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談農業大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5日   來源:經濟日報

    湖南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省,通過大力推進工業化,工業經濟總量增大,結構改善,效益提高,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加了財政收入,擴大了城鄉就業,為加速推進湖南新型工業化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與全國和中部各省競相發展的態勢相比,湖南的工業化水平仍然比較低。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中部崛起的機遇,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對農業大省的湖南,任重道遠。

    一、正確把握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立足點

    所謂新型工業化,新在不同於早期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長模式,新在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在能源約束和環境約束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湖南作為農業大省,在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必須把握這樣幾個立足點。

    一是要立足現實基礎。推進新型工業化,不能另起爐灶。要立足現有基礎,發揮已有優勢。建國後國家在湖南佈局的大項目,主要集中在採掘工業、原料工業和加工工業等重化工領域。目前湖南的十大優勢産業,裝備製造、鋼鐵有色、石油化工、建材等都是重化工業。2000年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中,輕重工業比為42:58,2004年調整為35.7:64.3,2005年進一步調整為35.2:64.8,重化工業比重大,加速發展的趨勢很明顯。增加財政收入,增強工業反哺農業的能力,需要重化工業的發展。從市場需求看,近年來住宅、汽車等産品進入大眾消費時期,城市化進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都對重化工業産品提出了大量需求。因此,重化工業是湖南工業的基礎,是我們的優勢和潛力。湖南工業實力還不強,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34%,低於全國平均水平7.8個百分點,無論是從總量還是從質量來講,湖南的工業化都需要有一個加速期。要加速,就要立足現實基礎,發展在全國相比有競爭力的産業,必須在新的起點上發展壯大已有的支柱産業,為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創造物質和技術基礎。

    二是要立足生産性服務業的支撐與推動。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已成為工業增長必要的中間投入,其投入的數量、質量和方式,直接影響工業化的速度和水平。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要跳出工業抓工業,提高生産性服務業的水平,發揮生産性服務業對工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一是延伸産業鏈條,催生産業集群。在當前經濟發展中,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的産業融合加深,生産性服務業向製造業滲透,直接作用於製造業的生産流程。從時間上計算,一個産品真正處於生産製造環節的時間只佔少部分,大部分時間處在研發、採購、儲存、運營、銷售、售後服務等階段。服務業與製造業的融合,延伸了製造業的産業鏈,是産業集群形成的動力和依託。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生産性服務業的水平越高,産業發展的競爭力越強。要圍繞工業製造業、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商務等生産性服務業。同時,推進服務業市場化改革,打破市場壁壘,促進要素的自由流動。

    三是要立足惠及全省人民。我們搞工業化,不是為工業化而工業化,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讓工業化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湖南是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多。富裕全省人民,重點和難點是富裕農民。“十一五”時期,湖南省每年有100多萬城鎮勞動力需要就業再就業,有近1000萬農村富餘勞動力處在不穩定轉移就業狀態。重化工業資本有機構成高,對GDP、對財政的增長貢獻較多,創造就業崗位、吸納就業的能力低。所以,無論從工業化本身來看,還是從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來看,都不能靠一條腿走路。要注重差異性,堅持多層次發展,在發展資本密集型産業的同時,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大力發展高科技産業,大力發展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增強工業吸納就業的能力。要把發展高技術産業和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放到戰略層次來看待,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工業化不僅要考慮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還要特別關注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要堅持在保護環境中推進工業化,減少工業污染物排放,避免對水、大氣、土壤的污染,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二、把培育發展産業集群作為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著力點

    國內外的實踐和經驗表明,産業集群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也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進一步深化、加速的必然選擇。加速推進湖南新型工業化,要將大力發展産業集群作為著力點。

