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蠶桑生産初步形成“東桑西移”梯度轉移態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8日   來源:經濟日報

    在東部發達地區,農民種桑養蠶已經獲利不多,而在西部地區,這一産業仍大有可為。市場的發展也正在印證這一點——2000年中西部地區蠶繭産量佔全國的47.5%,而2005年上升至54.3%,增長6.8個百分點,我國蠶桑生産已初步形成以“東桑西移”為特徵的梯度轉移態勢。

    記者日前從“東桑西移”工程東西部桑蠶基地建設洽談會上獲悉,廣西、雲南、江西2005年蠶繭産量分別是2000年的4.7倍、1.8倍和1.6倍,增速較快。而我國東部隨著經濟的發展,蠶桑生産已出現停滯現象。2000年東部地區蠶繭産量為24.31萬噸,佔全國的比例為53.5%,而其2005年蠶繭産量為24.19萬噸,佔全國的41.2%。

    據悉,我國目前種桑養蠶分佈在26個省區市的1000多個縣,桑、柞園面積2000多萬畝(其中桑園面積近1200萬畝),養蠶農戶近2000萬戶,蠶農收入100多億元。

小小蠶繭,對西部農民來説卻孕育著致富的希望。 新華社發

    桑蠶業向西部轉移

    東部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漲,使傳統的桑蠶業逐漸失去了比較優勢。而西部,在要素成本上的比較優勢還相當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桑蠶業向西轉移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我國東部地區種桑養蠶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傳統的桑蠶産區。但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土地資源日益減少,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種桑養蠶在東部地區已逐步失去優勢。”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的劉斌介紹説,“‘東桑西移’是一個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是由比較成本和比較效益決定的。在廣西,鮮繭賣到每斤4塊錢即可保本,而東部地區一般則要7塊錢,中間相差3塊!西部地區發展桑蠶業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無錫是東部地區桑蠶業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這裡曾是全國聞名的桑蠶業基地,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生絲産量佔到全國的一半。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無錫蠶桑業逐漸暴露出土地資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的弱點,在無錫每擔蠶繭的價格比西部高出近200元,仍會處於虧本狀態。不少農民已經開始揮刀砍桑自行退出該行業。目前,無錫蠶桑養殖面積僅存1.98萬畝,佔江蘇全省的1.5%左右。蠶桑養殖業要向西部發展,在無錫已成為共識,並提出要逐步從有千年曆史的蠶桑養殖業中全部退出。

    而地處西部地區的廣西由於種桑養蠶的比較效益較高,因此桑蠶業在近幾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全區桑園面積為112.5萬畝,蠶繭産量已躍居全國第二位,鮮繭産量達到10萬噸,蠶絲産量為4000噸。

    廣西屬於亞熱帶氣候,日照、氣溫、降雨量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桑樹生長期長,一年可養蠶7至10批,比長江流域地區多3至5批,而且蠶繭早上市1至2個月,晚收市1個多月,對全國蠶繭市場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同時由於氣候因素影響,廣西蠶繭的繭層薄,每一顆蠶繭的絲長雖比東部地區短300米左右,但均勻度好,單纖變化小,而這正是提高絲綢産品質量的關鍵性指標。

    經過多年的建設,西部各主産區發展種桑養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産業基礎:西部蠶繭主産省區市各基地縣基本建立了貿工農一體化經營機制;蠶種催青、小蠶共育、蠶繭收烘、倉儲等生産設施有所改善;品種選育、良種、良法推廣、技術指導和培訓等科技服務體系開始形成;特別是西部省區市各級政府和企業重視桑園建設,改造低産桑園取得了初步成效。

    “農戶種桑養蠶的積極性在我們那裏特別高,在我們金寨縣種一畝地的糧,收入也就是幾百塊錢;而種一畝的桑來養蠶,能有2000塊錢左右的收入呢!”安徽省金寨縣桑繭絲綢辦公室主任周德鵬一個勁地向記者説。其實,像安徽、陜西這樣中部省份種桑養蠶的自然條件並不如廣西、雲南等西部地區,單就養蠶的批次來講,雲南的保山地區一年可養5次,廣西的宜州則可達到10至14次;而在安徽的金寨和山西的運城這樣的地區一年也就是3次。但由於比較成本較低,近幾年桑蠶業在中部地區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安徽全省2004年蠶繭産量達到了6萬噸,相對於2003年的4.9萬噸,增幅達14%,預計到2007年蠶繭産量將達9萬噸。因此“東桑西移”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可以認為是東部種桑業的西進,也可以是向中部地區的發展,還可以是東部地區省內種桑養蠶的區域結構調整,如浙江省的“桑蠶西進”就是浙東、浙北地區桑蠶業向浙西、浙南山區的發展。

