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把好脈選好切入點,對症下藥,從根本上‘強健其體魄’。”近年來,甘肅省把整村推進作為扶貧的新模式,即以貧困村為單元,統一規劃、綜合建設、分批實施,提高了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迄今,全省7000多個重點村的整村推進規劃已經基本完成。
杜峴村:集雨節灌、發展地膜作物促進整村推進
走進會寧縣新莊鄉杜峴村,一塊塊白色的薄膜鋪在地上,嫩綠的玉米葉“站”在地膜上;一個個水窖深入地下,或用於發展庭院經濟,或用於人畜飲水,或進行大田補灌。村民李根發告訴記者:“2005年我家種了2畝地膜玉米,收成差不多900公斤,吃飯是不愁了。”
杜峴村海拔1850米,無地表水,地下水貧乏且埋藏深,“十年十旱”。大旱之年,不僅農業生産受到嚴重威脅,人畜飲水也十分困難。該村貧困面曾一度達62.5%。自甘肅省確定杜峴村為綜合扶貧示範點後,有關部門在該村投資205萬元進行節水設施改造、農業基礎建設,共建成集流場28400平方米,水窖累計達到1857眼,戶均6.5眼,基本解決了用水問題。
為了改變廣種薄收、糧食産量低而不穩的狀況,杜峴村加大地膜玉米種植面積,人均達到了1畝。通過引進良種,科學施肥等科技措施,結合高産高效農業試驗,地膜玉米單産由1995年的360公斤提高到如今的440公斤,畝增産22%。每逢乾旱季節,全村便利用集雨節灌水窖的存水,千家萬戶車拉、畜馱、人擔,澆、點種地膜糧食。目前,該村人均年産糧550公斤、人均純收入1500元,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杜峴村整村推進項目是在集雨節灌的基礎上進行的,地膜起到了很大作用。有了地膜,就能節水,糧食就能增産。同時,地膜玉米秸稈和苜蓿草為養殖業的發展提供飼草來源。集雨節灌、發展地膜作物的扶貧方式很符合當地實際。”會寧縣扶貧辦同志告訴記者。
李堡村:發展特色農業尋求整村突破
食用蘑菇像一朵朵雲彩在日光溫室內生成、搖曳,靜寧縣李堡村農民李國忠靠種植蘑菇每年收入達4萬元左右。不僅如此,他還帶動周圍10多戶農民發展溫棚栽植業,戶均年收入達5000元。
李堡村地處靜寧縣西北部貧困山區,其中山旱地佔耕地面積的88%。1997年底,全村有50戶248人未解決溫飽,屬全縣特困村之一。1998年,該村成為甘肅省首批實施的10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示範點之一。縣扶貧辦與李堡村抓住這一機遇,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整村推進。
經調查發現,日光溫室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在寒冷地區進行新鮮蔬菜、瓜果越冬栽培。李堡村便建起了二代日光溫室110座、“四位一體”日光溫室52座,同時調整溫室種植作物,每畝日光溫室的收益達到了5000元。李堡村還大力發展果業,漫山遍野、房前屋後新植早酥梨、大接杏等果樹經濟林3348畝。為充分利用幼齡果園,李堡村每年在果園內套種西瓜、南瓜、甘藍等高效經濟作物2000畝。在全縣貧困片帶率先實現了整村産業突破。
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整村推進,昔日的特困村如今家家買了彩電,3/4的家庭裝上了電話,85%的農戶住上了磚混結構房,基本實現了耕地梯田化、道路網絡化、流域治理化。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約2500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記者 曾華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