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棉花協會建議儘快提高我國棉花業整體競爭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日   來源:經濟日報

    針對我國棉花市場放開後出現的新形勢,中棉協建議———儘快提高我國棉業整體競爭力

    新棉即將大量上市,今年棉花市場走勢如何?涉棉企業面臨怎樣的環境?記者近日走訪了部分涉棉企業和中國棉花協會。

    棉花市場總體穩定 流通企業須防過度競爭

    “市場放開後,不少棉花企業反而越做越小。”這是日前在湖北荊門召開的棉花形勢分析座談會上,眾多棉花公司的共同感受。資料顯示,湖北省取得經營資格證的棉花企業有1112家,加工能力遠遠超出原料供應能力。據反映,去年湖北只有10%的企業盈利。湖北最大的棉花公司銀豐棉花公司董事長張衛平介紹,公司利潤率僅2%至3%。

    記者從中國棉花協會了解到,本年度以來,棉花市場總體穩定。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內外棉花價差偏高,導致國産棉花銷售不暢,積壓較多,流通企業虧損面較大。

    我國有1.6億勞動力從事棉花生産、收購、加工、經營和紡織等行業。“十一五”期間,按紗産量年均增長7.5%計,2010年的棉花消費量將達到1400萬噸,比2005年增長430萬噸。但受各種因素限制,我國棉花産能增長有限,需要靠進口彌補。“十一五”期間,即使棉花面積達到8500萬畝(比2006年增加500萬畝),單産80公斤,總産實現680萬噸,缺口仍有700萬噸左右。5年來,我國棉花流通體制改革順利進行。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的開放,國際棉商開始大舉佔據中國棉花市場,而國內尚沒有可與之抗衡的龍頭企業。棉花市場放開後,各類收購加工企業增加了3倍,市場無序、過度競爭問題比較突出。新棉即將大量上市,面臨陳棉積壓、陳貸難還的問題,資金緊張將影響開秤。

    今年3月以來,由於受進口棉花數量集中及國際市場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國內棉花市場價格下跌,國産棉花銷售緩慢。國際棉商改變以前銷售方式,大量棉花運到中國保稅庫,每月約有30萬噸—40萬噸,給國內造成較大壓力。而棉紡企業資金週轉困難,隨用隨買,工業庫存偏小。棉花經營企業收購價格偏高,銷售成本加大。今年全國平均收購價格13800元—14000元/噸,加上利息、保管費用等,銷售保本價接近15000元/噸,每銷一噸就出現虧損,企業無法順價銷售。

    扶持棉花産業 提高棉業整體競爭力

    針對當前棉花市場的新形勢,中國棉花協會提出,建立棉花産業支持政策,保護棉農利益。中國棉業應當開拓和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但開放的目的,還是為了發展自己。在新的形勢、新的市場格局下,制訂棉花生産支持政策,保護棉農利益,立足發展國內棉業,保障棉花資源安全,促進農民增收。

    世界産棉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或多或少都對棉農有扶持政策,美國棉花之所以價格低廉,主要是因為政府補貼在價格構成中佔53%。要扶持培育棉花龍頭企業和棉花專業合作社,走産業化經營的路子。支持國內骨幹流通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形成一批大型棉花集團,建立起現代化、規模化、規範化的棉花流通網絡服務體系勢在必行。

    其次,整頓棉花市場秩序,創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提高加工準入門檻,淘汰一批規模小、設備差的棉花企業。通過農發行貸款、貼息貸款等扶持政策,促進優勝劣汰。同時,加強對棉花市場的監督管理。要及早制訂規範國外資本進入棉花收購加工經營領域的規則辦法,既要給外商國民待遇,鼓勵公平競爭,又要防止壟斷資本操縱國內市場。

    第三,切實增強紡織企業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意識,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避免低水平擴張。一方面,全行業和企業加大投入,發揮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扶持,形成內外合力。(記者  李予陽)

 
 
 相關鏈結
· 我國首獲轉基因抗黃萎病棉花新株係
· 我國棉花總面積超8000萬畝 預計比上年增産5.3%
· 2006年7月棉花市場監測信息
· 新疆:禁止學校再給小學生安排拾棉花勞務活動
· 新疆規定自今年起禁止組織小學生拾棉花勞務活動
· 農業部副部長:我國棉花産業面臨三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