    1、抓優勢産業推進産業集群。

    湖南目前已形成十大優勢産業,有一批以十大標誌性企業為代表的骨幹企業,我們要把優勢産業和骨幹企業作為發展産業集群的突破口,擴大優勢産業規模,延伸産業鏈條,抓好重點産業集群建設。目前,省裏已圍繞優勢産業發展,規劃了“十一五”重點培育的50個産業集群,如長沙工程機械産業集群、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集群,岳陽石化産業集群,株洲(湘潭)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産業集群,等等。

    2、抓中小企業推進産業集群。

    沒有一大批中小企業的發展,既難以解決湖南的工業化問題,也難以解決湖南的“三農”問題。單從農業人口轉移來看,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大企業科技水平越高,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高,數量需求越少。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在注重佈局大項目的同時,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走“小商品、大市場”,“小企業、大集群”的路子。要把發展中小企業與發展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依託湖南大宗農産品産量在全國居領先地位的優勢,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産業集群;依託竹木、礦産等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特色資源開發加工型産業集群;依託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産業集群。要鼓勵引導工商企業特別是民營資本投資農産品加工,形成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中小企業發展新機制。

    3、抓高技術産業推進産業集群。

    高技術産業已成為工業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成為競爭力的核心。發揮後發優勢,在新起點上加速推進湖南新型工業化,必須加快高技術産業發展。一是要發揮好高新園區的作用。湖南目前有7個高新園區,高新區的發展要解決有企業、無産業的問題。要結合已有的産業佈局,培育高新區的核心産業,重視引進關聯度高的企業,建立起上、中、下游關聯密切的産業鏈。二是要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十五”期間,湖南平均每年取得科技成果950多項,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居全國第5位,但科技成果優勢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要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突出轉化重點,加快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優勢領域高技術成果産業化進程,通過科技成果産業化培育發展一批産業集群。三是要積極發展多種類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抓好生産力促進中心、大學科技園、火炬創業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等孵化基地建設,推進科技成果工程化、産業化。

    4、抓園區建設推進産業集群。

    以工業園區的方式,建設適宜於工業實體進駐的園區環境,目的在於吸引新的工業投資,目前已成為一種普遍採用的區域發展政策工具。湖南現有經國家審核保留的工業園區(開發區)76個。2005年,全省園區經濟佔經濟總量的10%以上,高技術産業增加值80%以上集中在園區。培育發展産業集群,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把園區建設作為重要平臺。要抓好基礎設施、有技能的勞動力群體、信息服務三大園區公共要素建設。要根據各地的區位優勢和産業特色,合理選擇園區産業定位,形成適應區位特色、發揮比較優勢、最有效利用區域産業發展資源的特色園區。要加強協調服務,支持已入園企業加快發展,重視發揮現有企業以商招商的作用。同時,要重視研究解決園區建設中的土地問題、融資問題等具體問題。

    5、抓長(沙)株(洲)(湘)潭經濟一體化推進産業集群。

    發達國家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發展規律表明,在工業化的早中期,主要是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在工業化的中後期,主要是城市化推動工業化。湖南省現階段總體上處於工業化帶動城市化階段。長株潭3市是發展的優勢地區,城市化水平已達到4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從成長性來看,已初步進入城市化推動工業化的階段。湖南將加快長株潭交通同網、能源同體、信息同享、環境同治、生態同建的“五同”建設,推進區域佈局、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城鄉建設、市場體系、社會發展6個一體化,著力把長株潭打造成湖南經濟的核心增長極。同時,還將啟動以長株潭為中心的“3+5”城市群建設研究,即以長株潭為中心、1個半小時通勤為半徑,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在內的城市群建設。

    總之,立足新起點,加快推進湖南新型工業化,需要以改革的思路和過硬的措施來保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改善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和強化金融支持,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努力推動農業大省加速實現新型工業化進程。  

 
 
 相關鏈結
· 張春賢:發揚社會主義民主 努力構建和諧湖南
· 湖南紀念長征勝利70週年主題展覽開幕 張春賢講話
· 張春賢:迅速興起學習宣傳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