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政府主導搞培訓 鄂構建農民工就業維權服務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7日   來源:人民日報

    織機轟鳴,車間燈火通明。湖北漢川市的恒勝紡織公司,借助當地政府近來舉辦的多場農民工招聘會,結束了員工不足的窘況。3月以來,漢川市政府推出的“百企萬崗”用工招聘會,吸引了大量本地和周邊縣市的農民工就業。在宜昌市,農村婦女專場就業招聘會吸引1.2萬人,5300人當場達成就業意向,1700人現場簽約。在武漢市,100場專題招聘會既為企業“解渴”,也向農民工敞開了懷抱。 

    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經職業培訓後從土地上轉移出來,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湖北省委、省政府不僅把農民工培訓看作農民的“暖荷包”工程,更期望通過政府培訓,把越來越多的農民培養成為有技能的勞動者,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湖北省農村勞動力動態監測結果顯示,2005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41.64元,比上年增加186.40元;工資性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30.4%,工資性收入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八成。

    近兩年,湖北省以“陽光工程示範性培訓”為著力點,各級政府通過加大投入成倍放大“陽光工程”效應。兩年來,湖北擴大“陽光工程”培訓任務,共培訓農民47.4萬人,其中2005年培訓農民30.4萬人,轉移就業29.6萬人,轉移就業率達到97.6%。同時,湖北各部門和社會對農民的培訓也迅速發展,兩年來超過200萬農民接受了技能培訓。

    湖北各地政府把農民工培訓作為重要工作,農業、財政、勞動、教育等部門齊抓共管,帶著感情為農民工辦實事,形成了關心、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社會氛圍,許多地方對農民工做到了“出門有人送、在外有人看、回來有人接”。各地盡可能降低培訓門檻,建立了面向所有農民的開放培訓模式,只要農民願意就可以參加培訓,並在培訓機制上創新,對貧困農民特別是婦女探索實施貸款、墊資培訓扶持,為農村最困難的群體提供就業和脫貧機會。各地還初步構建了農民工培訓、就業、維權“一條龍”服務體系,政府部門和仲介組織牽手,主動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大培訓帶動了湖北農村勞動力的大轉移。2005年,湖北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達到584.12萬人,比上年增加54.12萬人。全省涌現出了近百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勞務品牌,如“湖北海員”、“湖北廚師”、“潛江縫紉工”等。一批專門培訓農民的職業學校深受歡迎,宜昌青華職校等培訓機構成為農民提升素質、轉移就業的橋梁。經過培訓,農民工開始由過去的重、臟、累體力勞動向技能型勞動轉變,就業形式由短期工向長期工轉變,勞務收入也逐步由低向高轉變。據抽樣調查,經過技能培訓的學員轉移就業後,月平均收入720元,不僅比在家務農高出400元左右,還比沒經過培訓的農民工收入高出200元。(記者 杜若原)

 
 
 相關鏈結
· 湖北省承諾將採取措施使全省年內告別“零就業”
· 湖北省農村青年轉移就業現場推進會在陽新召開
· 湖北省物價局發出通知要求規範勞動就業服務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