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銀行及郵政代理保險業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毛曉梅)我國銀行及郵政代理保險業務逐步擺脫了前一個時期的停滯狀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今年一季度,銀郵代理實現保費收入411.6億元,同比增長100.3%,銀保業務量佔到了壽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33.9%和全行業的25.7%。

    “今年一季度銀行保險業務大幅度增長,成為推動行業強勁增長的主導力量。”22日在京召開的“中國保險發展論壇2006國際學術年會”上,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作出上述表示。

    而2004年、2005年,銀保業務增長率分別僅為3.9%和13.8%。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延續到目前這一個時期銀郵代理主渠道功能的恢復,引起了市場關注。

     銀保淺層次合作蘊藏風險

    國內保險公司與銀行機構的合作起步于1995——1996年間,當時一些新設立的保險公司如泰康、新華、華安等為儘快佔領市場,紛紛與銀行簽訂代理協議,開始嘗試聯手開拓市場。短短幾年內銀行保險得到了迅速發展。2002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增長16.56%,同期銀行保險增長則達400%,銀保在當年壽險保費收入中所佔比重達20%左右,成為與個險、團險業務並駕齊驅的“三大渠道”之一。

    時下擁有10萬家機構網點、15萬億元儲蓄的銀行渠道,與擁有8萬家機構網點、1.5萬億元儲蓄的郵政渠道,無疑對保險業做大做強至關重要。但由於當前銀保合作還處於淺層次,銀郵代理業務高速增長蘊藏了大量風險問題,其戰略意義並未得到充分顯現。

    一是資金運用風險。大量增加的保費收入如果在投資上運用得不好,就會産生和積累新的利差損。二是手續費問題。現行的高手續費造成了保險公司為銀行“打工”的事實。2005年僅工行一家就實現保險代理手續費收入8.64億元。今年一季度保險公司支付銀行代理費用14.5億元,佔去年壽險公司預計利潤22.4億元的64.7%。三是産品結構問題。目前銀行代理銷售的保險産品主要是分紅險和萬能險,分別約佔79%和19%,且絕大部分銀保業務為躉交型,業務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受到制約。

    期待資本及業務領域的合作創新

    我國銀保淺層次的合作以及存在的諸多業務發展問題,已經制約了銀保合作的效益。2004年和2005年,銀保業務發展明顯放緩並一度限于停滯。從長遠來看,銀行和保險公司雙方都認識到,進行資本層面和業務領域的合作與創新是深化我國銀行保險內涵的必然趨勢。

    當前,隨著我國金融業2006年即將全面開放以及銀行業改革的大步推進,銀保雙方都不再滿足於表面的合作,由單純地利用銀行渠道銷售特定險種逐漸擴大到保險代理、資金結算、資産託管、預約分保、發卡業務及客戶資源共享等領域的多層次合作模式已經凸顯。而在合作模式升級的背後,更有雙方涌動的銀保混業萌動。目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交通銀行等都提出了投資設立保險公司的意向,其中交行已向中國保監會提出了正式申請。在保險資金投資商業銀行方面,也有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設立的平安銀行等。從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情況看,國外一些大型金融集團(最為典型的如匯豐),雖然以銀行、保險、證券等形式分別進入中國市場,但在進入後迅即自動整合,最終在境內構建成混業經營的戰略架構,已對國內金融行業形成較大衝擊和威脅。

    “在我國,保險業是最早實現全面開放的金融行業,保險經營呈現出國際化、綜合化趨勢,”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中國保險發展論壇2006國際學術年會”上如是説。他明確表示,“十一五”時期,保險業將穩步參與金融綜合經營,與銀行業、證券業的合作將逐步從産品、服務等淺層次的合作向機構、股權等深層次的合作發展,實現綜合經營條件下的客戶和信息資源共享,使不同金融業務領域的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大家注意到,4月19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保監會高層舉行會談,兩大金融監管部門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要求,認真分析了當前銀保合作的發展狀況,重點研究了加強監管協作、推動銀保合作深入發展、提升行業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意見。雖然會談具體內容未對外公佈,但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銀行業與保險業的合作必將走上一個新臺階。(完)

 
 
 相關鏈結
· 國有商業銀行案件多發、高發態勢未得到根本遏制
· 銀監會設銀行監管四部對郵政儲蓄機構等實施監管
·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將從今年起建立信息披露問責制
· 銀監會進一步推進城市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