    我國既是世界蠶絲生産大國,也是蠶絲出口大國。我國的繭絲綢資源、從業人員數量、貿易總量均居世界第一,生産量與出口量佔世界總量的70%。“但是‘十五’期間,東部老産區種桑養蠶的明顯下滑,導致我國在全球蠶繭生産的比重下降了約2個百分點,削弱了我國桑蠶業在國際上的優勢地位。”中國絲綢協會秘書長錢有清説,“與此同時,近些年來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把大量資金和技術投向東南亞和中亞一些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繭絲構成挑戰,因此,‘東桑西移’工程的逐步推進,將有助於形成一個東部鞏固、中部提升、西部發展的繭絲綢産業帶,擴大我國絲綢産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

    “目前東部蠶桑業向西部梯度轉移是一種必然。西部有土地優勢,又有適宜的氣候、土壤和充足的勞動力,但是技術條件和管理的落後限制了其蠶桑業的發展。”商務部繭絲綢協調辦公室副主任王北鷹介紹説,“‘東桑西移’,不僅是將蠶桑業轉移到西部,更要把東部地區具有的蠶桑種植技術和人才同時轉移到西部。”

5月23日,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農民在收購站賣蠶繭。 李亮攝

    實實在在的惠農工程

    對西部農民來説,種桑養蠶的收入遠遠高於種糧收入,但也要面對市場波動和技術力量不足的風險。“東桑西移”工程正是要著力解決農民這兩方面的後顧之憂。

    從我國東部和中西部地區蠶繭産量變化的情況可以看出,我國桑蠶業的地區間梯度轉移趨勢已經形成,商務部啟動“東桑西移”工程正是符合桑蠶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同時對西部而言也是一項惠農之舉。

    事實上,多年從事桑蠶絲綢加工的企業很早就發現了這一巨大的市場變化。浙江海寧繭絲綢公司早在2001年開始到雲南保山市投資建廠,創建了“八鴨塘桑蠶示範園”,目前已發展到7.4萬畝桑園,帶動2萬餘戶養蠶戶增收致富。海寧公司也因此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截止到2005年年底,工業産值突破1億元,形成了集“蠶種製造—蠶種生産—蠶繭收購—繅絲加工—絲綢織造”為一體的發展格局。

    “去年蠶繭價格好,我種了50畝桑園,收入5萬多塊錢。”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烏馬村的趙海掩飾不住興奮,“今年的行情還在往上漲呢!”5月23日是收蠶繭的日子,周圍村子裏的蠶農三三兩兩趕往收購站,微型車、三輪車、農用車、摩托車停滿了收購站的門前,過秤—簽字—領錢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趙海交完了繭,並沒有急著走,還在和幾個蠶農熱火朝天討論著。

    “‘東桑西移’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農工程,它直接聯絡著中西部地區的千百萬戶農民,引導著他們走上致富路。”劉斌説,“這項工程不僅僅是把種桑養蠶轉移到西部來,更為重要的是把東部現代農業生産理念、生産方式、生産技術移到了西部,比如供應鏈理念、訂單農業等等。這些理念、思想、技術通過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會逐步被農民接受。”

    “蠶農怕什麼?最怕蠶繭價格的大起大落,不穩定,這方面我們有很深刻的教訓!”陜西省蠶農協會的劉洋副秘書長説。

    蠶繭價格的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最基本的還是由供求關係來決定的。近年來,廣西、雲南等主産區的蠶繭生産雖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我國東部地區增産不多,或有所減産,全國蠶繭總量增加不多,有的年份還有下降,導致蠶繭的價格一路上揚。2005年每公斤蠶繭在16塊錢左右,2006年則上漲到20塊錢,當然根據具體蠶繭的質量情況還會有適當的上下浮動。

    但市場行情並非一直如此。

    “2001年以前,蠶農、收購商和企業之間是分割的,蠶農直接面向市場,他們就要承擔較大的風險。而現在我們採取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給農民以每公斤14塊錢的最低保護價,不管市場如何變化,蠶繭的收購價只會比14塊錢高。”山西泉鑫繭絲綢公司的穆子平介紹説。泉鑫公司的這種做法在全國的桑蠶主産區較為普遍。

