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近日透露,“十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各項科技計劃順利實施,一系列創新成果帶來的變化實實在在地提高了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對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發揮了重大支撐作用。
據介紹,新世紀的第一個5年,圍繞著“創新”和“産業化”目標,我國在“促進産業技術升級”和“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兩個層面進行了戰略部署。國家組織實施了863計劃、攻關計劃、973計劃、星火計劃、火炬計劃、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等科技計劃,新的科技發展佈局結出了纍纍碩果:
————通過科技創新,我國在通信設備、高性能計算機、新材料與器件、先進製造與自動化等高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産品和先導性産業,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僅以集成電路專項為例,集成電路設計産業産值從1999年的5億元增長到2004年的近100億元,有力地支撐了我國信息技術和産業的發展。
————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科技投入,在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方面,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培育當地主導産業,大大加快了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園區3年間累計實現總産值581億元,使周邊地區850余萬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00至500元,創造社會效益達5000億元以上。
————科技創新提高了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為緩解能源、礦産和水等資源的緊張狀況,建設節約型社會開闢了新的技術途徑。我國開展了利用半導體照明等高新技術的攻關,攻克了一系列半導體照明光源産業化所需的關鍵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的作物精量控制灌溉技術,可節約灌溉水20%至30%。
————我國在重大疾病防治、創新藥物和醫療設備與醫學材料研發以及食品安全、生産安全等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大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果。非典疫苗、禽流感基因工程滅活疫苗研製取得重要進展;實施了湖泊污染治理、城市大氣污染控制、安全飲用水等關鍵技術的示範工程,改善了水體、大氣等環境質量;研製出各種食品安全檢測試劑盒29個,建立食品安全各類快速檢測方法和確證方法共94項。(記者 鄭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