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資源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個轉化”在榆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4日   來源:經濟日報

    在我國的資源型城市中,陜西省榆林市屬“年輕”的,並以其8大類48種礦産資源之富集,備受國內外矚目。

    作為資源型城市,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陜西省和榆林市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實現“三個轉化”,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能源化工基地。

    何為“三個轉化”?具體講就是結束能源基地以原煤、原油等能源資源為最終産品的歷史,使原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産品轉化,並在這個過程中打造出煤電載能、煤制油、煤鹽化工和油化工四條産業鏈的新的産業方式。

    一

    榆林市神木縣農民王運堂説:“近幾年村裏的鑼鼓隊忙得很,只要一上大項目,農民就像過節。   

    看到榆林一個個大項目接連開工,看到往來的運煤車越來越少,心裏總是喜得不行。”儘管“王運堂們”可能還不完全理解“三個轉化”的更深刻含義,但這卻會讓榆林的百姓從此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記者近日再次來到“三個轉化”的發源地———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端的神木縣錦界。4年前還是一片荒漠的錦界,如今已成為現代生態型工業園區,亞洲最大的煤電一體化項目、中國最大的煤制甲醇生産線、西北最大的熱電廠、中國生産成本最低的聚氯乙烯生産線等項目均聚集於此。

    記者來到陜西國華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他們承擔的煤電一體化項目是實現“三個轉化”戰略的標誌性項目。3年前該項目奠基時就聽説,這種坑口電廠使煤電“就地聯姻”,未投産就先節約了1800萬元投資。工程負責人介紹説,這裡的原煤採掘後不用出井,直接通過帶式輸送機運至電廠主廠房原煤倉燃燒發電;産生的煤灰運到園區內的磚廠做成空心磚建材;産生的熱蒸汽一部分用於園區內供熱,另一部分通過管道運送至“煤制聚氯乙烯”工廠,通過“電石法”産生聚氯乙烯;在煤轉聚氯乙烯的過程中,每10萬噸産品又能産生可作為化工原料的液態燒鹼9萬噸。由於液態燒鹼不便於運輸且每噸售價僅是固體燒鹼的十分之一,又催生了另一個將液態燒鹼轉化為固體燒鹼的項目。就是這一“變”,燒鹼的價格從每噸800元升至8000元……

    “一噸煤到底能賣多少錢?”記者在採訪中到處能聽到建設者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比如,在煤制甲醇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部分可燃物可以被加工成無鉛汽油,另一部分則被加工為醋酸和甲醛;在煤制焦油過程中,所形成的荒煤氣又被用來發電和供熱;在神木縣錦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倉庫,記者看到從電力企業回收的粉煤灰、廢渣及電石泥,被製成新型建築材料……這樣,一噸一百幾十元左右的原煤隨著産業鏈的拉長和循環利用,效益呈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增長。原本“一運了之”的原煤被就地“吃幹榨凈”,上遊企業的産品和副産品成為下游企業的“營養物”,企業之間形成了一個類似于自然生態系統的內部循環體系,並且在相互依賴與支撐中獲取各自的利益。

    “三個轉化”的産業模式除了産業鏈的延長所帶來自然環保效果外,還有對企業的嚴格約束和管理。在錦界煤電一體化項目工程現場,記者每次參觀時都要仰視那根210多米高、卻從不“冒煙”的巨大煙囪。技術人員告之,由於裏面加裝了世界一流的德國比肖夫煙氣脫硫裝置,煤炭燃燒後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95%以上;明年初,錦界工業園區日處理能力達1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就要投入使用,它將使園區內的生産生活污水得以集中處理,凈化後的中水絕大部分再經深度處理後回用於工業冷卻水,少量用於園區綠化除塵。

    由於“三個轉化”戰略的實施,能源基地建設中出現了“廢氣消失、廢水循環、廢渣變寶”的景象,陜北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正在恢復;市委書記週一波告訴記者:實施“三個轉化”戰略後,原本“大上項目”變為了“上大項目”,原本“饑不擇食”變為了“挑挑揀揀”,原本“招商引資”變為了“招商選資”。他強調説,“堅持‘三個轉化’是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對子孫後代應負的社會責任。”

    二

    在近年的採訪中,陜西省委書記李建國、代省長袁純清多次表達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把陜北建成國內一流、國際著名能源化工基地”的決心。而“三個轉化”不斷向縱深發展,為實現這個目標鋪就了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

    據榆林市發改委主任艾保全介紹,受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一批以煤為主的資源轉化重大産業項目相繼開工或進入可研階段,能源基地的資源型産業鏈已經基本形成。特別是2006年以來,神華和美國陶氏公司榆林煤化工項目以及神華集團計劃生産能力達到千萬噸級的煤炭液化基地項目等諸多超大型項目,都在進行之中。在岩鹽、天然氣、石油開發方面,也有一批技術含量較高的重大項目建成或正在建設。為保證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榆林市“十一五”規劃確定:“開發方式上堅持市場化、有序化、鏈條化、生態化和集團化”,並將“三個轉化”的工作思路進一步細化。  

