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第一大河長江黃金水道迎來黃金髮展機遇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記者 林紅梅、馬傑)長江全長6300余公里,是我國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幹流流經七省二市。長江水運貨運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和歐洲的萊茵河,成為目前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運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和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推進江海聯運,已列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進入了重要的黃金髮展機遇期。

    2005年11月28日,長江沿江七省二市和交通部共同召開了“合力建設黃金水道,促進長江經濟發展”座談會,明確了長江水運發展的總體目標。一年來,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要求“積極發展水路運輸,提高內河通航條件,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和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推進江海聯運”。內河水運納入了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産業目錄。《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中,也要求積極推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內河運輸。

    沿江各省市更加突出長江水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上海市明確了以國際航運中心為龍頭的水運建設目標;江蘇省將港口和航道建設目標列入本省“十一五”規劃綱要;安徽省明確提出了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建設“皖江經濟帶”的戰略目標;湖北省提出了水運振興工程,加快建設干支直達、通江達海的航運體系;重慶市加快了“以水強市”發展戰略的實施;雲南省把加快水運建設作為老少邊窮地區人民脫貧致富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

    交通部部長李盛霖在此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為長江水運新一輪發展帶來了契機。內河水運具有佔地省、運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等特點和優勢。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土地、能源等資源緊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承受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發展長江水運基本不佔用土地,航道疏浚還能吹填造地。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水路交通的平均運輸成本、單位能耗及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最低。

    沿江經濟的協調發展,為長江水運新一輪發展創造了條件。長江沿江七省二市資源豐富、産業密集,集聚了我國41%以上的經濟總量。其中,鋼鐵産量佔全國的36%,石化産量佔28%,汽車産量佔47%,火電裝機容量佔16%。目前,長江水運承擔了沿江企業生産所需80%的鐵礦石、72%的原油、83%的電煤運輸。預計到2010年,長江幹線水運量將達到13億噸,其中,外貿運輸量將達到4.5億噸。能源、原材料、集裝箱、汽車滾裝和大件貨物等運輸量越來越大,這些貨物更適宜水路運輸,尤其是沿江外向經濟的發展對外貿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外貿物資運輸需求越來越大,更能發揮長江水運通江達海的優勢。

    李盛霖説,今天,交通部和沿江七省二市召開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就是要形成合力,加快推進長江水運發展各項措施的落實,會上通過了《“十一五”期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總體推進方案》。到“十一五”期末,長江幹線航道條件將明顯改善,5萬噸級海船乘潮直達南京,延長5000噸級海船到武漢的通航期,3000噸級海船季節性通航至湖南城陵磯。三峽庫區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千噸級船舶可直達雲南水富。

    李盛霖建議各單位抓住機遇,拓寬渠道,多方籌集建設資金,逐步建立起穩定的水運設施建設資金來源,適當增加財政資金,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切實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十一五”期內計劃完工的項目,在2007年10月底前完成項目前期工作,“十一五”期內開工跨“十二五”期的項目,在2008年10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實施好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從現在起用三年時間,在現有10.0米航道水深的基礎上加深到12.5米。項目建成後,可以滿足第三、四代集裝箱和5萬噸級海船全天候通航,20萬噸級散貨船減載乘潮通航需要;交通部近期還將重點研究制定船型標準化引導資金的使用辦法,加快標準船型研發、現有船型比選以及落後船型淘汰等工作,引導長江幹線船舶向大型化、專業化發展。

    為解決三峽船閘長期通過能力不足的問題,交通部將積極推進實施三峽壩區長期翻壩運輸方案,支持湖北省加快建設高等級翻壩公路,加大推進過閘船舶標準化力度。

    李盛霖特別強調,長江的水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三峽庫區,在加強水環境保護工作中,交通部門要加強水路危險品運輸的管理,積極開展船舶防污染研究,加快相關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事件處置能力。

 
 
 相關鏈結
· 長江三峽遊船調整時間服務遊客
· 長江枯水期中游水位下降 船舶因超載頻頻擱淺
· 宜昌長江鐵路大橋建設進展順利
· 長江文化藝術展示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