的影響,2013年10月20日,由國家海洋局組織的專業海洋環境監測隊伍乘“向陽紅6號”監測船自廈門起航,赴日本以東公共海域實施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2013年度第二航次監測工作。本航次監測工作由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牽頭、東海分局、北海分局、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和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參與。計劃執行任務約50天,總航程約5000海裏。航次首席科學家由第三海洋研究所林龍山研究員擔任。
此次監測工作是我國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工作的繼續和深化。與前五航次監測工作相比,本航次進一步豐富了放射性現場監測手段,將對放射性物質在西太平洋海域的分佈、擴散和影響狀況進行系統監測,全面分析評價核泄漏事故對西太平洋及我國管轄海域海洋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