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參事之聲 | 劉燕華支招民生"短板":科技力量要跟上

2017-05-05 11:16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導讀


 “老百姓去海外買鍋”這一現象,折射出我們有著巨大的民生需求,但科技供給不足的現狀。在大數據時代,哪些新路徑、新方式能助力民生問題的解決?政府和市場在補民生短板上應該分別扮演什麼角色?請看國務院參事劉燕華這樣説—— 




國務院參事。曾任科技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


劉燕華



民生問題不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


什麼是民生問題?

    民生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層面:第一是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基本的生活保障。

    第二是生活中的質量問題比如健康、環保、空氣。

    第三是公平得到同等的機會。再有一個民生問題,指的是長期的問題,比如社保。從更廣的層面來説,就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代際間的公平。

    民生問題涉及的面很寬,不能一口氣就吃成個胖子、全部都解決。一個一個問題,一步一步解決,解決一步就往前邁進了一步


民生問題解決要靠“創新”


民生問題需求量大,科技供給不足

    民生問題的解決是需要創新的。我國民生問題需求量大,但是科技供給不足。現在很多人到國外去“買鍋”,就這麼一個鍋,為什麼我們做不了呢?其實不是做不了,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把精力放在這兒。

    統計數據顯示,每年中國人到國外旅遊購物所花費用是1萬億人民幣,這也是一种經濟。

    民生要創新,科學技術要給予足夠的供給,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民生創新,誰來推動?

    現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進入互聯網社會,一個基本的要素就是從消費端來解決創新的題目先了解市場需求,了解民生需求,然後設立科技項目。但民生科技是由政府來推動還是由民間來推動?是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還是發揮政府的作用?我認為雙向都有,屬於競爭性的民生科技問題可以通過市場來解決,但是如果屬於公益性的,量大面廣的民生問題,政府還是要給予支持。


政府能夠做什麼?


    政府能夠搭建服務平臺把社區服務和老百姓的生活緊密地貼近在一起,同時使社區服務的工作的質量提高,增加社區服務的就業機會。

    政府在推動民生過程中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同時也要推動政府自身職能的轉變


關注中國政府網獲得更多資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任晶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