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氣象局發佈18個基礎氣象資料産品 將促進氣候研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25日 15時21分   來源:氣象局網站

    12月24日,記者從中國基礎氣象資料産品發佈會上獲悉,繼2012年中國地面基礎氣象數據産品發佈後,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繼續開展中國高空規定等壓面定時值數據集、中國高空溫濕特性層定時值數據集、中國高空規定高度層風定時值數據集、中國氣象輻射基本氣象要素數據集和中國農業氣象土壤水分等數據集的研製。這些數據集與舊版相比,完整性和數據質量均明顯提升。

    此次發佈會共發佈數據産品18個。除發佈基礎數據産品外,發佈會還發佈5個氣候序列均一化産品:中國國家級地面氣象站均一化氣溫日值數據集、中國國家級地面氣象站均一化氣溫月值數據集、中國國家級地面氣象站均一化降水數據集、中國中東部百年均一化氣溫月值序列和中國高空月平均溫度均一化數據集,以及兩個多源資料融合降水産品和兩個陸面同化分析産品。用戶可通過國家級氣象業務內網、國家級氣象資料存儲檢索系統等下載。

    “氣候序列均一化産品的發佈將有利於我國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副總工程師熊安元説,由於氣象臺站遷站、環境變化、觀測時間變化等原因,導致我國氣象數據存在不連續的現狀。

    據熊安元介紹,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在研製基礎氣象資料産品過程中,採取融合拼接、質量控制、資料插補、資料均一化等方法,以保證數據完整性和可靠性。如在中國中東部百年均一化氣溫月值序列中,1951年之前數據來源於多套數字化資料;1951年之後的資料來源於中國地面氣象站資料;香港與澳門的氣溫資料來源於各自網站等。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表示,高質量的基礎氣象資料數據集為中國氣象科研和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他要求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紮實做好氣象資料的基礎工作,將氣象資料工作與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緊密結合,發揮其資料處理與應用方面的優勢;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時,要更好地讓氣象資料便於調用,做好資料共享的各種服務,方便國內外有需求的人用得好、願意用;進一步加強氣象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努力打造一支過硬的、高水準的氣象資料和信息技術人才隊伍,為氣象現代化發展提供良好支撐。

    據悉,2011年中國氣象局啟動基礎氣象資料專項工作,由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牽頭,組織全國各省氣象部門對歷史基礎數據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和訂正,全國有100多位氣象科技工作者參與。

 
 
 相關鏈結
· 氣象局:預計本週南方大部氣溫偏低 雲貴仍有霜凍
· 氣象局:南方大部地區氣溫偏低 部分地區有霜凍
· 氣象局:週末全國大部降水稀少 20日中東部有霧霾
· 氣象局:中東部有霧和霾 江南華南等地氣溫較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