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統計局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廣東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工業、投資、消費增速均與三季度持平,金融存貸款平穩增長,物價溫和上揚。“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廣東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引領廣東經濟乘風破浪,續寫新一季的精彩篇章。
穩增長與調結構並行,服務業撐起經濟主梁
“2013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廣東GDP增速均為8.5%,顯示了非常穩健的發展態勢,表明2012年下半年以來企穩回升的勢頭得到了鞏固。”省統計局副局長朱遂文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
“雖然前三季度增幅與一季度、上半年持平,但考慮到去年‘前低後高’的基數因素,今年以來廣東經濟運行實際上在逐步走強。”專家分析指出。
去年以來,廣東經濟增長經歷了金融危機二次探底、穩步回升和企穩略升的變動過程。“十八大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仍錯綜複雜,廣東能保持持續企穩回升的勢頭並不容易。”專家稱。
第一經濟大省在“穩增長”上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佔全國經濟總量約1/9的經濟體繼續作出了其顯著貢獻。
更令人欣喜的是,廣東經濟結構調整亦穩步推進,並取得顯著成效。
從前三季度數據結構看,在增速8.5%不變的情況下,三次産業的拉動力發生了變化,第三産業的發展繼續加快,第二産業的貢獻低於第三産業。
第三季度,儘管第二産業增速有所放慢,但第三産業在金融、房地産、交通運輸業的帶動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填補了第二産業的空缺,成為推動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1—9月,第三産業增長10.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8%,拉動GDP增長4.5個百分點,貢獻率處於歷史較高水平。”朱遂文説。
在第三産業較快增長的同時,廣東産業結構與經濟結構不斷得以優化。
——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第三産業比重繼續提升。前三季度第三産業所佔比重為47.0%,比2012年全年提高0.5個百分點,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4.8:48.2:47.0。
——工業高端先進産業地位進一步凸顯。1—9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完成增加值4342.54億元,同比增長10.2%,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從2012年全年的23.3%提高到23.9%;先進製造業完成增加值8699.03億元,同比增長9.1%。
向深化改革要動力,再造廣東經濟新優勢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新紀元,特別是日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新一輪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一直得風氣之先,在多項改革上正先行先試,經濟活力不斷得以釋放。
“廣東要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的發展,就必須牢牢把握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用改革開放增添發展動力、增創發展優勢。”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人民日報發表《聚合改革正能量 增創發展新優勢》署名文章中明確指出。
十八大後,特別是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以來,廣東在深化改革上舉措頻頻,一系列政策連續出臺: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上,今年3月,《廣東省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將28類省管項目由審批改為核準,審批流程由“串聯”改為“並聯”,大大節省企業辦理時間。並力爭到2015年,廣東企業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將壓減70%左右,辦理時限將總體縮短50%左右,實現地級市以上投資審批和備案事項網上辦理率達90%。
同時,正在全省試點的商事登記改革受到社會的熱烈擁護。專家分析指出,商事登記改革放寬了準入門檻,釋放了市場活力,同時倒逼各行政監管職能部門改革提速,協同監管,極大地凈化和提升了廣東的營商環境。
來自省工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實有各類市場主體542.6萬戶,其中各類企業163.5萬戶,比上年底分別增長5.1%和6.9%,市場主體及企業總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私營企業達136萬戶,排名也居全國第一。
此外,其他多個領域的改革也正有條不紊推進與深化。
——在經濟體制改革上,繼續向深層次的財稅體制改革邁進。今年10月底,廣東出臺《關於壓減省級財政專項轉移支付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意見》。
——在社會管理體制改革上,今年4月,出臺《廣東省社會創新實驗基地名單及共建項目》。(記者 黃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