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迎奧運活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提升市民文化素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6日   來源:經濟日報

  每逢星期六,北京東四社區的戴志勤大媽總會參加由街道組織的“市民公益英語大課堂”活動。“2008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會有很多外國朋友來,萬一遇到他們問路什麼的,咱學的英語就派上用場了!”國慶前夕,談起自己新的生活內容,大媽這樣對記者説。

    與她一樣,家住東四流水東巷的張立貴老人給記者談起了抖空竹與他們的衚同文化:“打小我就愛玩空竹,現在衚同裏的大人小孩都跟著我玩。北京要辦奧運會了,讓國際上的朋友也欣賞欣賞咱中國人的項目,全民健身迎奧運啊!”

    為了迎接奧運會,東城區在東四創立了奧林匹克社區,社區組織的系列活動除了“市民公益英語大講堂”、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外,還有居民火炬傳遞、建設奧林匹克雕塑公園等。此舉旨在把迎奧運與社區建設結合起來,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使社區居民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奧林匹克精神,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而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市民的文化素養。

    不只在東四社區,通過迎奧運活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在北京已蔚然成風。採訪天橋社區,順著一陣陣空竹聲,記者見到了王順才老人:“我十來歲就會抖空竹,玩了幾十年了!平常沒事兒就抖兩下,就當鍛鍊身體。空竹是咱百姓喜愛的玩意兒,街坊鄰居因為玩空竹都認識了,鄰里更和諧了。沒想到咱們傳統的玩意兒還能為奧運出力,我真是特別高興!”説著,老人把空竹高高拋向空中,又輕輕接住,“猴子撈月”、“金雞獨立”、“左右單邊”……一個個花樣讓人眼花繚亂。

    “北京的天橋號稱‘民俗文化之鄉’,這裡土生土長的抖空竹、耍中幡、放風箏等民俗文化體育項目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為了讓這些傳統的項目與奧林匹克運動有機結合起來,北京天橋街道創建了‘人文奧運民俗文化體育社區’,促進奧林匹克精神傳播。”據該區負責群眾體育工作的李富亮介紹,目前天橋街道為轄區居民開闢的社區健身中心已達3000平方米。

    2008年奧運會比賽場館,有近半數位於北京朝陽區。區長陳剛介紹説,“我們區率先制定了《人文奧運朝陽宣言》,號召300萬朝陽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人文奧運的實踐中去,提出了深化學習型城區建設,創一流的市民素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創一流的城市環境等目標,以及具體的行動部署”。目前,這個區組建了十來支志願者服務隊深入社區、單位,開展普及奧運知識、和諧社區創建、英語、文明禮儀等培訓活動,同時開展扶貧濟困、關愛他人等公益活動,以此宣傳奧運理念,倡導和諧的人際關係。

    志願者是決定一屆奧運會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奧運會志願者招募工作啟動以來,北京各個社區的諮詢宣傳點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今年開始,北京開始實施市民奧運志願培訓計劃,已有70多萬人參加了此項培訓。記者剛走進東四社區,就被當成來報名做奧運會志願者的市民了,馬上有熱心人為我指點路徑。北師大實驗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女同學隨爸爸一起來報名,當得知1990年7月1日以前出生的孩子方可報名時,她有些遺憾,但她對爸爸説:“不能當志願者,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節約用水用電、不隨地吐痰、分類投放垃圾、愛護花草什麼的,這些都是我可以做到的。我還可以把學到的保護環境的知識告訴我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大家一起來保護環境,讓大家都為綠色奧運做出一份貢獻。”的確,精神文明建設不分老幼,北京已建成100個“社區兒童德育中心”,並陸續投入使用。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翟鴻祥説,這些中心的建立,豐富了人文奧運的內容,搭建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又一個平臺,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此外,圍繞“禮儀北京、人文奧運”主題,北京以生活禮儀、社會禮儀、賽場禮儀、職業禮儀、校園禮儀、涉外禮儀為主要內容,每兩個月一個專題,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

    北京體育大學孫葆麗教授説,“奧運志願者宣傳工作和推廣工作的展開,以及招募報名工作的開始,整個過程同時傳達著奧運的人文精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全社會更多的人了解奧運精神到底是什麼。不僅僅是讓奧運志願者了解,更多的人也可以同時了解,以提升我們整個民族的綜合素質”。(曹紅艷 張莉莉)  

 
 
 相關鏈結
· 奧組委和三大通訊社簽署北京奧運國際攝影隊協議
· 中外民間藝術家齊聚北京 盛裝邁向2008
· 依靠科技創新解難題 奧運工程展現國人聰明才智
· 北京落實“人文奧運”理念加強首都公民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