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以我為主、適度進口、保障産能、科技支撐”糧食安全新戰略,這是我國農業發展歷史經驗的高度概括,也是面向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國是農業大國、人口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産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人們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更要吃得安全。我國的基本國策就是要在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和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的底線基礎上,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
近年來,我國糧食産量實現“十連增”,糧食總産量達到6億噸的新臺階,但與此同時,糧食進口量也在不斷擴大。總體上,我國糧食安全依然處於緊平衡態勢,不可輕言糧食過關,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確保糧食安全的壓力依然很大,依靠資源和能源要素驅動的傳統糧食生産體系難以為繼。
糧食與地少水缺矛盾更加突出,必須依靠技術提高單産,走節水節地糧食生産之路;糧食與農民增收矛盾更加突出,必須依靠技術提高效益,走糧食高效産業化之路;糧食與種地勞動力不足矛盾更加突出,必須依靠技術進步提高效率,走糧食適度規模機械化之路。國內糧食市場與國際市場矛盾更加突出,必須依靠技術增強競爭力,發揮兩種資源和兩種市場的潛力。
面對新需求和新矛盾,長期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産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
一是樹立“技術底線觀”,守住糧食安全核心品種技術主要依靠國內的底線,在提高糧食單産上有新突破。加快種業科技創新,建立新型的育繁推一體化育種和産研用商業化種業體系,重點突破分子育種、雜交小麥、超級雜交稻、高抗玉米等核心技術,培育一批自主知識産權的高産優質高抗新品種,扶持若干具有顯著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國際型種子企業,建立現代種業體系,增強種業整體競爭力。要繼續大力實施糧食豐産科技工程等集成化、規模化的糧食生産技術體系示範,帶動大面積增産增效。
二是樹立“技術儲備觀”,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後備産能技術研究開發,在中低産田上有新突破。我國糧食生産區域差異十分顯著,不同類型的耕地之間的産量差異也很大。據調查,我國18.2億畝耕地中,高産田面積約佔28%,中産田約佔39%,低産田約佔33%。大面積的中低産田既是制約糧食生産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挖掘增産潛力的重要突破口。要加大國家科技投入,創新集成抗旱新品種、集水抗旱、膜下灌溉等技術成果,提高乾旱半乾旱地區的糧食産量。推進渤海糧倉科技工程,研究推廣耐鹽新品種、微鹹水利用、土壤改良等針對鹽鹼地的新技術。
三是要樹立“糧食産業觀”,把糧食産業鏈與創新鏈緊密結合,在糧食産業綜合效益上有新突破。糧食安全問題不僅僅是生産性的問題,而是一個全局性的經濟發展問題,與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以及農民收入、生態安全等密不可分。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轉變傳統生産方式,把糧食産業與農産品加工業以及物流産業緊密結合起來,擴大糧食增值增效空間。按照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産業鏈,部署創新鏈。要把糧食産業與培訓現代職業化農民結合起來,使種地種糧成為一個有收益、有尊嚴的職業,加大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術培訓工作,培養職業化農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就業和誰來種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