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放管服”改革 全國上下一盤棋
——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綜述之六

2017-08-12 08:2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的“放管服”政策措施落地了嗎?企業經營、群眾辦事更便利了嗎?為了將政策和落實“對對賬”,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放管服”改革專題督查組來到18個省區市,現場查看市民服務大廳、行政審批大廳、不動産登記大廳,通過明察暗訪、座談訪談、隨機走訪與地方政府部門、上百家企業負責人、數百位辦事群眾深入交流。督查組對堵點痛點 “對症開方”,切實推動問題解決,群眾紛紛點讚。

簡政放權做減法,落實“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

在重慶兩江新區不動産登記大廳的自助申報設備前,記者看到,正在幫客戶代辦不動産登記證的房産仲介公司工作人員陸海燕將客戶身份證放在讀卡器上面掃描,買賣雙方的身份信息立即顯示在屏幕上,輕點鼠標,《買賣合同》和《不動産登記申請表》就都打印出來了。記者看了一眼買賣合同,只有薄薄一頁紙,需要填寫的空格一共12個。“此前買賣合同共計8頁約114項空格需要手填,辦理二手房交易過戶手續,沒小半天辦不完。”陸海燕告訴記者,而現在通過二手房自助申報系統,整個流程半小時就可以完成。

投資項目報建審批的精簡優化,解決了重慶東銀殼牌石化有限公司的大麻煩。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説,公司加油站網絡不斷擴展,以前需要一個站一個站地審批,一個加油站的項目報建驗收手續需要近300天,後來重慶市商務委了解公司情況後,同意了公司提出的批量性店舖增設申請,“公司2014年獲得了100個加油站的網點增設批文,解決了重復審批、辦事週期長的困難。”同時驗收週期也減少至200天,節約近1/3的時間。

在廣州市,廣東柏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潔告訴記者,開辦企業就跑了一回。“今年4月,我在‘紅盾網’填了資料,審核通過後,第二天去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張潔幾年前也辦過企業,那時候僅在工商登記環節就前後去了6次,往返折騰讓她苦不堪言。現在,廣東省開辦企業的辦理時間可壓縮至15天。

企業和群眾減輕的負擔,從數據對比中顯現出來。在不動産交易登記、開辦企業、投資項目報建等事項中,辦理環節、辦理時限、申請材料等一系列指標明顯“瘦”身,讓老百姓跑腿少了、辦事快了。商事制度、行政審批制度、許可證制度等一項項改革落地有聲,化作人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念好“簡”字訣,做好“放”字功,各地在落實簡政放權“規定動作”的同時,也因地制宜發展出地方特色和優勢,靠“自選動作”加分。江蘇省提升審批效率提出“不見面”的目標,通過“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不見面”審批辦事模式,將在今年10月底前實現80%以上事項的網上辦理,申請者與審批者可以“不見面”。黑龍江省實現證照“穿越”辦理,大慶市以黑龍江省與廣東省振興東北對口合作為契機,在全國率先與廣州南沙區開展了企業註冊登記事項異地辦理試點。

加強監管做加法,清單化、法制化、常態化保障改革在陽光下運行

放下去的政策如何放徹底、接得住?在督查中記者發現,各地通過創新辦法來加強管理,為簡政放權護航。

清單制亮出權責家底,讓老百姓有本明白賬。山西省推出“兩清單、兩張圖、兩辦法”的權力運行監督管理辦法,即通過“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廉政風險防控圖,權責清單動態管理辦法、行政職權運行監督管理辦法” 讓各級、各部門厘清“手中權”,明白“肩上責”。督查中記者看到,有的縣還向基層延伸,建立鄉村權責清單,並結合鄉村兩級重點以服務為主的特點,列出了公共服務事項清單。

監管趨向法制化,“放管服”相關法律法規的清理完善正在加速。比如,黑龍江省通過制定法規加強和改進事中事後監管。2015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法制辦起草了《黑龍江省行政執法與監督條例》,從嚴格涉企執法要求、優化發展環境,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責任追究等六方面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了規範,將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等通過地方立法的方式固化並加以細化。同時,從11個方面對擾企行為進行界定和禁止,進一步明確細化了行政執法部門侵害企業不當及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監管日益常態化,“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機制在不少地方已經全覆蓋,今年底將在全國覆蓋,市場監管執法和其他行政執法中的隨機抽查範圍也將逐步擴大,有效遏制權力尋租和執法腐敗。對失信行為進行聯合懲戒已成為日常監管利器。比如,廣東省日前就對四類嚴重失信行為採取聯合行政性懲戒措施,包括食品藥品、逃稅騙稅、拒不履行國防義務等行為,同時支持徵信機構採集嚴重失信行為信息,納入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引導市場主體應用信用信息和第三方機構評價報告,對嚴重失信個人採取差別化服務。此外,常態化督查工作已成為政策落地的有力保證。此次大督查中,各地都上報了對今年5月“放管服”專項督查發現問題的自查自糾和核查整改情況。

優化服務做乘法,“互聯網+”和大數據為政務服務“添翼”

如果説改革到位、監管有力,是外化于行的硬實力,那麼優化服務就是職能轉變內化於心的軟實力。

服務意識、耐心細心,已是很多地方優化服務的基本要求。督查期間,哈爾濱市香坊區國稅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化解納稅人的不理解、不耐煩情緒,他們建立了拓展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可享受24小時全天候自助服務,並可在等候區觀看動畫短片、聆聽輕音樂來放鬆減壓,“還設了‘稅企懇談角’‘負能量宣泄室’,為帶有負面情緒的外來辦稅人員提供干預服務,使他們在輕鬆的環境中舒緩情緒,從而化解矛盾。”

依靠技術手段為政務服務加速,很多地方政府也嘗試創新了不少辦法。比如,“互聯網+”已成為很多地方政務服務“標配”。江蘇省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今年6月正式運行,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省域範圍內行政權力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打破數據孤島,做到“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同一編碼”。同時在全國率先引入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的綜合旗艦店理念,政府部門也開起了“網店”,全省65個部門當起“店小二”,一起提供7萬多項免費的政務服務“商品”,供“消費者”挑選。

大數據、雲計算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政務服務中。比如,廣東省加快推進人口、法人等公用基礎數據庫,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網上辦事數據庫以及投資審批、工商登記等專題應用數據庫建設,已整合400多萬法人信息、1.2億人口信息和超過5.5億條網上辦事數據,有效支撐投資審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信用信息監管、行政效能監督等30個跨部門、跨層級的“放管服”改革業務應用。

與此同時,督查過程中,很多地方反映了“放管服”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共性問題。比如,部分基層部門審批人員面對繁重的下放審批事項,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和專業背景知識。一些部門簡政放權政策落實不同步、不協調,信息數據不共享、不互通,反復提交、重復跑腿現象仍然嚴重。有關方面表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國各地區各部門“上下一盤棋”,大家有信心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化解矛盾、推進改革。(記者 趙展慧、尹曉宇、方圓、李堅、喬棟、劉泰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