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如何支持經濟建設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在過去幾年中,財政系統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有力支持了國家經濟建設,取得的經驗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一)著眼于為市場主體創造穩定的宏觀環境,基本盤活國債項目資金,靈活運用儲備物資調控市場,充分發揮了財政對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職能。
1998年以來,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拉動了經濟增長。進入2003年,隨著經濟增長加速,財政政策必須轉型為穩健的財政政策。為此,主動調減國債項目資金規模;按照“五個統籌”要求,優化投資結構,逐步減少對一般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投資,增加用於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的投入;通過控制預算下達進度,調控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速度。從總量、進度、結構三個方面,全面盤活國債資金,為宏觀調控做出了很大貢獻。
保證糧食、棉花、化肥等國家重要商品物資供求平衡,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財政部門注意把握市場時機,主動會同有關部門,及時通過儲備商品吞吐輪換調控市場。如採取“增加供給、節約使用、限制出口、淡季儲備、穩定糧價”綜合措施有效平抑化肥價格,不僅穩定了市場,更重要的是保護了種植者利益。
(二)著眼于保障經濟安全,基本盤活糧食風險基金,組織實施石油替代戰略,充分發揮了財政對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的保障功能。
基本盤活糧食風險基金,創建對農民直接補貼制度,實施産糧大縣獎勵政策,努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長期以來,我國糧食補貼主要補在流通環節,農民難以得到實惠,而糧食企業改革滯後,虧損嚴重。為此,我們推動改革補貼方式,改間接補貼為對農民直接補貼。2004年要求各地拿出40%糧食風險基金直接補貼農民,2006年將這個比例提高至50%,促使糧食企業加快自身改革。這個機制很奏效,兩年時間裏處理“老糧”1486億斤,佔“老糧”庫存的77%。目前大部分省份已可基本實現糧食風險基金收支良性循環。經過幾年努力,初步建立起了一條安全、高效的糧食直補渠道。2006年針對成品油調價等因素造成的柴油、化肥等農資漲價,又對種糧農民實施綜合直補,國家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資金達到267億元。三年來共直接補貼種糧農民515億元。糧食直補制度的建立,開創了直接補貼農民的先河,摸索出了公共財政保障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另外,為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還出臺了對産糧大縣的獎勵政策,2006年獎勵資金達到85億元。
(三)著眼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形成環境與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改革思路,大力支持産業自主創新,充分發揮了財政將經濟外部性問題內部化的職能。
一是形成環境與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改革思路。從資源方面看,我國礦業企業在礦業權取得、礦區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安全投入三個環節存在成本缺失。環境方面同樣如此,環境還沒有被企業視為生産要素納入成本當中。大部分資源開採企業及其他污染環境企業是以不完全成本來參與市場競爭的。為此,積極倡導建立環境與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其核心就是讓企業公正合理地負擔資源和環境的真實成本。二是大力支持産業技術創新,提高經濟競爭力。按公共財政的要求,將扶持重點確定為,市場風險大、企業不願意投資的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
(四)著眼于提高財政政策效率,加強對財政資金的追蹤問效,善於從機制上解決問題,在制度創新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如對一般公路項目建設資金,採取由中央財政撥付至省級財政,更有利於交通建設資金的管理,更有利於支持交通建設事業的發展,也更符合公共財政資金管理的要求。不少地方在政府投資管理方面,推行“代建制”、擴大政府投資的國庫集中支付範圍,都是從機制入手,有效提高政策效率。
(五)著眼于提高財政政策的公正性,按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修訂各項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初步實現了經建工作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的轉變。如實施産糧大縣獎勵政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擇了糧食播種面積、産量、商品量三個因素,作為分配資金依據,因為這三個指標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出各縣在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所做的貢獻。另外,各種專項資金安排項目都堅持實行專家評審制度,有利於保證資金分配的公平性。
(六)著眼于為宏觀經濟決策服務,主動研究經濟領域熱點難點問題,為領導決策發揮了很好的參謀作用。財政經建工作要從全局出發,從宏觀著眼,研究重大政策問題,以研究來帶動工作。如開展擴大消費研究,開創性地提出建立消費主導的良性經濟發展模式;主動調查城市建設的債務問題,基本摸清了目前城市負債情況,提出了化解城市債務風險的基本思路;積極開展新能源的研究,提出建立成本分攤、風險分擔與研發投入三個機制,通過以上機制來調動與發揮企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