    安徽金寨縣則有著自己的實踐。

    現在全縣有10個大大小小的蠶農協會,類似蠶繭的收購價格之類的事情由蠶農協會出面和公司協商決定。“蠶農協會本身就是由蠶農組成的,更能代表蠶農的利益,更能發揮集體的優勢,在公司和蠶農之間更好地發揮橋梁的作用。”周德鵬認為。

    “其實無論哪種形式都是要將公司和農戶緊密聯絡起來,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關係,增強廣大分散經營的蠶農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劉斌説。而錢有清則認為,國家應考慮建立類似“蠶絲儲備”或“桑蠶基金”的制度,以維護繭絲綢市場的穩定性,實現整個行業的平穩發展。

    提高整個産業競爭力

    “東桑西移”工程不僅僅是東部桑蠶業向西部的簡單轉移,同時也應該是高品質桑蠶的重新佈局。下游産業鏈能否同時轉移,是整個産業競爭力能否提高的關鍵所在。

    除了市場風險,農民還有另外的擔憂。“我們很大的一個擔心就是缺技術,怕桑園長不好,怕幼蠶生病。”一位蠶農告訴記者。

    而雲南保山隆陽區的蠶農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保山絲綢公司建立了區(縣)、鄉(鎮)、村(組)三級技術服務網絡,每500畝桑園配備一名桑蠶輔導員;建立技術培訓中心,加大對蠶農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的力度,使每戶蠶農有一名種桑養蠶的“明白人”。

    “請您換鞋!”在保山絲綢公司蠶種製造場的催青車間,記者剛向裏探了個頭,工作人員就立刻加以提醒。在這裡溫度要保持在26℃的恒溫狀態下,即使有波動,也不得超過1℃的範圍,在催青之前還有浸酸、浴種等工序。工作人員介紹説,第一次將育好的蠶種交給當地的農民時,他們驚奇地説,“這蠶咋這麼大!”

    據了解,在“東桑西移”過程中,對聯結千百戶蠶農的桑蠶基地建設是有嚴格的技術條件限制的,例如,必須有配套完善的技術服務、病蟲害防控網絡;必須配備有與繁育規模相應的催青類、養蠶類、上蔟類、制種類、浴種類、消毒防病類生産設備與器具。

    國家將從今年開始每年拿出一定的資金在中西部地區,用於支持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投入,向中西部地區推廣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其中2006年的“東桑西移”專項資金要用於建設2500個小蠶共育室,推廣7500萬片方格簇,改造50個蠶種場。

    “隨著桑蠶基地的建設和國家投入的加大,必然會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區蠶農種桑養蠶的技術水平,淘汰過去較為落後的傳統生産方式。”王北鷹説。

    “我希望我們的桑蠶生産能由過去零星分散型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雲南省商務廳副廳長王開良説。

    據了解,相對東部沿海地區而言,中西部大部分蠶絲企業規模較小,集約化程度還很低。雖然近幾年科學化種桑養蠶推廣發展較快,但經營上仍然延續著小農經濟的經營方式。這制約了技術進步和産業化經營,使蠶繭質量和單産難以有大的突破。同時由於戶均規模小,設施水平低,分散經營,蠶繭規格質量參差不齊,影響到整個産業的升級和競爭力的提高。

    因此,“東桑西移”不僅僅是東部桑蠶業向西部的簡單轉移,同時也應該是高品質桑蠶的重新佈局。據了解,未來5年,我國將扶持中西部地區建設200個技術先進、市場服務網絡健全、萬畝以上的生態蠶繭基地,形成桂、滇黔、陜甘寧等九大新興蠶繭出口産區;發展50個以“公司+農戶”為主要形式、自動繅10組以上的初級繭絲綢加工企業;30個自主創新能力強、集科研開發與生産加工一體的絲綢工業大型企業;培育20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國際營銷網絡的國內外知名品牌。

    “我們也希望中西部地區在發展桑蠶業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大’更要求‘強’。”王開良説。王北鷹則希望“‘東桑西移’要以提升我國絲綢生産的科技含量,實現繭絲綢行業和區域結構的調整,確保我國繭絲綢業繼續保持大國地位並向現代絲綢強國邁進為出發點。”

