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安徽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保障新農村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 孫承斌 代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好壞,直接關係著農村黨組織的建設,關係著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關係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的成敗。

    近年來,安徽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中央紀委的統一部署,全力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農村黨員幹部作風明顯轉變,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有所遏制,農村黨群幹群關係得到改善,為全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狠抓專項治理,認真解決損害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6000多萬人口中,4000多萬在農村;280多萬黨員中,160多萬在農村;20多萬黨政幹部中,10多萬在農村……安徽的省情決定:必須始終把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擺在農村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

    農民的積極性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根本。切實解決農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是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核心。

    “鄉鎮財務管理混亂,是群眾反映十分強烈的突出問題。”合肥市包河區一位負責同志深有感觸地説:紀檢監察機關每年受理的信訪中,至少40%與這一問題有關,直接影響了農村基層的社會穩定。

    經過認真調研、逐步試點,2004年,安徽省在全省範圍內啟動清理規範鄉鎮財務工作。所有鄉鎮幹部認真回顧過去經辦的財務項目,主動查擺問題,糾正錯誤;各縣區紀檢、監察、財政、審計、農經等部門的負責同志,組成專門的工作班子,深入各鄉鎮進行集中核查,並通過召開座談會、設置意見箱、公佈舉報電話、開展問卷調查和個別走訪等形式,廣泛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實行“開門清財”。對未能自查自糾而被查發現涉嫌違紀違法的,一律由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或移送司法機關。

    雷厲風行的“鄉財清查”,震動江淮大地,取得明顯成效。兩年來,全省1724個鄉鎮共核減銀行賬戶12832個,核減債權21.8億元,核減債務16.7億元,盤盈固定資産20.8億元,糾正違規資金5.9億元。217名黨員幹部因為違反財經紀律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8人被移送司法機關。

    “過去只知道政府花錢,怎麼用、用到了哪?我們不清楚。這次‘底朝天’清查了一遍,事情都公開了,我們的心也亮堂了。”談起“鄉財清查”,長豐縣三十頭鄉45歲的農民杜經明説。

    加重農民負擔,直接損害農民切身利益,安徽省為此開展了多次專項治理行動。2002年以來,全省共查處涉農負擔案(事)件1450件,減輕農民負擔15.1億元;撤銷、核減各類開發區規劃面積1189.5平方公里,清理償付拖欠農民的徵地補償款4.1億元、建設工程款64億元、農民工工資9.8億元;17331名農村黨員幹部因為以權謀私、侵害農民利益被查處。

    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

    地處黃山北麓的太平湖鎮古芒村,是遠近聞名的先進村。2005年,這個村的廉政建設考核卻只得了93分,在全鎮排在第三。“我們只有一項工作沒做好,結果考核落了後。”53歲的村支書胡意生解釋説。

    5年前,太平湖鎮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每年初,鎮黨委與全鎮13個村黨支部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將農村黨員“十不準”行為規範、村財管理、公務接待、信訪等任務細化分解。鎮紀委聘請20多位信息督察員,對各村落實情況檢查、監督。年底,鎮裏組成考核班子,對各村進行評分,結果在全鎮公佈並與村幹部收入挂鉤。鎮長王駿華説:“這一下,抓黨風廉政,人人都感到有了壓力。”

    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解決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層次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完善長效機制。

    長豐縣新店村村委會辦公室的墻上,貼滿了《財務審批制度》《預決算制度》《現金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群眾反映強烈的吃喝風問題,在這個合肥市郊的村莊已基本得到遏制。村委會主任夏繼炳説,嚴格、規範的“村財鄉管”制度,是新店村實現“零招待”的重要保證。

    2003年6月起,合肥市在全市推行“鄉財縣管、村財鄉管”制度。在村一級,村幹部從此基本見不到現金。村裏的每一筆開支,都要憑規範的憑證,由專門的報賬員,每月到鄉財務管理中心審核報批。各村還成立財務審批小組、民主理財小組。大額經費支出,由民主理財小組審議;支出是否合理、票據是否規範,由財務審批小組審核。

