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北京航大在規則形貌非晶納米材料研究上取得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26日 10時49分   來源:自然科學基金會網站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號:51272012)的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的郭林教授帶領研究小組探索出一條製備具有規則形貌的空心非晶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的路線,同時實現了對産物元素成分、尺寸大小、殼壁厚度、外部形貌構型等的調控。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報道的第一例實現可控製備具有規則形貌的非晶納米材料的方法。該成果最近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 Am. Chem. Soc., 2013, 135, 16082)。

    眾所週知,對於納米材料,其形貌結構對於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非晶材料由於原子排布的長程無序而導致其結構上的各項同性,但普遍的觀點認為設計其結構仍能使其性能優化。但不可忽視的問題在於,某一種製備方法只能獲得特定結構的非晶納米材料, 現階段的非晶合成難以製備出規則形貌的非晶納米材料, 更難實現形貌調控。針對這個科學難點,該研究小組利用模板法,把軟硬酸鹼理論成功的運用到合成體系當中,提出對犧牲模板進行“配位刻蝕”的新理念。 利用這種合成路線,即可得到空心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産物具有非晶和形貌規則的特點,另外還能對納米材料的元素成分(Mn、Fe、Co、Ni、Zn等)、尺寸大小、外部形貌構型以及殼壁厚度等進行調控,展示了這種對犧牲模板進行“配位刻蝕”從而製備空心納米結構的概念和方法的普適性。

    非晶材料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晶格中有很多缺陷,而且材料表面會有許多配位不飽和的原子和活性位點。因此,非晶材料能相對的提高質子的擴散傳輸速率,有利於其作為電極修飾材料而應用於電傳感器。 該研究小組選取立方狀氫氧化鎳非晶空心納米結構作為電極修飾材料,對葡萄糖的電傳感性能進行了研究。測試結果顯示其電傳感性能優異,具有比靈敏度高、檢測下限低、檢測範圍寬、重現性和穩定性較好的特點,有望成為新型的葡萄糖電傳感材料而進行實際應用。該研究工作以封面的形式發表在Small上(Small, 2013, 9, 3147)。

    此外,該研究小組一直致力於研究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納米材料的合成、形成機理與相關特性,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如最近可控的合成了具有特殊凹多面體形貌的沙漏狀氫氧化鎳納米材料, 並對三種形貌的沙漏狀納米材料的形成與演變機理進行了討論。另外,相對於商用氫氧化鎳,三種形貌的沙漏狀氫氧化鎳納米結構均顯示較好的對L-組氨酸的電催化活性——擁有較寬的檢測範圍和較低的檢測限。該研究小組還深入的研究了納米材料的結構與其性能間的關係:沙漏狀氫氧化鎳納米材料的電催化活性不僅受其外部形貌影響,也決定於其內部晶體的結晶度。外部形貌越簡單並且內部所含堆垛層錯越多,那麼氫氧化鎳材料的電催化性能越好。六角沙漏狀氫氧化鎳納米材料在作為生物傳感器進行實際生物樣品測試時,顯示出了很好的靈敏度和選擇性。研究結果為設計新穎的、優良的和形貌可控的電催化材料提供了合成思路。該研究工作也被雜誌Chem. Eur. J.選為VIP文章以封面的形式進行了報道(Chem. Eur. J., 2013, 19, 501)。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