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遼闊、交通不便、師資不足、經費緊張,面對種種困難,內蒙古自治區各級工會因地制宜,發掘潛力,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訓,實現了工會幹部上崗三個月內必須完成培訓的要求。
為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該區總工會首先對各層次的培訓任務作了明確劃分:各級地方、産業工會機關正處級以上幹部和大中型企業工會主席,到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培訓;各級地方、産業工會中正科以上幹部和大型企業工會中層以上幹部,由自治區工會幹部學校培訓;其他專職幹部和基層兼職主席、副主席,由各盟市工會和自治區有關産業(系統)工會負責培訓;其他兼職工會幹部,由各基層工會組織培訓。明確分工和建立規則,使全區的現有培訓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在培訓方式上,他們採取了脫産與半脫産培訓相結合,分散自學與集中輔導相結合,課堂講授與到基層調研、到先進地區和發達國家考察相結合等形式,走出去,請進來,既開闊了工會幹部的眼界,又增強了培訓效果。
為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有限的教育培訓資源,區總採取集中力量、上下聯動、重點突破的辦法,以形成工作合力。如今年區總的重點是抓好工會幹部崗位資格的輪訓,實現工會幹部上崗三個月內必須完成培訓的要求;盟市工會的重點則是在已經培訓新建企業專兼職工會幹部11780人的基礎上,配合區總開展千名工建指導員深入基層開展工會組織建設的活動,培訓工建指導員。
同時,區總在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掘潛力,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改善培訓條件,提高培訓效果。據統計,“十五”期間,區總就累計向幹部培訓工作投入830多萬元,為工會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物質保障。(記者王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