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成專利申請大國 近半發明專利申請來自國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有“製造”無“創造”:我國99%企業沒有申請專利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李菲、鄧衛華)“中國製造”已經延伸到世界的絕大多數市場。但截至目前,我國99%的企業既沒有申請國際專利也沒有申請國內專利,國內許多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掌握與運用知識産權制度的水平不高,應對知識産權糾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有待加強。

    來自國家知識産權局的統計顯示,截至2005年底,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佔大約萬分之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很多企業處在有“製造”無“創造”、有“産權”無“知識”的狀態,一些企業甚至靠倣造和假冒生存。

    “與之相對應,我國很多重要的裝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家知識産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我國的高端醫療設備、半導體及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和光纖製造設備,基本從國外進口;我國石化裝備的80%,轎車製造裝備、數控機床、先進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的70%依賴進口。許多同樣的成套設備,經常是多年反復進口,造成我國機械産品進出口長期存在鉅額逆差。

    我國是彩電、手機生産大國,但這兩項産品的關鍵技術50%以上掌握在跨國公司手裏;包括電腦、DVD播放機,我國甚至連出口小小一個鼠標都要交專利費。

    據悉,2005年秋季廣交會上有一個抽樣統計,我國企業出口産品50%是貼牌的,29%沒有商標,只有21%有自己的商標。八成國內企業或者貼牌或者沒有牌,將世界産業鏈分工中研發設計及品牌行銷等附加值較高的部分交給了國外企業。(完)

創新能力不足:我國近半數發明專利申請來自國外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鄧衛華、李菲)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已經位居世界第4位。然而,其中近半數發明專利申請來自國外,在移動通訊、無線電傳輸等高新技術領域,來自國外的發明專利申請佔比更是高達90%以上。

    2005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73327件,其中國內申請發明專利93485件,佔54%;國外申請79842件,佔46%。這是繼2003年我國國內申請發明專利首次超過國外申請後,國內申請發明專利數量連續3年領跑。但國外申請數量仍然佔據近半壁江山。

    來自國家知識産權局的統計更是顯示:我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與國外發明申請在質的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以兩者專利申請集中的領域分析,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佔我國同類發明專利申請量比例最高的領域是中藥,佔98%;第二是非酒飲料,佔96%;第三是食品,佔90%。其次分別是中文輸入法佔79%,污水處理佔73%,特種陶瓷佔64%。

    與之相比較,國外在我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則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國外向中國申請專利佔中國同類發明專利比例最高的是無線電傳輸領域,高達93%;第二是移動通訊,佔91%;第三是電視系統90%。其次依次是傳輸設備佔89%,半導體佔85%,電視零件85%,遺傳工程75%,西藥69%。

    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田力普説,考慮到國內申請的93485件發明專利中1/3來自於三資企業,我國企業在自主創新特別是核心技術突破方面仍然任重道遠。(完)

    我國成為世界專利申請大國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李菲、鄧衛華)我國正在快速成長為世界專利申請大國。自2003年以來,我國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數量已經連續3年位居世界首位。

    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田力普日前在青島透露,“十五”期間,我國專利申請量增長速度迅猛;在我國總量高達270多萬件的專利申請量中,近六成是在“十五”期間受理的,其中發明專利申請為55萬多件,是“九五”時期的3倍。

    2000年我國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00萬件,而僅僅過了4年零兩個月,到2004年3月就突破了200萬件。今年前5個月,我國專利申請量已經達到203738件。據了解,自1985年我國實施專利法以來,我國專利累計申請量有望在今年突破300萬件。

    與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數量連續3年位居世界首位相比,在3種專利中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上,我國相對比較落後。2005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尚存較大差距。

    此外,我國商標年申請量業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完)

我國涉外知識産權糾紛進入高發期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鄧衛華、李菲)海信與西門子商標之爭、DVD專利費之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感受到知識産權糾紛帶來的壓力。

    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田力普日前在青島説,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的加大,我國已經提前進入涉外知識産權糾紛高發期,這比許多專業人士先前的預測提早了5年到10年。

    涉外知識産權糾紛呈現出五大特點:

    ——數量越來越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已提出的涉及中國企業的337條款(即侵犯美國國內知識産權)的調查數目在不斷增加,已經啟動的111個調查中有42個涉及中國內地和香港。

    ——規模越來越大。國外企業或組織索要的專利費用和賠償額越來越多,動輒數以億元計。目前中國企業已經為生産DVD支付了30億元專利許可費。

    ——範圍越來越廣。從打火機、拉鏈和書寫筆等傳統産業到生物制藥、數碼芯片等高科技産業,糾紛涉及的産業和部門越來越多。

    ——手段越來越隱蔽。專利往往隱藏在標準和技術壁壘之後發揮作用。

    ——外國企業往往結成産業同盟對我國整個行業或主導企業提起專利訴訟,對我國相關産業發展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甚至對某些産業的經濟安全構成了威脅。

    田力普説,針對涉外知識産權糾紛高發的狀況,國內企業應強化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積極申請國內乃至國際專利,加強海外市場國際商標註冊意識;與此同時,一旦遇到糾紛,應充分了解國內外知識産權法規的情況,積極參與應訴。(完)

新聞背景:知識産權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鄧衛華)知識産權是指人們直接利用其知識從事智力活動,在科學、技術、文化等領域創造的具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的財富,是一種具有非物質性的財産——無形財産,是法律確認的産權。

    知識産權包含的範圍廣泛,其中主要有專利、商標(包括地理標誌)、著作權、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等。其中,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與歐美一些國家知識産權制度已經發展了數百年相比,我國知識産權制度發展的歷史較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直到1978年,我國知識産權制度建設處於空白期。

    1979年到1990年是我國知識産權制度的創建時期,這一階段相繼出臺了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重要法律法規。

    1990年到現在為發展和完善時期,這一階段在出臺反不正當競爭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新法規的同時,還對此前的3部法律進行了修改。期間,我國專利申請數量迅速增長,成長為世界專利申請大國。(完)

 
 
 相關鏈結
· 南京將對年度優秀專利新産品實施獎勵
· 福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2005年底專利授權3.7萬件
· 知識産權局:我國一專利提案首次被國際公約採用
· 河南1至4月份專利申請量達2971件 同比增長31.9%
· 我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十 自主創新仍有差距
· 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逐年大幅遞增現已居世界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