    榆林還有更高的追求,在市發改委,記者看到了由府谷縣到定邊縣400多公里、榆林市到吳堡縣200多公里的“人字形工業走廊”示意圖。艾保全介紹,“人字形工業走廊”是“十一五”期間全市能源基地發展的基本框架,它按照地下能源的分佈劃分為6個功能各異的産業園區,並以此為基礎引進和安置相關項目。示意圖還顯示,這條橫亙榆林的千里走廊上,已經分佈了煤電一體化、聚氯乙烯、工業鹽、甲醇MTO、醋酸等50多個能源化工項目。

    據介紹,這條工業走廊是榆林解決“南北失衡”問題的重要部署。記者獲知,面積和人口各佔全市23.9%和42.3%的南部六縣,經濟總量僅佔全市經濟總量的14%,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到全市財政總收入的6%。2005年,北部資源大縣神木的財政收入竟然相當於南部六縣同年財政收入總和的30倍。為了從根本上扭轉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榆林市近年來在注重北部反哺南部的同時,加大了對南部縣區資源勘探的力度,發現那裏的地下蘊藏著煤、氣、岩鹽、高嶺土、鋁土礦、石灰岩、石英砂等豐富的資源。為了儘快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榆林佈局的“人字形工業走廊”中,“十一五”期間將有一系列開發項目落戶。

    在“十一五”期間,榆林市在項目引進中將有新的變化。代市長李金柱説:“一些大項目的開發主體會帶著他們的研發機構進駐榆林,在這個具有研發潛質的淘金寶地建立孵化器,延長産業鏈,不斷向國內外市場推出更加高端的産品。”

    11月底,陜西省委書記李建國和代省長袁純清在西安分別會見了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先生,歡迎正大集團參加陜北能源基地的建設。此前,正大集團利用榆樹灣煤礦建設煤化工項目正式落戶榆林。正大集團與陜西省煤業集團及投資集團將聯合建設更大規模的甲醇及MTO項目。項目建成後,年實現稅費可達22.1億元,增加就業1600人。

    這只是“十一五”期間能源基地濃墨重彩中的一筆。至2006年底,已有神華、中石油、中石化、魯能、兗礦、正大、中鹽、安格魯等1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大型跨國公司以及數十家國內知名企業落戶榆林。

    榆林能源基地大型化、國際化、可持續的開發特點,成為其新型工業化開發建設的模式。榆林市發改委預計,至“十一五”末,該市可吸納國內外投資2000億元。

    三

    在“三個轉化”戰略的實施中,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至2006年底,榆林的煤炭、電力、油氣、化工四大支柱産業增加值佔到全市工業增加值的90%以上,形成了年産1億噸原煤、80億立方米天然氣、500萬噸原油、88萬噸甲醇、30萬噸鹽、15萬噸聚氯乙烯的生産能力。

    能源基地的崛起帶動了榆林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預計今年全市生産總值將達到420億元,同比增長31%;財政收入將達到120億元,同比增長79.1%。從2002年起,榆林市已連續4年在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兩個指標中位居該省第一。

    能源基地的健康發展有力地推進了公路、鐵路、航空、通信等基礎設施的迅速改善,西電東輸、西氣東送等國家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如今的榆林已成為西煤東運的源頭、西電東輸的樞紐、西氣東送的腹地。

    能源經濟的迅速壯大還使農民普遍受益。為了儘快改善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榆林市在近幾年注重工業反哺農業,不斷向“三農”加大投入的基礎上,2006年再次調整農村工作思路,有重點有步驟地著重解決農村貧困問題。今年市財政在投入1億多元對農業加大支持的同時,又對去年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農村特困人口實行低保,配套800萬元對15.9萬名農村貧困學生實行“兩免一補”,投入1850萬元用於農村特困戶大病救治基金、助學基金和司法救助基金,重點解決農民看病難、上學難和打官司難的問題。

    能源基地的發展還使得榆林的企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兩年,在現代化大型企業陸續進入的同時,榆林市堅持開發與治理並舉的原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先後關閉了上百家污染環境、影響群眾生活質量的小煤礦、小電石廠、小電廠、小煉油廠等“五小”項目。

    榆林地處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是我國北方沙塵天氣的主要源區和沙塵加速區,為了保證能源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榆林市近幾年不斷加大對生態建設的投入,通過“封山禁牧、舍飼養畜”退耕還林、“三北”造林工程等舉措,僅在“十五”期間就完成造林面積近900萬畝。據市林業局統計,榆林目前的林草覆蓋率已經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8%提高到“十五”末的32.5%,固定或半固定沙地面積已經佔到沙地總面積的91.3%,實現了區域性的荒漠化逆轉。(記者  劉曉辰)

 
 
 相關鏈結
· 陜西省經過多年努力使半數多農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 陜西:23個縣區特困孕産婦住院分娩可獲救助200元
· 陜西完成今年農作物秸稈機械化利用技術推廣任務
· 陜西省5.5萬農村勞動力將享受免費職業技能鑒定
· 陜西:8項措施幫困難群眾安全過冬
· 陜西:環境影響評價應聽取公眾意見保證公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