    “吃吃喝喝的票據,到哪去報銷?沒門了!”夏繼炳告訴記者,新財務制度推行後,村集體不敢再搞借款、貸款辦事。目前,新店村無任何債務,村裏每年經濟收入超過16萬元。

    作出農村黨員領導幹部“十個不準”的規定,推行廉政承諾制,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談話制,探索紀檢監察信訪雙向承諾制……安徽省一系列新制度、新機制的推行和完善,為規範農村黨員幹部行為、推進廉政建設,構築起一道嚴密的“防火墻”。

    安徽省的不少農民,都有一張銀行卡。國家的各種補貼、補助,都通過銀行直接打入農民的賬戶,避免了費用被截留、擠佔、挪用現象的發生。“一卡發放”制度的推行,受到農民的真誠歡迎。66歲的新店村村民王從英誇獎這個做法,“讓咱老百姓放了心。”

    強化民主監督,確保農村黨員領導幹部正確行使權力

    今年1月發生的一件事,讓黃山市博村農民范百生難以忘懷:村裏要轉讓一家糧食加工廠,都快簽協議了,以范百生為組長的博村財務監督組對一項條款提出質疑,最終否決了轉讓協議。

    去年1月,范百生和其他兩位村民被選舉為博村財務監督組成員。監督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逐筆審查全村當月的財務收支票據和重大工程項目。村兩委負責人和有關當事人到場,現場接受查詢。經審核的憑證需監督組組長簽字後,才能到鎮會計服務中心報銷入賬。“我們都是普通的農民,現在是代表村民對村裏的工作進行監督,這是大家的權利。”范百生説。

    監督是保證權力正確運行、預防腐敗的關鍵環節。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必須與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實現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去年9月,黃山市奕棋鎮全面推行黨風廉政監督員制度。鎮紀委設立監督站,在全鎮聘請10位監督員;9個行政村也各自成立監督小組,聘請有威望的老同志、老黨員任監督員,對村兩委的工作進行監督。佔川村村委會原主任換屆落選後,從村裏暫借的款項遲遲沒有結清。監督員3次上門督促,最終促成問題的解決。

    村幹部換屆或離任,及時組織審計,審計監督的結果向群眾公佈;村鎮領導幹部簽訂“八小時以外自我承諾書”,並公之於眾,接受村民集體監督;幹部人事安排、大額資金使用、建設工程項目、招商引資等重大事項堅持及時報告、及時公開;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組成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安徽各地探索、推行的多種形式的民主監督制度,編織成一張監督約束網,為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鄉鎮政務公開、基層站所辦事公開和村務公開,是加強農村基層民主監督的重要形式。在前一階段工作基礎上,安徽省著重在完善公開內容、改進公開方式、增進公開成效上下功夫。合肥市肥東縣把村務公開的內容界定為3大項、15小項,由原來側重於財務公開逐步拓展到黨務、政務、財務“三位一體”公開。包河區44個村委會在公開範圍上,由單純村級公開向鎮街、村、戶三級聯動公開拓展,並將村務公開納入鄉鎮雙百分考核。

    鳳陽縣小崗村曾以大包乾的創舉,拉開我國農村改革的大幕。28年後的今天,小崗村的年人均純收入已突破4000元,大型農貿市場和現代化的工業園區正在加緊建設。

    小崗村去年開了16次村民大會和若干次村民代表會議。無論是發放補助款、鋪設道路,還是修建居民小區,都由村民集體決定,實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程公開。村黨支部書記沈浩説,一切置於群眾監督之下,要搞腐敗就不可能了,全村人的心氣就能聚到一起了。“這是小崗村加快發展的原因,也是建設新農村的動力。”(完)

 
 
 相關鏈結
· 安徽省農委主任:建設新農村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 安徽組織800名建築設計師為農民設計新農村住宅
· 安徽新農村建設突出發展農村生産力五大工作重點
· 安徽省黃山市以發展鄉村旅遊方式促進新農村建設
· 安徽關於貫徹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
· 安徽召開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示範工程工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