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重點領域改革年度方案首次提交省委全會討論並由省委省政府印發,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深化改革的高度重視。”昨日,福建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2014年全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方案》注重貫徹中央改革精神,貫徹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的部署,銜接省裏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和改革意見,按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推進改革的要求,選擇了10個領域44個方面作為年度重點,提出了深化細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和舉措。”這位負責人表示。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
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目的是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的關係,更好地發揮市場、社會的作用,推動政府全面正確地履行職能,加快現代政府建設。《方案》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建立審批項目動態清理機制,實行審批服務標準化管理,簡化企業投資審批程序,加強對仲介機構服務時限和標準的規範,推進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的全過程網上辦理和電子監察,建設“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等方面的改革任務。
《方案》明確了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要求整合相關職責和機構,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明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省政府機構改革任務,重點整合衛生和計生、食品藥品監管、新聞出版和廣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公務員管理、工業和信息化、內貿和外經貿、涉農以及教育管理機構等;
進一步理順企業國有資産、不動産登記、醫療保險和新農合、檢驗檢測和認證、公共資源交易等職責配置,統一由一個部門承擔。明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市、縣(區)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同時,理順部門職能,推進省直機關與所辦(屬)企業和經營性資産脫鉤,推進非教育主管部門與所辦院校脫鉤。
瞄準改革前沿,突出先行先試
《方案》著眼于發揮福建省對外開放的優勢和特色,提出創新開放開發體制機制的改革任務,包括推動外商投資便利化和貿易便利化,推進廈門、平潭等重點區域先行先試。
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除國家規定必須保留核準的項目之外,省級權限內的外商投資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試行外商投資企業在線審批、合同章程格式化審批,試點外資企業設立、變更備案制;完善境外投資規劃、協調、服務和管理機制;改進貿易通關協調機制,擴大“三個一”通關模式、無紙化通關等試點範圍,提升福建電子口岸功能;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解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報關難、退稅難和結匯難等問題。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是福建省近期加緊研究推進的一個重要領域。《方案》在這方面提出了試行“先照後證”登記制,試行新版營業執照,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延伸“直接登記制”,試行年度報告公示制,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放寬經營範圍登記,推行外商投資企業電子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建立異常名錄製度等措施,旨在建立“寬進嚴管”的新型工商登記制度體系和配套監管制度,形成有利於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
推進藥品流通體制改革,有效降低藥價也是群眾十分關心的一個領域。《方案》提出探討藥物配送機制改革,取消分區域配送模式,全省設統一配送區域,遴選10家藥品經營企業負責藥物中標配送,鼓勵支持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發展,鼓勵藥品生産、經營企業委託具有第三方物流資質的企業代運、代儲、代送業務,推進藥品零售企業“四證合一”等改革任務。
突出福建三大特色
對臺交流合作和閩港澳僑合作是福建省的一大優勢和特色。《方案》提出,構築對臺交流合作前沿平臺,加快在對臺文化、教育、貿易、投資、交通、能源、金融等方面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試,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拓展閩港澳僑合作,加快推進ECFA、CEPA雙延伸和閩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創新對僑資企業、海外鄉親的引資引智引技機制,進一步匯聚僑心僑智僑力。
民營經濟是福建省經濟的重要支撐,發展和壯大民營經濟,促進其轉型升級也是明年改革的重要任務。《方案》提出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準入條件,除國家規定的限制和禁止投資領域外,一律對民間資本開放。改革企業投資項目管理,簡化企業投資鼓勵類、允許類項目備案手續。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和各類産業投資基金投資我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基礎産業和社會事業。進一步強化對小微企業的增信服務和融資支持。為有效解決我省基礎
産業部分領域競爭不充分、社會資金進入難等問題,《方案》專門就推動交通、能源、市政、水利、通信等基礎産業領域改革提出要求。
生態優勢也是福建省的一項重要優勢。《方案》著眼于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提出了推動完善流域生態補償和資源有償使用機制,推動碳金融、綠色信貸發展,開展排污權交易等市場化補償試點,研究建立生態紅線管控制度,探索與生態文明相適應的評價考核體系等重要改革任務,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發展,建設美麗福建。
以人為本,減輕基層負擔
針對當前基層負擔仍然較重的狀況,《方案》提出了減輕社區、企業和農民負擔的改革任務,包括理清社區工作職責,屬相關部門及其派出的所(站)或街道辦的工作,不再向社區攤派;不屬社區但與居民相關、確需社區協助的工作,必須“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陽光減負”專項行動,繼續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實,歸併和取消各種重復交叉的服務收費;圍繞農民反映突出的亂收費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嚴禁違規要求村級組織贊助捐款,禁止向村級組織攤派發行報刊、圖書和音像製品等。
此外,《方案》還提出嚴格考核檢查評比認定類項目,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沒有明確要求的一律予以撤銷,確須保留的也要盡可能予以合併精簡。
注重基礎性制度建設
《方案》提出了創新“數字福建”建設機制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兩項改革任務。
“數字福建”是覆蓋全局、推動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工程。《方案》根據“數字福建”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提出重點要建立健全政務信息的共享機制,建立政務信息社會化增值開發利用機制,確立電子文件、電子證照作為法定辦事依據和建立民間資本參與社會信息化建設機制等改革任務,推動“數字福建”建設邁上新臺階。
社會信用體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制度。《方案》提出,明年福建省要開通運行省信用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省法人信用信息系統和“誠信福建網站”,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實現全省12個重點行業、領域和試點地區信用信息系統與省信用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同時要出臺、實施各行政管理事項的管理相對人(自然人、法人)信用信息使用和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實施辦法。
最後,《方案》提出,根據中央下一步專項改革的部署,在人大工作、政協工作、紀檢監察工作、組織人事工作、政法工作、統一戰線工作方面推進政治文明領域相關體制機制建設。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方案》確定的十個重點領域是省級層面推動的重點領域改革。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改革部署,各地、各部門也將相應確定本地區、本部門改革重點,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改革領域。(記者 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