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紮實開展建檔立卡工作提高扶貧精準度——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典型經驗做法之四十一

2017-02-18 16: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記者 侯雪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

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把貧困識別、建檔立卡作為精準扶貧一號工程、第一戰役,下大力氣抓實打牢,第一次建立了包括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基本數據的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摸清底數 分步推進

摸清貧困底數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礎。只有改“大水漫灌”為“滴灌”,集中力量予以扶持,才能實現到2020年全面脫貧的目標。

2013年底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要求國家制定統一的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

從2014年起,扶貧辦統籌頂層設計,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完善、三年規範運行”的總體思路,制定《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和《扶貧開發建檔立卡指標體系》,明確了全國統一的建檔立卡標準和程序。並採取規模控制,各省將貧困人口規模逐級分解到村。

“一看糧,二看房,三看勞力強不強,四看有無讀書郎……”一些地方在堅持規定動作前提下,還探索出符合實際、具有地方特色又管用的識別辦法。

建檔立卡工作中,扶貧辦通過督查巡查發現問題接受社會監督,再通過建檔立卡“回頭看”擠水分,讓貧困人口識別更為精準。

2015年7月,開展“回頭看”以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低保人口比例從2014年的24.3%提高到32.5%,殘疾人口占比從2014年的1.3%提高到4.9%。對以前沒有開展貧困識別的343個縣、72550個行政村開展了貧困識別,共補錄473萬人。

成果豐碩 全面支撐

建檔立卡使以往統計抽樣測算出的貧困數字,精準地落到具體家庭和人口,回答了貧困人口是誰、分佈在哪、貧困狀況怎麼樣、致貧原因是什麼等問題,為精準扶貧夯實了基礎。

到2014年11月底,全國完成了2949萬貧困戶、8962萬貧困人口的信息採集錄入工作,實現了全國扶貧對象的集中管理。

2016年以來,全國又補錄貧困人口807萬,剔除識別不準人口929萬,建檔立卡工作實現了從“基本精準”到“比較精準”。

有了精準識別,才能實現精準幫扶和精準退出。2020年全面脫貧後,建檔立卡數據庫將成為“脫貧攻堅歷史檔案庫”,脫貧攻堅的每一份努力、每一份成績都記錄在案。

扶貧從瞄準區域到瞄準人頭轉變的背後是我國首個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的支撐,該系統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磨刀不誤砍柴工。建檔立卡為精準施策提供了重要基礎。我國扶貧成本大幅降低,減貧成效明顯提高,一改連續幾年減貧速度放緩的態勢。

不斷完善 規範運行

建檔立卡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不斷完善。記者從扶貧辦了解到,在前兩年工作基礎上,下一步扶貧辦將建立常態化動態管理制度,從三方面為脫貧攻堅提供精準服務:

——實現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常態化。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建檔立卡的主要工作轉入數據清理,通過倒查、抽查等方式,把應進未進和返貧的人口納進來,把需要後期扶持的脫貧人口標注出來,把應退未退的人口退出去,實現有進有出,動態管理,不斷提高識別和退出質量,同時為年度扶貧開發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評估提供基礎數據。

——進行數據比對推進信息共享。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説,下一步將利用建檔立卡大數據平臺,加強部門間、行業間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拓展服務功能。通過建檔立卡大數據統計分析,為教育、醫療衛生、住房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出臺行業扶貧政策提供決策支持依據,促進扶貧資源向扶貧對象傾斜,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各項措施。

——開展數據分析推動扶貧開發科學決策。扶貧辦還將積極利用全國扶貧開發大數據,為貧困人口、貧困戶、貧困村精準畫像,並開展統計分析,提供數據支撐,推動扶貧對象精準幫扶和精準脫貧,有效避免“數字脫貧”“被脫貧”現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