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舉辦首個大型人權主題展 見證中國人權進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0日   來源:人民日報

巨大的“人”字標誌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龔文豹 攝

    這兩天,北京民族文化宮的一個獨特展覽吸引著眾多的人流……11月17日,真實記錄百餘年中國人權發展歷程的首次“中國人權展”拉開帷幕。濃縮在700余幅圖片、250多件法律文本實物和場景模型中的近現代中國人權發展史,清晰地展現在參觀者面前……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雲虎説,舉辦以人權為主題的綜合性展覽,在中國是第一次,“據我們了解,在世界上、國際上也沒有先例”。

    人權就在我們身邊

    11月19日,一位老者透過厚厚的鏡片在一張巨幅圖表前端詳,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麼,宛若認真的學生……

    展覽除了有組織的觀眾之外,還吸引了不少學生和社會群體。

    來自江蘇的李德昌老人告訴記者:“我來北京出差,聽到有這樣一個展覽就趕過來了。我想把這些文字記下來,認真理解一下什麼是人權,中國的人權是怎樣的,沒想到內容這麼多!”

    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大二的學生樊斌説:“展覽的內容有些從書本和報紙上看到過,但卻很少從人權的角度看待我們國家的歷史和現狀。”

    在“公民自由權利的保障”部分,有份報紙頭版赫然印著:北京三甲醫院衛生間不衛生。“這是百姓知情權的體現,儘管觸動了一些機構、一些人的利益。”樊斌説,沒想到這也是人權的一部分。

    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谷春德介紹説:“展覽為我們從人權的角度去思考分析總結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視野。”

    “人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董雲虎説,“展覽能讓觀眾感覺到人權就在我們身邊,與每個人都有關係,尊重和保障人權、發展人權人人有責。”

    藝術展示人權進步

    走進民族文化宮正門展覽大廳,一個大大的“人”字矗立在大廳正中央,格外的醒目,莊重、生動、新穎、現代、人性,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在這個大寫的“人”字上得到展現和表達。

    在展廳左側,一部以憲法為書模的造型,寓意著憲法的神聖和莊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表明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對人權的尊重。

    展覽按內容分為“執政興國新理念”、“救亡圖存爭人權”、“生存權發展權的實現”等12個部分。面積約2700平方米,通過700余幅圖片、250多件法律文本等實物和場景模型展示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以及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和殘疾人的人權保障和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情況。

    現場採取互動性的展示方式。您站在展廳的電子“人權白皮書”書模前,只要做出模擬翻書的動作,就可以通過自動感應系統傳導到電腦,再通過投影儀投射到書模上,從而達到翻書效果,實現趣味性和知識性互動。此外,還有場景模型、影視展播、網絡互動、觸摸屏答問、電子臺曆、電子白皮書、民間藝人的現場表演等。

    協調發展體現特色

    在第二展廳,從手搖電話到手機,從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到彩電、汽車、商品房;新中國成立以來歷次“五年計劃”文本和反映國家GDP變化、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圖表……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都真切地向每個人講述著人民生活天翻地覆的變遷:

    ——2006年伊始,國家取消農業稅,延續2600年的這一“皇糧國稅”退出歷史舞臺。

    ——近20年間,中國貧困人口以平均每年1000萬人的速度遞減……

    在現場參觀的一位退休老幹部説,這些年,我們真切感受到發生在身邊的變化!

    董雲虎説:“今年是聯合國通過《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40週年,也是中國發表第一個人權白皮書《中國的人權狀況》15週年。中國講的人權不光是生存和發展,還有經濟、政治等權利的協調發展。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決定了我國在解決少數民族的權利、婦女兒童的權利、老年人的權利、殘疾人的權利等方面是長項。這是中國人權的特色。”(綜合本報記者江山和新華社稿件)

 
 
 相關鏈結
· 首屆中國人權展開幕 讓觀眾與人權“零距離”
· “中國人權展”在京開幕 分為12個部分44個單元
· 中國首次人權展將於11月17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