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羅保銘在瓊海調研強調因地制宜 發展産業 突出文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24日 09時14分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23日在瓊海調研時強調要借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東風,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挖掘突出地方文化,改善民生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努力建設一批特色風情旅遊精品小鎮,為全省的特色城鎮化建設創造新鮮經驗。

    羅保銘調研的第一站是正在努力建設全國聞名的漁業風情小鎮的潭門。2013年4月,習總書記視察海南時親切看望了潭門漁民兄弟,並叮囑黨委政府要扶持潭門漁民發家致富奔小康,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去年12月,羅保銘深入潭門漁港宣講十八大精神,給大家帶來了中央提出“建設海洋強國”好消息。他對潭門漁民在我國南海維權維穩中付出的犧牲和作出的重要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表示要積極幫助大家發展生産,甩開大步奔小康。

    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指引下,瓊海市以建設特色漁業風情小鎮為抓手,加快潭門發展,在進行大規模改造和建設的同時加快發展特色産業,一是扶持漁民耕海牧漁發展海洋經濟,二是積極發揮風情小鎮集聚産業的效應帶動漁民增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潭門鎮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曾經臟亂的街道變得整潔,突出海洋文化的立面改造讓小鎮面目一新,精緻而洋氣。曾經遊客寥寥,現在平均每天有2000多遊客;鋪面也從200多家迅速發展到400多家,而租金則上漲了近10倍。最讓人感慨的是,鎮上新增從業人員竟有1萬多人,其中有5000多人是本地外出人員回流創業。

    走在鎮上精品匯集、琳瑯滿目的旅遊工藝品一條街,羅保銘強調旅遊工藝品一定要精雕細琢、突出藝術性,提升價值,絕不能粗製濫造,浪費資源。當聽説省技師學院開設了現代手工藝專業並計劃在潭門設立貝雕産學研基地後,羅保銘説,培養技術工人不僅能帶動致富,還能提升工藝品加工水平,他鼓勵學院負責人要充分利用火山岩、椰木等本地特色資源,不斷開發海南特色濃郁的有品位和藝術價值的旅遊工藝産品。

    總投資9000萬元的潭門“趕海人家”漁家樂正在緊張施工,第一期工程有望年底竣工營業。羅保銘對該項目“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錶示肯定,並叮囑項目負責人要立足地方特色,把漁家樂、農家樂和田園牧歌式環境等元素有機融合,提高對遊客的吸引力,讓企業掙錢、百姓受益。

    在聽取潭門漁業小鎮旅遊配套項目的規劃建設情況後,羅保銘強調,一定要長遠考慮、提前規劃好污水垃圾處理、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他希望潭門可引入一些“洋元素”,匯聚多元文化。

    總書記視察潭門過去7個多月了,令人振奮的是,他的“潭門漁民要過上幸福美滿好日子”的親切囑託正在變成現實:鎮上一些工藝品店的純收入從原來的每月5000元左右增加到10萬元;鎮上三個儲蓄所的居民存款額比去年增加了1.5億元……這是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漁民們自發來到鎮上,向羅保銘表達對黨和政府的真情擁護。

    84歲的老人楊善惠從擁擠的人群中擠到前面,緊緊握住羅保銘的手。“這一年潭門變化很大,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進步了,感謝黨和政府,相信潭門百姓的日子今後會越來越紅火!”楊善惠説。

    此時,當地漁民樂隊正在街頭演奏《喜洋洋》,而這表達的正是大家的內心感受。

    下午,羅保銘來到中原鎮政務服務中心,了解鄉鎮基層幫農扶農情況。在鎮政府會議室,羅保銘聽取了瓊海市工作彙報。在充分肯定了瓊海班子的執政能力、發展能力後,羅保銘重點就特色城鎮化建設提出了要求。他對瓊海堅持“不砍樹、不拆房、不佔田、就地城鎮化”原則表示讚許,希望大家進一步理清思路,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大力發展特色産業作為支撐,挖掘地方文化提升小城鎮品位,要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把城市的公共服務拓展到農村,精雕細琢,爭做精品。

    羅保銘希望瓊海班子要狠抓幹部作風建設,提高戰鬥力、凝聚力,從根本上改善幹群關係、黨群關係。同時,加強社會管理,高壓嚴打賭毒,消除社會毒瘤,營造良好社會風氣。

    省委常委、秘書長孫新陽參加調研。(記者 周元)

 
 
 相關鏈結
· 羅保銘:在實踐活動中重點整改巡視發現的問題
· 海南省與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簽署友好省意向書
· 羅保銘拜會來瓊調研的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一行
· 羅保銘強調:以教育實踐活動實效推動海南發展
· 羅保銘:深入學習認真領會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羅保銘強調為國際旅遊島建設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