    絲綢生産是一個産業鏈比較長又十分緊密的産業,從蠶種、蠶桑、繅絲、絹紡、織綢到印染、服裝、針織、貿易等。而目前中西部地區主要集中在蠶繭、繅絲和坯綢等原料的生産上,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絹紡生産能力較低,印染和服裝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仍以廣西為例,據中國絲綢協會統計,2003年全國絲綢工業産值為1146.9億元,廣西為4.85億元,僅佔全國的0.4%。這與廣西蠶繭産量佔全國的18%相比,反差較大。為此,商務部鼓勵東部企業向中西部轉移,推進中西部由單一桑蠶生産向深加工型産業升級。

    切忌一哄而起

    西部地區差異較大,是否適合種桑養蠶,發展繭絲綢業要實事求是地分析,同時還要處理好種桑和種糧、政府倡導和農民自願的關係,切忌一哄而起。

    不過,“東桑西移”如何推進大有講究。

    以陜西為例,它就不可能形成像廣西那樣大片大片的桑園,這是由於陜西的平原地區比較適合於大面積種糧,只能在山區或丘陵地帶來種桑養蠶,廣西所採取的某些方法和措施在陜西就不一定適用。

    類似的情況也曾發生在浙江桐鄉蠶業公司身上。在前幾年,他們提供優質桑苗、蠶種及技術去寧夏某地開發種桑養蠶資源結果無功而返。實踐證明,並不是所有西部地區都適合接受“東桑”。後來桐鄉蠶業公司把“西移”的目標鎖定為雲南的祥雲縣,因為他們經過考察,發現那裏的氣候、土壤等條件都比較適宜種桑養蠶。

    “對於‘東桑西移’工程,一定要扎紮實實、因地制宜、穩步推進,切忌盲目發展、一哄而上!”劉斌如是説。在實施“東桑西移”工程時,要根據各地情況的差異,選擇條件比較成熟、農民有積極性的地方來推進。

    在“東桑西移”過程中,優質桑蠶基地的運作模式也要因地制宜、靈活多樣,要從繭絲綢行業的特點出發,選擇適合當地實際的、農民樂於接受的利益連接機制。據了解,目前桑蠶基地運作模式主要有4種形式:公司加農戶;公司加協會加農戶;協會加農戶;蠶繭收購戶加農戶;龍頭企業的類型也有多種:繅絲廠;絲綢廠;絲綢公司;貿工農一體的企業等等。“其實無論哪種形式都是要確立企業和農戶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關係,由企業對農民提供優質的産前、産中、産後服務,以提高蠶繭生産的組織化程度。”錢有清認為。

    毫無疑問,“東桑西移”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同時也要看到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協調好幾方面關係,穩步推進。對此,王北鷹提出,第一,要處理好種桑和種糧的關係。糧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礎,涉及國家的經濟安全。不能因為“東桑西移”而影響了我國的糧食安全,要防止有些地方通過侵佔糧田來發展桑蠶,特別是在糧食主産區;第二,要處理好政府倡導和農民自願的關係。“東桑西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互動的機制,要善於運用市場的辦法,來對農民加以引導,不能搞行政命令。(記者 李亮) 

    鏈結:“東桑西移”工程

    為順應繭絲綢行業發展規律,提升我國繭絲綢行業國際競爭力,商務部于2006年正式啟動“東桑西移”工程。

    實施“東桑西移”工程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規劃,有序推動,通過政策引導、財政扶持,加快中西部地區萬畝蠶繭基地建設,推進繭絲綢科技創新,推動繭絲綢自主品牌發展,促進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繭絲綢業戰略性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東桑西移”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建設200個技術先進、市場服務網絡體系健全、萬畝以上的生態蠶繭基地,形成全國九大新興蠶繭出口産區,即桂、滇黔、陜甘寧、贛皖及浙西與蘇北、湘鄂及粵西、豫晉及魯西、川渝、新疆和遼吉黑(柞蠶)産區;發展50個以“公司+農戶”為主要形式、自動繅10組以上的初級繭絲綢加工企業;30個自主創新能力強、集科研開發與生産加工一體化的絲綢工業大型企業;培育20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國際營銷網絡的國內外知名品牌。主要任務是蠶桑生産以點促面,扶持中西部地區建立國家級優質蠶繭生産基地;絲綢加工以東促西,大力提升絲綢生産的科技含量和深加工水平;絲綢貿易以內促外,開拓國內外絲綢消費市場,培育絲綢名牌。

    “東桑西移”工程在具體工作上分為兩個階段:前三年打基礎,形成初步格局;後兩年形成規模,全面實現目標。

 
 
 相關鏈結
· 三部門要求做好今年蠶繭收購價格與收購管理工作
· “東桑西移”戰略使廣西蠶繭産量躍居全國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