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趙承、劉錚)
我國鋼鐵行業産能目前已大於市場需求1.2億噸,還有在建能力7000萬噸、擬建能力8000萬噸;
電解鋁行業産能已高達1030萬噸,閒置能力就有260萬噸;
鐵合金行業現有産能2213萬噸,企業開工率僅40%左右;
電石行業現有産能1600萬噸,有一半能力放空;
焦炭行業産能超出需求1億噸,還有在建和擬建能力各3000萬噸;
汽車行業産能已經過剩200萬輛,在建能力220萬輛,正在醞釀和籌劃的新上能力達800萬輛……
“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問題去年開始顯現,今年日益凸顯,而明年可能進一步加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在3日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對此表示了憂慮。
産品價格大幅回落、企業效益大幅下滑、産成品庫存增加較多,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不良後果已經開始顯現。
以鋼鐵行業為例,10月末,全國鋼材價格綜合指數僅為105.2點,比年初下降20點,相當於2003年末的水平。相當部分鋼材産品價格已經跌破成本。前10個月,鋼鐵行業利潤增長11.2%,增幅同比回落52.2個百分點;産成品庫存增長49%。
除了這些問題已經非常突出的行業,水泥、電力、煤炭、紡織行業也潛在著産能過剩的問題。
“從目前趨勢看,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後果還在進一步發展。如果不抓緊解決,任其發展下去,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就會明顯加劇,結構不協調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企業倒閉和職工失業就會顯著增加,銀行呆壞賬就會進一步擴大。這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會很難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很難保持較長時期的平穩健康發展,很難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馬凱指出。
部分行業産能過剩,一方面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成為推動結構調整的難得機遇。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在經濟過熱、産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企業缺乏調整結構的外部壓力和內在動力;在供給能力大於市場需求較多的情況下,市場競爭加劇,市場約束增強,企業才會有調整結構的意願和壓力,市場也才有條件淘汰一部分落後的生産能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準備從明年開始,把解決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問題,作為産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進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最關鍵的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場的力量推動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政府在結構調整中的作用,一方面是通過深化改革,規範市場秩序,為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條件,另一方面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引導,積極推動。為此,要具體採取如下措施.
完善行業規劃政策,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對已出臺的鋼鐵、電解鋁、煤炭、汽車等行業發展規劃和産業政策,將強化落實,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對尚未出臺的,將抓緊制定和完善,儘快出臺。對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市場準入條件,國家明令淘汰的項目和企業,不得提供貸款和土地,環保和安監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
嚴格市場準入,控制新上項目。制定嚴格的環境、能耗、水耗、資源綜合利用和安全、質量、技術、規模等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原則上不批准新上鋼廠。提高進入煤炭生産領域的井型標準,明確回採率。繼續清理整頓在建和擬建項目,區分情況,分類處置。
依據法律法規,淘汰落後産能。在主要依靠市場優勝劣汰的同時,依法關閉一批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小企業。包括立窯水泥産能、土焦和改良焦設施、小煉鐵高爐、小電石爐,以及達不到規模和安全標準、不具備整改條件的小煤礦都在淘汰之列。
推進技術改造,加快兼併重組。鼓勵大型鋼鐵集團的重大技改和新産品項目。加大對紡織行業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研發、服裝自主品牌建設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原則,鼓勵鋼鐵、水泥、煤炭、化工等行業的兼併重組。
“通過發揮市場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進優勝劣汰,力爭明年在促進産能過剩行業控制總量、優化結構上邁出實質性步伐。”馬凱強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