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3萬多座病險水庫,一旦垮壩失事就是滅頂之災。為此,國家將加大投入力度——
病險水庫三年如何除“病根”
受訪人:
水利部部長汪恕誠
貴州省水利廳水管局副局長蔡華頻
貴州省興義市興西湖水庫水管所所長彭瑞光
新聞背景
作為中央補助的列入全國第一批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的項目,貴州省興義市興西湖水庫摘掉“病”帽,經蓄水放水運行,今年安全度過了汛期。經過除險加固,興西湖水庫防洪庫容由加固前的2505萬立方米恢復到原設計2720萬立方米,重新恢復了興西湖水庫應有的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
“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全國40%水庫病險嚴重
記者:彭所長來自基層,您覺得興西湖水庫除險加固有多重要?
彭瑞光:興西湖水庫距貴州省興義市7.5公里,比市區高140多米,可以説是興義19萬百姓頭頂的“一盆水”。水庫始建於1956年,由於當時設計標準低,加上年久失修,土壩滲漏嚴重,這些年多次發生滑坡、塌坑、滲漏等險情。
一到汛期,我就急得睡不著覺,蓄水吧,怕垮壩;不蓄水吧,又怕來年春灌沒水用。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只能無奈地守著水庫,空庫迎汛。這次經過混凝土澆築加固,水庫蓄水防汛的功能恢復了,搬掉了壓在全市人民心頭的一塊石頭。
記者:在貴州,這樣的病險水庫有多少?
蔡華頻:目前貴州有1928座水庫。2000年以來,我們已經對186座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但現在還有928座帶病運行。這些水庫大部分建設質量較差,多位於城市、城鎮的上遊,是嚴重的災害隱患。
記者:汪部長能否給我們談談全國病險水庫的形勢?
汪恕誠:事實上,不只是在貴州,全國的病險水庫問題依然十分嚴峻。據統計,全國8.5萬座水庫中,病險嚴重的有3萬多座,約佔水庫總座數的40%。病險水庫中,中型約200座,小(1)型約5200座,其餘為小(2)型水庫。這一座座病險水庫就像一顆顆“炸彈”,嚴重威脅著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産的安全,一旦垮壩失事就是滅頂之災。
過去,我們曾經有過沉痛的教訓:海河流域特大洪水中,河北省東川口水庫曾漫壩失事,900余人喪生;河南省板橋、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曾因防洪標準低,漫壩失事,2.6萬人喪生;青海省溝後水庫曾因大壩質量差,大量漏水潰壩,下游300余人被奪去生命。
記者:為什麼全國會有這麼多病險水庫?
汪恕誠:一方面“先天不足”,一方面“後天失調”,造成我國水庫出現如此嚴重的病險情況。
“先天不足”,是指我國75%的大型水庫、67%的中型水庫、90%的小型水庫建成于1957年至1977年,限于當時的經濟、技術等條件,水庫設計標準普遍偏低,有不少是“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工程施工質量差,有些水庫甚至沒有溢洪道等應急泄水措施,壩體單薄、大壩滲漏、防洪標準低、管理設施陳舊,大多已處於病險狀態。
“後天失調”,是因過去重建設、輕管理,許多水庫長期缺乏必要的管護和更新改造經費,經過幾十年的運行,有的水庫已接近使用年限,設施、設備等老化失修嚴重。除工程質量外,水庫的基礎設施落後,全國有97%的小型水庫缺少必要的雨水情測報和通信預警等設施,不少小型水庫到現在連電話、交通工具都沒有,一旦發生嚴重險情,難以有效組織搶險和對外報警以及人員疏散轉移。
體制凸顯“軟肋”,改革勢在必行
記者:這些年我們對病險水庫治理力度如何?
汪恕誠: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投入455億元資金(其中中央財政投入244億元),實施了一、二期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共有2012座病險水庫得到除險加固,使大型水庫的病險庫率由35%降至14%,中型水庫的病險庫率由41%降至25%,大批經除險加固的病險水庫已開始發揮綜合效益。
另外,各地積極推進本地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廣東、浙江等省(區)編制全省(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財政撥出專款集中用於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消除了安全隱患,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記者:當前病險水庫運行管理面臨哪些問題?
彭瑞光:拿我們興西湖水庫來説,主要是水庫管理、維護和運行的資金不足。每年日常維修、職工工資等經費要120多萬元,財政補助只有30萬元,近半年來,154名職工的工資都靠借款發放。
蔡華頻:重建輕管,重用輕管現象在我們貴州普遍存在,大量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維修、養護、運行管理經費嚴重不足。按照水利部擬定的維修、養護定額標準測算,全省水利工程每年約需1.4億元維修養護資金。可由於地方財力有限,各級財政投入水利工程的維修、養護經費甚少,與實際所需差距較大。
水庫管理部門入不敷出。全省由財政負擔的水管單位115個,佔全部水管單位的20.76%,無撥款的水管單位439個,佔79.24%。2002年全省小(1)型以上國有水管單位虧損超過3000萬元,95%的水管單位入不敷出。有的水管單位職工最高月工資250元,最低月工資80元。再加上水管單位社會保障程度低,職工福利待遇差,人員流失嚴重。
汪恕誠:消除病險水庫不光是加大除險加固投入問題,還需要建立長效的水庫管理運行機制。
當前水管體制改革,要抓緊完成定崗定編、公益性人員基本支出和公益性工程維修養護費用的測算等基礎工作,深化水價改革,推進管養分離,妥善安置分流人員,落實社保政策,保持穩定,全面完成各項改革任務,通過改革較好地解決水庫管理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建立滿足新形勢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水庫的良性運轉和安全運行。
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消除病險水庫隱患
記者:水庫安全,關乎千家萬戶,今後如何治理這些面廣量大的病險水庫?
汪恕誠:當前,病險水庫已成為威脅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重大隱患,必須加大投資和建設力度,力爭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將現有大、中型和影響城鎮或重要基礎設施防洪安全的重要小(1)型病險水庫全部銷號。
根據水利部編制的兩期規劃,全國3萬多座病險水庫中,有3453座重要的病險水庫已列入中央補助範圍。目前,一期規劃項目的1346座水庫已基本安排完畢,中央財政投入167.3億元;二期規劃項目已安排519座,中央財政投入45.7億元;同時,還安排中央投資31億元,用於受地震、洪水等影響出現險情、急需除險加固的其他197座病險水庫水閘的除險加固建設。計劃在今後3年內集中完成二期規劃項目,據測算,這些項目共需中央投資150億元。為了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步伐,水利部已著手編制三期規劃,爭取早日實施。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屬地方項目,對於大量的小型病險水庫,尤其是小(2)型水庫,按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地方負責進行除險加固。各地要對本地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制定規劃並做出總體安排,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加以實施。另外,水利部還要求各地在進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同時,結合當地實際,通過降等、報廢解決水庫安全問題。
記者: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病險水庫問題呢?
汪恕誠:建設重要,管理同樣重要,如果建成的工程管理不好、不能正常運行,也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要求,對純公益性工程,要由地方各級財政落實其運行管理經費和維修養護經費;對準公益性工程,要由地方各級財政落實其公益性部分的運行管理費和維修養護費,同時還要落實合理的水價、電價政策,保證工程的正常運行;對經營性工程,要落實合理的水價、電價政策,實現工程的良性運行。
各地要建立起符合國情、水情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專業化、市場化和社會化的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體系;加大水價改革力度和建立有效的水費計收方式;建立規範的資金投入、使用、管理與監督機制;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規、規章支撐體系,保證水庫工程安全運行,充分發揮水庫工程的綜合效益,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記者 趙永平)