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船舶建造出現批量化等特點國際競爭力增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張毅)隨著造船技術和造船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骨幹船廠承接的大型船舶船型和數量越來越多,幾十萬噸的大型船舶一個船型就建幾十艘。我國船舶工業國際化、大型化、批量化特點更加明顯,縮短了週期,降低了造價,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競爭力。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總經理李長印12日在集團第七次工作會議上介紹説,中船重工集團累計承接的30萬噸超大型油輪達到19艘,17.4萬噸環保型散貨船累計承接8艘,11萬噸成品油累計承接35艘,4250標箱集裝箱船累計承接37艘,大型海上浮式鑽井平臺累計承接6艘。

    我國另一家船舶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自主開發的一些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也出現了批量化的趨勢。

    我國船舶建造出現批量化,主要船型建造週期明顯縮短。中船重工去年交工的船舶平均提前合同期2個月以上,4250標箱集裝箱船平均22天交工一艘,創造了中國造船史上的最新紀錄。 中船集團公司所屬滬東中華造船公司建造的4250標箱集裝箱船的船塢和碼頭平均週期分別為106天和69天,比首制船分別縮短了56天和39天,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外高橋造船公司建造的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建造週期比首制船縮短了近280天。

    船舶建造週期的大幅縮短,使船塢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有效緩解了我國船塢不足的矛盾,使造船産量大幅提高。

    李長印説,船舶建造的大型化、批量化,使中船重工從國外船東爭取到了較好的價格、較為有利的付款條件,並且爭取到部分合同加價。大大提高了船廠的經濟效益。

    據國防科工委初步統計,2005年我國造船産量從上年的860萬噸提高到1200萬噸,穩居世界第三造船大國。其中中船集團公司完成500萬噸,中船重工集團完成315萬噸。(完)

 
 
 相關鏈結
· 《船舶生産企業生産條件基本要求(試行)》印發
· 上海航運和造船行業發展吸引全球船舶巨頭眼光
· 十五期間我國高附加值船舶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 中船重工青島海西灣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項目開工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進行船舶登記的復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