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開創國土綠化事業新紀元——全民義務植樹運動25週年綜述
記者 董峻
這是一場已經持續25年的群眾運動,這是一項不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綠化事業。
1981年,一場由全國各族人民積極參加的植樹造林運動,在全國轟轟烈烈開展起來。這場綠化祖國的運動,其規模和影響之大,都是我國綠化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開創了我國國土綠化事業的新紀元。
為荒山披綠
鄧小平同志在1981年9月針對四川省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提議在全國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根據這一倡議,1981年12月13日,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82年2月,國務院頒布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對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了進一步具體規定。
從1982年到2006年,全民義務植樹運動走過了25年風雨歷程。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大力號召和親身帶動下,義務植樹的形式不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成效不斷提高。全國動員、全民參與已成為我國國土綠化的一大特色。25年來,全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共和國部長植樹”“百名將軍植樹”已成為義務植樹活動的典範。25年來,部級領導參加首都義務植樹5546人次,植樹30余萬株。全國鄉鎮級以上領導幹部辦造林綠化點約25萬個,面積達9億畝。
各地廣泛動員和組織城鎮居民植樹種花種草,城市綠化日新月異。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0.1%提高到目前的31.6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3.45平方米提高到7.39平方米。
各部門、各系統按照自己的特點和分工,加大投入,積極完成義務植樹和轄區的綠化美化任務。25年來,鐵路、交通、水利、石油、石化等部門共完成義務植樹67億株;人民解放軍完成營區義務植樹3.5億株,支援地方義務植樹3000多萬人次,植樹3.6億株,飛播造林8000多萬畝。
近年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不斷向縱深推進。各地將林業重點工程作為義務植樹的主戰場,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目前,退耕還林工程增加林地面積3.1億畝;天然林保護工程有效保護了14.3億畝天然林;退牧還草工程使草原植被明顯恢復,項目區牧草産量提高40%以上。
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發動和廣大公民的直接參與,全社會提高了植綠愛綠護綠意識,涌現出無數馬永順、石光銀、王有德、牛玉琴式的綠化模範人物,對推進我國國土綠化事業發揮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綠色使命艱巨
根據有關部門的最新監測結果,我國生態狀況出現了許多可喜變化:
——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積量由115億立方米增加到124億立方米,初步實現了森林數量和質量由長期持續下降到逐步上升的歷史性轉折。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8億畝,居世界第一位。
——全國55.7%的陸生野生動物數量穩中有升,71%的高瀕危野生植物達到野外種群穩定標準,濕地面積快速減少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總量由上世紀末的367萬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356萬平方公里,並且水土流失強度逐步減輕。全國沙化面積總量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年均減少1283平方公里,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逆轉。
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證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是動員全國億萬人民植樹造林、加快國土綠化進程、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創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土綠化之路。
同時應當看到,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佈不均、質量不高,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只有世界人均的1/4和1/6。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濕地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依然嚴重,生態産品供給能力弱等,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認為,為了實現到2010年我國重點地區生態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風沙區的沙漠化明顯緩解,全國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森林覆蓋率達到20%的“十一五”時期造林綠化總體目標,必鬚髮動全社會廣泛參與,依靠全民共同努力,深入持久地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
大力推進國土綠化
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作出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發展全局,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對國土綠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賦予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更加光榮的歷史使命。
植樹造林,改善生態,充分挖掘林業的多種功能,發揮林業的多種效益,不斷滿足社會和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特別是提高生態産品的供給能力,已成為當前林業建設的重要任務。
賈治邦表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進程中,造林綠化大有作為。要通過大力發展造林綠化等途徑,把43億畝林地、60億畝草地、豐富的沙地和水域等非耕地資源保護好、開發好和利用好,解決我國13億人口的木材需求和生態需求問題,同時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有效解決億萬農民的收入問題,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是造林綠化的主體,義務植樹和社會造林是造林綠化的左右“兩臂”,只有真正實現了三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千軍萬馬齊上陣、生龍活虎搞綠化的良好局面。
為此,“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加大對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建設,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和長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草原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儘快建立起國家生態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