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崇明“生態島”建設不受傳統GDP考核束縛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1月28日電(記者李榮)作為世界最大河口沖積島群,位於長江口的崇明三島已正式推出“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總體規劃。崇明縣副縣長胡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上海市政府已明確表示,崇明“生態島”建設不受傳統GDP考核的束縛。崇明要成為人居、産業和環境相協調的“生態型社會”的一個樣板。

    每一個從上海市區乘渡輪登上崇明島的人,都會深吸一口氣,讚嘆“這裡的空氣真好”。但長期以來崇明是上海發展最慢的地區。島上居民不無怨言:“好空氣又不能當飯吃”。此次崇明推出“生態島”建設規劃,有關人士在解讀時説,今後崇明的發展,就是要讓“好空氣能夠當飯吃”,在環境友好中建立循環式的經濟和消費模式。

    崇明的發展,在上海以至長三角滾滾而行的“高速經濟列車”之下,的確顯得是一個“變奏”。總面積為1411平方公里的崇明三島是上海最後一塊“凈土”,也是進一步發揮浦東優勢、啟動長三角蘇北及杭州灣地區發展的關鍵“樞紐”。在長三角原有發展模式略顯“疲態”之後,下一步的模式如何選擇,崇明生態社會之路可資借鑒。

    “保護”、“預留”、“儲備”是崇明生態島建設的三大關鍵詞。三島土地面積中的55%被劃定為永久保護區,禁止開發建設,其中包括東灘國際濕地保護區、候鳥保護區、中華鱘保護區、永久糧田和環島保護林帶。三島面積中的10%至15%被劃為戰略儲備區,為未來重大項目的發展預留出足夠的空間。崇明縣政府人士説,處理好“上一代與下一代的關係”是理性發展的要義,“絕不能把子孫的事情也做完了”。

    抓住機遇不等於急功近利,抓住眼前的“小利”往往帶來的是長遠的失利。在崇明島上採訪,能夠深切地體會到島上居民和幹部渴求發展的熱望,但從鄉村到縣裏,聽到頻率較高的一句話是:“崇明的發展急不得,只有看準了,想明白了,才能上”。連接上海市區、江蘇和崇明的長江橋隧工程正式開工,杭州灣大橋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長三角醞釀新一輪的發展,崇明首先想到的不是“盲目地乘勢而上”,而是“唯恐開發搞亂”的擔憂。機遇越是近在眼前,“下手越是要謹慎”。崇明加快了總體規劃的編制進程。胡俊説:有了規劃,才能定下心來穩妥地發展。目前崇明經營性土地出讓的“閘門”調節有序,沒有出現盲目批地的現象。

    生態不是“點綴”,也不是與百姓生活無關的“奢侈品”,而應是一種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應該滲透到社會的“肌理”之中。規劃專家對記者説,生態包括3個層次:一是自然生態,崇明島上的河口沖積特徵及濕地等資源,都具有全球意義,“非保護不可”;二是技術生態,目前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機已遠非“説笑”,尋找替代能源和清潔能源已是一個嚴肅課題,崇明島將計劃建設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系統,嘗試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從實驗室移至一個區域社會之中;三是經濟和社會生態,也就是生態系統與經濟社會的運作系統“合二為一”,根據生態循環的理念,不存在“天生污染”的産業,生態建設與富民目標也不是一對“天然的矛盾”,崇明島上的前衛村不僅建立了“種植、養殖、沼氣使用”三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而且還依託周邊潔凈的環境及國內最大的平原森林資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島域生活方式,並面向都市人推出“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的生態旅遊項目,深受歡迎,村裏戶均一年由此可增收1.2萬元。

    崇明“生態島”建設給密不透風的長三角發展空間送來了一股清新的氣息。諸如製造業與服務業如何匹配發展、産業開發與公共服務品投入如何比例協調、把握開發節奏等中國社會面臨的許多共性問題,在崇明島上都以一種前瞻性的生態眼光在認真加以思考。

    胡俊副縣長對記者説,“貪大求全”不應該成為崇明的風格。島上一大半面積被劃作保護和預留土地,有些人就認為崇明開發其實是“不開發”。可是只要仔細想想,即使剩下的可供開發的土地,也已經相當於上海中心城區中的14個靜安區,要開發成功很不容易。目前産業規劃已確立,主要發展旅遊度假和戶外運動産業、生態農業、現代辦公服務業和清潔型工業。上海的造船基地已移至長興島,將發展清潔型海洋裝備産業。大型主題樂園、國際組織及跨國公司總部的引入,也在設想之中。水系調整、排污網絡建設、造林、公路建設等公共品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軌道交通、碼頭的預留空間十分充足。據估計,等崇明交通網絡初具規模後,從浦東最快30分鐘可達島內。

    上海市市長韓正對崇明縣的領導説,對崇明“不考核GDP”。在崇明縣“十一五”發展主要指標中,只有萬元生産總值綜合能耗、環保投入比重、地表水環境質量、森林覆蓋率、新增就業崗位、教育投入、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等項目才是約束性指標。“和諧崇明”的方向已趨於清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